• 1、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下列古语能体现优良家风的是(     )

    ①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材料表明了(     )
    A、家是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B、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C、孝亲敬老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D、建设美好的家庭,要有事多商量
  • 3、2024年2月,《为国攀登》思政大课在“人民网+”客户端云开讲。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璀璨历史,以及一代代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人生高峰的感人故事。《为国攀登》旨在勉励青少年(     )
    A、怀揣强国梦想,努力拼搏 B、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 C、少年敢于有梦,就能成功 D、勤于圆梦,生活更有色彩
  • 4、漫画《臆想》启示我们(     )

    A、要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 B、要善于丰富和发展自己 C、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D、要客观、完整、清晰地认识自己
  • 5、近日,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在香港都会大学的一段演讲让很多人为之震撼。她说:“我从小就梦想着能穿一件背后印有自己名字的衣服,但当我真正穿上国家队的球衣时,我才知道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这告诉我们(     )
    A、梦想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B、梦想要紧扣时代脉搏,心怀祖国 C、中国梦就是少年梦,有梦就有希望 D、梦想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动力
  • 6、在“规划初中生活”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互相交流,畅所欲言,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规划制定完成后,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改变 B、规划初中生活要结合自身条件,摒弃外界一切因素 C、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规划初中生活 D、有了规划我们还需要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每天
  • 7、中学时代是我们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中学教育为我们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句话主要强调中学时代(     )
    A、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B、为将来参加社会工作打下丰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 C、要规划好自己人生过程的奋斗目标和具体行动方案 D、能够独立行使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好义务
  • 8、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写下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让一个古老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进行时,坚持到底不动摇②改革开放强国路,接续奋斗谱新篇

    ③昂首引领新时代,强国之梦已实现④开天辟地站起来,敢叫日月换新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焦裕禄这样教育子女:“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焦裕禄的大儿子焦国庆回忆说:“我父亲没有啥财产,从尉氏搬家到兰考时,除了行李和被褥,就是一些炊具,一个大卡车什么都没装。”从这些事情中我们感受到(     )
    A、真切的慈父关怀 B、良好的家风家教 C、平等的家庭氛围 D、频发的亲子冲突
  • 10、2022年12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首届中阿、中海峰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同近20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引发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持续热议。此次访问(       )

    ①是中国特色外交重大事件,谱写了中阿关系的新篇章

    ②印证了我国是全球发展的主导者、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③体现了我国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学习他国文化

    ④有助于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11、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做自信的中国人,需要(     )

    ①用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主宰世界

    ②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③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唯一正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12、中断近3年的两岸“小三通”在岛内民众的强烈要求及争取之下部分复航。要和平发展,要交流合作,始终是广大台湾同胞的主流民意和纯朴诉求。这表明(     )
    A、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湾同胞的普遍共识 B、“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 C、只要积极推动两岸交流,解决台湾问题就指日可待 D、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
  • 13、2022年11月20日,一名身穿校服的女生被三名女子殴打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关注。据四川省三台县警方通报,此事件为一起校园霸凌事件。随后,打人者均被警方抓获(     )

    ①召集同学和朋友与霸凌者搏斗 ②及时报告老师、家长或拨打110报警

    ③忍气吞声,自己默默承受 ④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
  • 14、

    材料一   潮涌钱江喜迎盛会,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运会开幕。蔡奇、丁薛祥,以及来自亚洲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等出席开幕式。夜幕下,坐落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华灯璀璨,流光溢彩。这座形如一朵大莲花的建筑,见证着亚运圣火第三次在中国点燃。开幕式开始前,来自浙江各地的群众带来富于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将现场气氛烘托得十分热烈。钱塘江畔,当璀璨的“数字烟花”点亮“大莲花”上空,杭州奥体中心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56个民族代表共同参加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籽籽同心,共享荣光。

    (1)历史上我国56个民族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分布格局?
    (2)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哪一方针让我们实现了“籽籽同心”?

    材料二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日上午,参观团成员参观了良渚博物馆,与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度邂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满族代表宫长义表示,“从建房造城到制作玉器陶艺,我不仅折服于五千多年前良渚工匠精湛的技艺,也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创新包容的基因,自史前延续至今。”

    (3)结合材料,回答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
    (4)“中华文化创新包容的基因,自史前延续至今”说明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 15、【增强宪法意识】

    2023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之际,甘肃省政府举行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监誓并讲话。下午3时,宪法宣誓仪式开始。全体肃立,奏唱国歌。随后,领誓人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领诵誓词,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整齐列队,跟诵誓词。

    (1)、省政府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对宪法进行宣誓?(至少从三个方面分析)
    (2)、作为当代青少年,如果让你手捧宪法,做到心有宪法。你打算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感言。(至少从三个方面分析)
  • 16、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同学们对这一新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不应该认同的是(     )
    A、璐璐: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B、磊磊:彰显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 C、鹏鹏: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底气,做自信的中国人 D、芳芳:我们的文化是最优秀的,其他国家必须学习我们的经验和智慧
  • 17、“村BA”是由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一项农村自发举办的篮球赛事,因“以赛促健、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产、以赛促兴”火爆全网。若要为“村BA”火出圈总结一条经验,最恰当的是(     )
    A、创新乡村文化建设模式,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B、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C、贯彻协调开放发展理念,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D、坚持常办民间体育赛事,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 18、2023年10月15日起,由教育部颁布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对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培训机构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超前超标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违规行为,将予以行政处罚。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你不认同的是(     )
    A、小德:有利于落实“双减”要求,保障学生权益 B、小智:能够杜绝违规行为发生,规范校外培训 C、小静:能够维护良好教育秩序,促进教育公平 D、小艺:提升校外培训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 19、2023年10月24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坚持这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根本政治属性和政治方向。(     )
    A、爱国和爱党相统一 B、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C、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20、根据2023年8月17日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全球机器人产业保持增长态势,中国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重要推动力。              行业仍是机器人应用程度最高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发展加速。(     )
    A、汽车、电子 B、汽车、物流 C、建筑、电子 D、建筑、物流
上一页 736 737 738 739 7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