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某校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某班同学朗诵了“英雄航天员”陈冬遨游太空时创作的诗歌:“我在天地之间翱翔,飞越地球,穿过家乡。星空与我相伴,祖国和我守望。星空是心之所往,祖国是朝思夜想⋯⋯”下列与这首诗歌体现的情感最为接近的是(     )
    A、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B、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 2、某校积极组织学生观看宣传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孝心少年、全国道德模范、广东好人等人物事迹的视频,并开展观后感评比、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这有利于引导学生(     )
    A、知错就改 B、提高成绩 C、追求荣誉 D、见贤思齐
  •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教育学生:“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的。但是,恋爱如树上的果子,只有熟了才好吃。人也像果子,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才有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教育我们中学生(     )

    ①面对青春期朦胧情感要慎重理智②青春期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很不正常

    ③不应对异性有欣赏和仰慕的情感④爱情不仅需要承担责任还需要具备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经典作品《木兰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故事,展现了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这启示我们(     )
    A、不能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B、要正确认识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 C、男女平等,应该塑造相同的形象 D、男生女生间的正常交往是有利的
  • 5、下列对青春时光中“微行为”的点评,错误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为了避免小组被扣分,小辉对班长隐瞒了同桌抄作业的事

    能换位思考,善于关爱同学

    小光看到自己长出了喉结,心里很害怕,怀疑自己生病了

    缺乏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

    小美认为男女有别,很少与男同学交往

    严守异性同学交往的基本要求

    小丽每个周末为邻居老奶奶读书、读报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如果教室里的桌椅能抗震,地震来时,就能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多逃生机会。”带着这样的想法,重庆9岁女孩徐紫琪经过不断尝试、改进,成功发明了“防地震桌椅”。这一发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获得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重庆赛区小学组金奖。徐紫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     )

    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②用智慧和双手努力探索、实践

    ③善于发明,帮助大家杜绝地震的伤害④谦虚谨慎,善于接纳他人意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论语·卫灵公篇》中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一古语启示我们要做到(     )
    A、坚持真理,与大多数人一致 B、不人云亦云,一味追求独特 C、敢于挑战权威,表达不同观点 D、不盲目从众,学会独立思考
  • 8、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广大青年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这是在要求我们青年(     )
    A、热烈奔放,张扬个性 B、正视矛盾,克服烦恼 C、挺膺担当,努力奋斗 D、珍惜时光,尽情享乐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时评】

    材料   2023年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明确规定,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

    (1)请你谈谈国家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因。
    (2)运用“法律的作用”相关知识,谈谈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积极作用。

    【法治践行】

    (3)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请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你的行动计划书

    行动计划书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承担责任,我与集体共成长】

    怀着对青春美好的憧憬,我们聚到了一起。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练就一双翱翔云间的翅膀。或许现在我们还不够优秀,但我们坚信: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美好班集体中生活,我们的青春定会绽放绚丽的光彩。

    材料一   七年(1)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们班是一个温暖、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我们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团体里,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努力,拼尽全力地发光发热,尽我所能地为这个团体作出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去捍卫团体的荣誉,荣辱与共。一颗星辰发出的光,也许微不足道,但无数颗星辰共同发出的光,却足以照亮整片天空。银河的璀璨离不开无数星辰的聚集,我们班的辉煌更离不开同学们共同付出!

    (1)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作为集体成员,我们应该如何在建设“最美班级”中担当成长?

    材料二   学校开展“文明习惯你我他”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七年级(1)班的同学推选擅长画画的小雯负责设计黑板报。虽然可能会对小雯准备期中考试有影响,但她还是认真地投入工作中。为了让小雯提前完成任务,腾出时间准备考试,其他同学纷纷为她出谋划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黑板报提前完成并在校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①公交车上,宇宇给刚上车的老人让座。

    ②戍边烈士陈祥榕曾经写下八个字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③同学打电话问候生病的小伟,并为他辅导功课。

    ④高中生亮亮看到有人欺负一个小学生,立马上前制止。

    (1)、以上材料分别传递了哪些情感?
    (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认为应该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 12、2023年3月7日,宿豫法院依托“豫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邀请区心理专家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专题授课。宿豫法院向符合条件的9名困境妇女儿童、刑事案件被害人以及生活困难的案件当事人发放了司法救助金21万元,最大限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进一步传递司法温度,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宿豫法院对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体现的是司法保护 B、法律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确保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D、宿豫法院的做法必定能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 13、经过全国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集智攻关,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这说明美好集体是(       )
    A、民主公正的 B、善于合作的 C、充满活力的 D、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 14、孟子说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无耻,无耻矣”这告诫我们(  )

    ①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

    ②要知廉耻,懂荣辱

    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要学会合理解释事件,消除负面情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王同学对下面知识结构图进行补充和解读,其中最恰当的是(     )

       

    A、①处填“特征”;解读:反映了法律和其他行为规范的共性 B、②处填“作用”;解读:法律是行为的准绳,规范作用更重要 C、③处填“最主要特征”;解读: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D、④处填“对全体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解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6、下列对法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B、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法律 C、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 17、“在美丽的青春季节,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难忘,但美丽的‘花’太早开放,结下的果实总会是青涩难言的绿色!”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青春期的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不正常的

    ②男生女生交往时,彼此要做到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③在青春期,异性之间的欣赏是正常的,但这种欣赏不是真正的爱情

    ④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在2024年5月25日——6月1日共同主办了“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某校八年级(1)班的“科创兴趣小组”和“法治兴趣小组”在“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来临之际,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指示精神,收集了以下资料并策划了三项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钱学森

    ("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那时候我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中国人怎么不行啊,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就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邓稼先(“两弹元勋”,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要是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

    屠呦呦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任何付出都值得,一定要不辱使命。”“青蒿素——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学习宪法内容护航科学教育】

    (1)在科学教育方面,我国宪法有哪些规定?

    【弘扬宪法精神礼赞大国脊梁】

    (2)根据已收集的科学家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写一段礼赞大国脊梁的文字

    【践行宪法精神争做科创达人】

    (3)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如何将宪法精神融入到争做科创达人活动中?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根据道德与法治老师给出的案例开展一场模拟法庭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分别扮演了法官、诉讼代理人、被告等不同角色。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任务。

    案例:李某(时年14周岁)是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在春游时与同班某女同学聊天,邻班同学胡某认为李某招惹其“女朋友”,威胁李某赔礼道歉并摔坏其物品,价值50元。几天后的早读课前,胡某见到李某从教室门口经过,遂产生殴打李某的意图。午饭后,胡某便前往教室寻找李某,并对其进行殴打,导致李某多处受伤,花费医药费1000元。

    随后,李某选择报警求助,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假如你扮演法官,你要学习哪几部法律?
    (2)、假如你扮演原告的诉讼代理人,请你列举胡某的违法行为及其侵犯李某的合法权利。
    (3)、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你有哪些收获?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想当兵的目标和理由一直没变,这个国家有我想要保护的人,我想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军营。”这是立志从军的广东省热血青年小杜说过的话。

    为了能够顺利入伍,小杜经常跑步锻炼身体并购买体能训练器材训练体能。他激励学弟学妹们说:“不磨无锋、不苦无功,希望大家都能怀赤子之心,逐风浪前行!”2024年3月份,他如愿接到了入伍通知走进军营,踏上从“热血青年”到“铁血军人”的蜕变之旅。

    (1)、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杜的言行作简要的评价。
    (2)、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样向小杜学习。
上一页 288 289 290 291 2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