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保证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第十九条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辞退女职工。

      材料二:通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50.2万件,立案22万件,处分18.5万人(其中党纪处分13.9万人、政务处分6万人)。这些落马干部大都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利益输送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检察机关为了动员群众积极举报,为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提供充足的案源,开通了12309举报电话,因此这些官员中有一部分就是因群众举报而落马。

    (1)、针对材料一,有人认为“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是国家给予妇女更多特权的体现,应予以反对”。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说说“打虎”成绩单给我们践行平等怎样的启示。
  • 2、离休以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经常作弘扬革命传统的报告。有人担心他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吃不消。黄宗德总是微笑着回应:“正因为我老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启示我们(   )
    A、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B、把参军报国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C、漠视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 D、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中创造伟大
  • 3、下图中小男孩的言行启示我们(   )
    A、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可以不承担 B、培养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C、要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D、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履行法定义务
  • 4、以下是中学生小强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对其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镜头

    点评

    小强给同学起不雅绰号,捉弄同学

    积极交往,维护友谊

    考试时,小强给好朋友小亮传递答案

    团结友爱、友善待人

    小强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学校周边交通堵塞的问题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小强去书店购买正版书籍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某中学开展了义卖活动,通过公益捐赠、模拟交易,让学生在传递温暖中感悟互助真谛。这启示我们弘扬雷锋精神要(   )

    ①善于反思,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②从身边小事、实事做起,勇于实践

    ③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传播正能量

    ④放弃学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巴勒斯坦“灾难日”纪念活动上表示,中方将继续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不懈努力,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早日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让巴勒斯坦“灾难日”永远成为历史。这表明(   )
    A、中国主张通过武力解决领土争端 B、中国始终坚持维护国际正义的立场 C、联合国应优先关注发达国家利益 D、中国谋求主导国际事务
  • 7、在以案说法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案例。

    案例一

      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

    案例二

      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案例三

      审理“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判决追赶者无责。

    上述案例共同体现了(   )

    ①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正义就是扶助弱者以保障其有尊严地生存

    ③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④公平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2024年12月19日,余某英拐卖儿童上诉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二审开庭。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当庭作出裁定,驳回余某英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这个手上沾满罪恶的“人贩子”,终于受到了正义的审判。这体现了(   )

    ①正义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违法者受到惩罚

    ②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③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违法者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④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判决彰显着法治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公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据此回答问题。
    (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事件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是( )
    A、某些网络平台追求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拟交易数据 B、我国健全低保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 D、王某以市场价从商场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家电
    (2)、遭到欺负时,有人伸张正义;受了委屈时,有地方可以申冤;遇到困难时,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正义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②正义行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法治是实现正义的唯一保证    

    ④社会生活是美好的,无非正义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2025年高考为来自12个省(区)的16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这是自2014年起,教育部门连续第12年为盲人考生在高考中提供盲文试卷,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考试服务,确保他们顺利参加高考。这体现了(   )

    ①维护正义,敢于去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②珍视自由,树立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③践行平等,维护盲人考生的合法权益

    ④坚守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4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这体现了(   )

    ①社会公平的实现主要靠政府维护    

    ②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制定规则

    ③消除就业歧视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④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平等是人类文明价值的核心要求。据此回答问题。
    (1)、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公交车上有“老弱病残孕”专席。

    ◇纪念馆等场所对老年人免费开放。

    ◇教育机构设立专项帮扶通道。

    A、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B、关爱特殊群体,彰显平等价值 C、践行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D、依法享有特权,体现公平正义
    (2)、2025年3月21日,北京市税务局通报某网络“大V”偷税案。经查,在2019至2023年间,该网络“大V”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少缴各类税费共537.75万元,最终被追缴税款并处罚款等共计926.94万元。这一事件说明(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突破了法律底线,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③法律对公众人物的要求更加严苛

    ④公众人物应尊法守法,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好榜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后,某网民发帖诋毁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机关立即行动,将犯罪嫌疑人贺某某抓获归案,并依法将其刑事拘留。这警示我们(   )

    ①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②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合理利用网络

    ③要逮捕在任何场合议论运动员的人

    ④要珍视自由,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下图《无力回天》警示我们( )
    A、自由就是应该不受任何约束 B、自由应该是无限的、绝对的 C、限制自由会走向自由的反面 D、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 15、八年级某班同学开展“国家安全你我共筑”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项目任务

    如何完成一份国家安全主题宣讲稿?

