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漫画所反映的规定的目的是(     )

    A、改变社会规则 B、扩大公民权利 C、限制人身自由 D、维护社会秩序
  • 2、“某班以亲近社会之举”为主题布置了实践作业,下列作业清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有(     )

    ①组织开展“体味亲情”的家庭亲子活动

    ②以“环保卫士”身份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③参加关爱残障人士志愿服务活动

    ④将捡到的钱物捐献给受灾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国庆假期里,中学生小利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这种经历有助于(     )

    10月1日,晴

    今天到张家口博物馆当志愿者,给来参观游览的人讲述张家口的历史。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④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 4、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对下面图片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个人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B、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C、社会发展与进步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D、个人离不开社会,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
  • 5、北京时间8月6日晚,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和陈芋汐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包揽该项目的金银牌,在此之前,她们还携手出战了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并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两姐妹”之间的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     )
    A、地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血缘关系 D、亲缘关系
  • 6、在家庭中,可能是孝顺的子女、温柔的父母或是体贴的伴侣;在工作场合,或许是专业的职员、勤奋的团队成员;在社会上,又可以是热心的志愿者、有责任感的公民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B、我们的社会关系是简单的 C、对社会而言,个人无关紧要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 7、“你和父母相隔多远?”

    ◇0岁,躺在母亲腹中,和她相隔0米——母子血脉相连。

    ◇1岁,走出人生第一步,和他们相隔0.5米——父母寸步不离。

    ◇6岁,你上小学了,和他们相隔3千米——父母早晚陪伴。

    ◇16岁,你在寄宿高中拼搏,和他们相隔20千米——父母千叮万嘱。

    ◇18岁,你考上外地的大学,和他们相隔300千米——父母恋恋不舍。

    ◇30岁,你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和他们相隔1000千米——父母翘首以盼。

    将来,你们之间的距离也许更远,但,爱永远在你身边。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家的意味”,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在陪伴父母的日子里,我们该怎样珍惜亲情,构建美好家庭?
  • 8、邓清明为“飞天”准备24年终圆梦。执行神舟十五号飞天任务的邓清明感慨地说:“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为梦想而坚持,为事业而奋斗。我特别感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给了我们奋斗圆梦的广阔平台,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幸福的。”

    结合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1)、中国梦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你打算怎样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 9、2024年9月10日在央视一套首播《山花烂漫时》,该剧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以张桂梅为代表的基层共产党员,将一生奉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创建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让一批批女孩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的故事。张校长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面对老师,我们应该(     )

    ①不忘师恩,尊重老师    ②平等相待,坦诚友好

    ③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④减少沟通,服从安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揭晓,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在飞行二大队,队员们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航迹和里程,解锁着未曾到达的区域和距离。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这说明(     )
    A、梦想和现实之间确实存在的差距太大 B、努力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生活态度 C、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变成现实 D、编织人生梦想是成年之后的生命主题
  • 11、一只木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这就是常说的“木桶效应”。如果木桶代指个人,那短板则象征其缺点、不足。“木桶效应”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     )

    A、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B、要积极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C、要充满自信,发掘自身的潜能 D、需要冷静理智地对待他人评价
  • 12、下表是某同学对自己的认识,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序号

    自我认识

    评价

    我是体育委员,必须带领大家锻炼身体

    从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明确自身责任

    同学说我是个“显眼包”,但我觉得还行

    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比较自卑

    我很壮,说话声音大,但实际上很胆小

    从生理、心理方面认识自己

    我能够虚心接受老师对我的批评与指正

    理性对待他人评价,正确认识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新的机会”主要指(     )

    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②新的学校,激励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

    ③新的课程,激励我们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班级故事一最近,小华同学很苦恼:上语文课时,小华偷偷在写数学作业,被语文老师发现后狠狠批评了一顿,小华心里不舒服,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也不回答,后来与老师就很少交流了……他想给语文老师写一封信,改善一下师生关系。

    (1)假如你是小华,你会如何写这封信,请写出信的主要内容。

    班级故事二我和丽娜在一起无话不谈,一起学习一起体育锻炼;她辅导我数学,我帮助她语文;我做错事她会一边批评我一边提出改进意见。能和她成为朋友真是件幸福的事情,我们要共同进步完成初中学业。

