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11月7日,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将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这一行动(       )

    ①坚持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倡导了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③能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问题

    ④有助于建成一个更加美丽、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家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环境问题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善待环境,今天,我们遭到了环境的惩罚。环境问题的危害性有(       )

    ①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到无法解决的地步                      ②环境恶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③环境恶化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④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一政策(     )
    A、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B、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适合我国国情 C、将使我国的人口出现持续大幅增长 D、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
  • 4、“时间银行”是一项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举措,由民政局牵头社区内的年轻人、低龄老人组成志愿服务队,为有需要的高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所积累的公益时间存入“银行”,未来可以兑换相同时长的养老服务。该模式(     )

    ①体现了政府依法执政

    ②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需求

    ③培育了中华传统美德

    ④控制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D、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 6、“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的;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是不可缺少的。”这对我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启示是(     )

    ①建设法治中国可以充分将法治与德治相互替代

    ②国家治理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③以法治滋养道德理念,以道德承载法治精神

    ④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7、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效办成一件事”首次被纳入其中。从2022年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到2024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改革的提档升级(     )

    ①能够让政府克服懒惰,杜绝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

    ②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形象

    ③提高了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④扩大了政府权力,增强了政府权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人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企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9、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10分钟骗430万元……多起利用AI技术诈骗的案件引发关注。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     )
    A、强调严格执法,做到公正司法 B、加快立法步伐,做到良法善治 C、加强行业自律,做到全民守法 D、践行公序良俗,做到有法可依
  • 10、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依法保障黄河安澜,表明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     )
    A、以人为本 B、以德治国 C、依法治国 D、保护生态
  • 11、2024年10月30日,____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出发”命令,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
    A、神舟十六号 B、神舟十七号 C、神舟十八号 D、神舟十九号
  • 12、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对此,下列理解最贴切的有(     )

    ①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③中国只关注周边国家事务 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国家利益至上】

    最近,一篇题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子在互联网广为传播。文中一些观点引发网民的支持和共鸣。文章说,任何时期的社会动荡最受伤害的就是人民,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是每个公民要形成的共识。只有祖国才是我们的依靠,只有祖国繁荣富强,我们才能生活幸福!“中国”两个字目前给西方国家的认识是大而不强,所以我们不能还没有强大就自乱。永远记住,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1)如何理解“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怎样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14、我们应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 15、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 16、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 17、国家利益只有反映公民利益,依靠公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
  • 18、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应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 19、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20、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身份决定了人不同的社会关系。
上一页 542 543 544 545 5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