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班拟定一期有关“奉献社会”的主题板报,小刘收集到以下素材。你认为可采用的有(     )

    ①小广参加校园义卖活动,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

    ②小西利用假期去看望爷爷奶奶,陪老人聊天

    ③小南利用节假日在红色景点做义务讲解员

    ④小宁因经常给同学讲数学题而受到老师表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下列行为属于对自己负责任的是(     )
    A、通宵玩网络游戏 B、期中考试作弊 C、借口受伤逃避体育课 D、乘电动自行车时戴好头盔
  • 3、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老街的小巷中,有一家“南方爱心理发店”,店内有一块特别的红色告示牌。

    ◆90岁以上高龄及重残居民可享受免费理发服务,60岁以上老人理发优惠,每次7元,烫发40元。

    ◆本店附近,困难的低保户、环卫工人免费理发,行动不便高龄老人和残疾人可免费上门理发。

    这样的“优惠政策”,店主坚持了20多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店主践行了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②诚实守信是经营者的共同品质

    ③店主的责任来自法律规定

    ④店主关爱他人,传递美好情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初中生小西在公交车上发现了一男子正在对身边的一位老人行窃,如果此时打电话报警,可能会被小偷听到,危及自身安全。此时,小西自称是老人孙子的同学并用肢体作提醒,有效防止了老人财物的损失。小西的做法启示我们要(     )

    ①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②避免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违法犯罪④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下列摘录的是民法典的部分条文。这对我们的启示有(     )

    ●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①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不讲诚信只是不道德的行为

    ③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④要依法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4年6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对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罪的罪犯吴某某执行死刑。吴某某的犯罪事实体现了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行政违法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严重社会危害性
  • 7、下列图示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 8、下列选项与材料中蕴含的道理相符的是(     )

    ●生活的舞台上,没有人天生高贵,也没有人生来平庸。

    ●敬人者,人恒敬之

    A、“行己有耻” B、律己宽人 C、尊重他人 D、以诚待人
  • 9、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于2024年11月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新增“科普活动”和“科普人员”两章。委员们认为,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十分必要。材料体现了(     )

    ①规则的改进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②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需经常修改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下列图片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自律

    ③有了规则社会就能安定有序

    ④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2024年8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新增网民742万人,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0%。青少年作为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应当(     )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④告诉网友一切个人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根据以下“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推测,该活动主题应该是(     )

    A、关注国家发展,正视发展问题 B、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社会关系 C、感受世界巨变,创造精彩人生 D、走进社会生活,提升综合素养
  • 13、“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成其深。”这句话启示我们(     )
    A、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B、融入社会,个人定能得到充分发展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可脱离社会
  • 14、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些废纸壳、矿泉水瓶、旧木板等材料。面对同学们疑惑的目光,老师笑着说:“废品也可以利用,让我们试试。”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用这些材料学会了制作简易水火箭。这告诉我们(     )

    ①相信老师,不要有任何质疑 ②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③面对老师的引领,要积极参与 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我们成长很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该方案(     )

    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举措            

    ②表明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④助力青少年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6、华为公司每年都将其销售收入的10%~15%作为研发投入,其专利拥有量在全世界企业中都位居前列,其5G技术和产品更是领先全球。华为拿下订单已经涵盖欧洲、中东、亚太、美洲、非洲。你认为华为公司重视研发创新的原因是(     )

    ①企业是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②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④创新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7、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天宫课堂”不断升级。中国航天员在“九天之上”开展的科学实验,颠覆想象,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触摸科学、爱上科学的窗口,激发了青少年对太空的无限向往。这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

    ①热爱科学,增加学识②激扬青春,我行我素

    ③立志进取,共享发展④自信自强,砥砺奋发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8、

    某校学生以“新时代 新发展”为主题,开展新闻述评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第一组新闻】

    2024年2月3日,安徽金寨县遭遇强降雪,不少车辆夜间滞留在六(六安)武(武汉)高速上。附近村民们纷纷前来为过路旅客免费提供热水及食物,其中来帮忙的还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已回到湖北蕲春老家的叶先生当时也被堵在这段路上,他表示,金寨老乡们的淳朴情谊,让他感到很温暖。

    (1)请根据第一组新闻内容为其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第二组新闻】

    2024年2月26日,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殷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成为管窥30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重要缩影。

    (2)第二组新闻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什么内容?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该博物馆开放的意义。

    【第三组新闻】

    2024年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位来自铁路基层一线的“最美铁路人”讲述了他们扎根平凡岗位不懈奋斗的故事。其中,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综合维修段海口综合维修车间信号工王笑冰,十三年如一日守护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的“神经中枢”。“民族团结一家亲号”特快旅客列车的列车长米尔班·艾依提说:“路途虽远,但我们与各族旅客的心很近,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

    (3)结合第三组新闻内容,拟写一则新闻评论。(要求:知识运用得当,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 19、

    观察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用未成年人牟利

    2023年8月,根据家长举报,南充市某传媒有限公司在未经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招聘罗某、张某、冯某等6名未成年人从事网络直播表演活动。南充市文广旅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8万元。

    ·警惕掉入深渊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漫画一

    漫画二

    (1)结合漫画一,按违反法律类别判断该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2)要遏制漫画二中不良现象的蔓延,我们青少年最好的做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热映电影《第二十条》用鲜活的现实题材故事诠释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引发社会反响。2月21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与实践”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常务副检察长点名近期热映的电影《第二十条》。

    (3)关注现实题材,凝聚法治共识。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该如何践行“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

  • 20、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国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习近平主席的讲话(     )

    ①说明我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②体现了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③有利于为建设全球发展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④说明我国参与制定全球规则主导世界经济大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455 456 457 458 4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