    (2)根据班级故事二说一说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班级故事三转入新学校后,面对新的学习生活,芳芳手足无措。了解到芳芳的这种情况后,老师和同学都来帮助她,还有同学和她结成了互助小组,大家一起合作学习,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芳芳开始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积极为班级作贡献,学习上也变得勤学好问,与同学、老师相处得很融洽。

    (3)根据班级故事三中芳芳的变化,谈谈集体生活对我们的影响。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持续接受着家庭的熏陶和长辈的教导。家里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

    材料一   以下是流传至今的家规家训(部分)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曾国藩家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乃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何氏家训》

    (1)上述两则家规家训传递了怎样的家风?你还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哪些广为流传的家训,请列举一条。

    材料二   

    (2)结合家的相关知识,请谈谈两幅漫画带给你的感触。

    材料三   笑笑的爷爷因瘫痪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爸爸妈妈便分工协作,一个挣钱养家,一个料理家务。他们还主动学习护理知识,通过他们的悉心照料,爷爷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笑笑也主动承担家务,一有时间就给爷爷读报纸、讲笑话。妈妈经常教育笑笑,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身体力行。笑笑一家被评为社区的“美好家庭”。

    (3)据材料三推测,被评为“美好家庭”要符合哪些条件?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进入初中,我们跨进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我们走在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路上。

    材料一   七年级学生宁宁带着“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疑问询问了几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结果见下表。

    同学

    对宁宁的评价

    原因

    小红

    善良

    看见同学有困难时,总能出手相助

    小李

    大度

    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她比较容易原谅对方

    小美

    多才多艺

    她唱歌好听,曾多次登上学校表演舞台

    小艾

    不够细心

    在学习中,她写作业总是很快,但是容易出错

    (1)为什么宁宁要询问几位同学来正确认识自己?请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宁宁对自己也有一些认识,她对自己的评价如下:我性格比较外向,人缘很好,热爱唱歌,学习方法还需改进。

    (2)结合两则材料,运用“做更好的自己”的相关知识,谈谈宁宁应如何实现自身的成长。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他常走到青年中间,倾听青年声音,同青年交流谈心,并多次在讲话、座谈、书信等交流中,鼓励青年群体追求梦想、挺膺担当。

    材料一   青年李大钊写下“家国十年多隐恨,英雄千载几荒邱”。

    周恩来的梦想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青年雷锋写下入伍申请书:“我要把自己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

    青年陈祥榕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张桂梅的梦想是为那些陷入蒙昧、迷途中的山区女孩拨去迷雾,教导她们独立自强,走出更明朗的未来。

    (1)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应编织怎样的人生梦想?
    (2)从自己初中阶段确立的发展目标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或者从自己的人生梦想中选择一个最具有现实性的梦想,制订一份行动计划书。

    材料二   围绕“梦想”这一话题,老师带领同学们展开了课堂讨论。

    娜娜:只有我们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月月: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老师:付出努力不一定实现梦想,但不努力一定不会实现梦想。虽然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我们青少年还是应该勇于追梦,因为……

    (3)请续写老师的话。
  • 18、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父母、老师和朋友是重要的陪伴者和见证者。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可以获得的美好情感有(     )

    ①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的师生情

    ②破解难题、收获知识的成就感

    ③彼此信任、不讲原则的同伴情

    ④相亲相爱、相互理解的亲子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19、“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集体生活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在集体中,我们感受温暖和力量,共同经历成长。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是某班同学参加“在集体中成长”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由此可见(     )

    调查内容

    在集体中你收获了什么

    调查结果

    (比例)

    学会与他人合作

    85.1%

    学会尊重与宽容

    79.5%

    逐步活泼开朗

    63.4%

    几乎没有变化

    8.9%

    ①集体的发展需要我们良性竞争

    ②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

    ③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④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为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七年级(1)班同学都为班级尽力,参演同学认真排练,其他同学主动帮忙做好后勤工作。这启示我们建设美好集体要(     )

    ①主动作为,改进规则

    ②敢于竞争,勇于挑战

    ③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④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七年级(1)班的小冰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大家问她秘诀时,她说:“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学习了我们班小欢的真诚热情、小雅的认真负责、小静的谦虚沉稳、小哲的勇敢担当。”小冰的这一系列“学习”说明(     )

    ①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

    ②个人在集体中可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③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个性的“明镜”

    ④在集体中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723 724 725 726 7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