    项目实施过程

    ●问卷调查,了解现状

    ●查找资料,深入学习

    相关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个人与境外间谍组织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数据、资料等行为,属于间谍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典型案例: 我国某军工科研院下属公司职员陈某利用职务之便窃取科研院的内部资料,并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机密文件共5500多份。最终,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陈某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项目成果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宣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生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日趋复杂,维护国家安全越来越重要。

    ……

    (1)、结合所学,概括调查数据反映出的现状。
    (2)、结合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人民法院依法制裁陈某的合理性。
    (3)、请你结合项目实施过程,完成宣讲稿的撰写。(要求:紧扣主题,条理清晰,表述规范。)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开展以“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素材。

    [保守秘密人人有责]

    摄影爱好者程某在骑车途中看到附近有疑似导弹车,便用无人机升空拍摄了3张部队野训照片,之后又用手机拍摄了3张战斗机照片和一段飞行小视频并发至微信群中。回家后,程某将3张部队野训照片通过蓝牙导入手机,并将其中1张发送至微信群。经鉴定,这些照片均属于国家秘密。

    [致敬英烈忠魂不泯]

    2024年11月28日,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495件遗物搭乘运-20专机回国。 当运-20进入我国领空后,2架歼-20将为其护航。   “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 ”这是自2022年起,连续第三年采用“双20”接英雄回家。飞机抵达后,现场将用最隆重的过水门仪式,为回家的英雄接风洗尘。革命年代,无数革命烈士,舍小家、保大家,舍生忘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结合所学知识,对程某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无数人民英雄愿意舍生忘死去维护国家利益? 
  • 17、“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这是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钱七虎院士的颁奖词。钱七虎院士为了完成保密度极高的秘密工程曾长达十六年隐姓埋名,与家人两地分居,正是因为他这种索高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学奇迹。同学们了解钱七虎院士的感人事迹后,被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但小军同学却产生了困惑,认为“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军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 18、【志愿服务,健康成长】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培养同学们的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某校团支部正在组织开展“奉献青春时,闪耀志愿红”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服务项目】

    1.去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

    2.在社区为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使用技巧

    3.在校园进行图书义卖

    ……

    (1)、你会选择哪项志愿服务项目?请用第一人称来阐述理由。
    (2)、【活动策划】

    活动形式

    “宪法在我心中”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准备

    例:规划宣传活动的目的地、出行路线;

    活动时间

    2025年3月

    活动要求

    (从个人角度作答)

    例:积极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为保证本次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请你参与完成以上活动策划的相关内容。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上海市重点围绕青少年控烟、强化监督执法、无烟环境巩固提升、推广专业戒烟支持等领域,依托控烟“六个一”模式,持续深入推进“控烟行动三部曲”,即“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游烟:在室外边走边吸烟的行为)、吸烟请看标识”。

    (1)、小旺同学在看到此新闻报道后,发出了以下感慨:“吸烟是公民的自由,如此规定是对公民自由的束缚。”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旺的观点。
    (2)、请你再写出一项参与公共生活时需要遵守的公约。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盒挂人”是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的“升级版”。围绕“开盒挂人”,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探讨下列问题。

    案例呈现:

    近期,一位13岁的女孩,因为不满网上一位孕妇对自己“偶像”的评论,对其进行“开盒挂人”。通过网络获取该孕妇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等隐私信息,并在社交平台公开,引发网民对其口诛笔伐,导致该孕妇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身心遭受严重伤害。

    案例追溯:

    该女孩父亲未能及时察觉并引导她正确处理问题,并教育女孩尊重他人权利。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1)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________,法治是自由的________。

    材料二   法治新时代,保护网络新生态。近期中央网信办“清朗”行动已将其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开盒挂人”已成为中文互联网上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网络暴力乱象,表现为:人肉搜索产业化,形成黑色产业链,提供付费“开盒”服务,只需几十元即可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未成年人占比超 40%,法律惩戒效果有限。该乱象已从个别极端行为发展为系统性网络毒瘤,需多方协同治理。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整治“开盒挂人”乱象的原因。(至少从三个角度作答)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