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民营经济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结合我省实际,2024年1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这体现出对于民营经济的态度是(     )
    A、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 B、欲将其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命脉 C、欲激发出其主体性地位 D、直接参与民营经济经营
  • 2、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与全国全省同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各项事业稳步前进。这主要得益于我州(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④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直播带货,有规矩才有未来】

    【直播“带获”】我国直播带货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96.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168亿元。直播带货也把以前无人问津的“土货”变成现在质优价廉的“抢手货”,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拓宽了人民致富路。

    【直播“带祸”】部分平台和主播在“流量为王”的驱动下,实施虚假宣传、虚构评价等不法行为,导致消费者购买了低质量或不符合描述的商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逐年上升,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

    (1)、从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分析网络直播带来了哪些“获”与“祸”?
    (2)、结合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分析直播带货者的行为。
    (3)、慎防“带获”变“带祸”,请从两个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 4、材料一   2024年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就“邯郸市肥乡区一初中生被残忍杀害案”发布情况通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根据检方通报,三名嫌疑人涉嫌构成的罪名是故意杀人罪。

    材料二:自1993年起,余华英共拐卖了17个无辜的孩子,她制造了一个个痛彻心扉的家庭悲剧。2024年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余华英的案件进行了重审一审公开宣判。余华英因犯下的罪行依据刑法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是她应得的惩罚。

    (1)、材料一中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以及材料二中余华英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犯罪基本特征的知识对余华英拐卖人口罪进行分析。
    (3)、上述两则材料给予青少年哪些警示?(回答两点即可)
  • 5、

    【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为增强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策划活动】

    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

    ②我国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有____。

    (1)小军事前准备了一些问答小卡片,上面是其中的一张,请你把卡片补充完整。

    【开展活动】

    准备工作完成后,同学们对全校学生展开了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统计数据:

    您是否关注国家安全?

    非常关注

    45.52%

    偶尔关注

    53.27%

    不关注

    1.21%

    (2)上面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

    在被调查者问及“不关注国家安全”的原因时,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国家安全与否,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

    第二种观点:自己关注与否,对国家安全不起什么作用。

    (3)你认同这两种观点吗?为什么?
  • 6、2024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55个集体和1088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3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对劳动者进行表彰是因为(     )

    ①承担责任必定会得到回报

    ②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③只要参与劳动,我们的美好梦想都能实现

    ④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劳动换来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7、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古有“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的忧国忧民,后有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大义凛然。如今,我们爱国就应该(     )

    ①积极维护国家荣誉,捍卫国家主权

    ②增强防范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完全放弃个人利益

    ④主要体现在思想上,行动上不作很高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保守国家秘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是对每位公民的要求。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在军事禁区或军事管理区进行非法测绘或拍摄 B、在同事、家属面前不谈及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 C、私自抄录、复印、翻拍国家涉密文件、资料 D、发布涉及国家秘密的言论、图片及视频音频信息
  • 9、关爱是风雨中为同学撑起的那把伞,是酷暑里为清洁工人递上的那瓶水,是马路上为跌倒老人搭出的那座“安全岛”……关爱他人可以(     )

    ①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②赢得他人尊重,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③提升专业素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④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共享单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对部分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放、恶意损毁等行为的诟病。这些使用者(     )

    ①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②没有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③尽到了市民应尽的职责                    

    ④没能在法律监管缺失时自觉承担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违法犯罪,下列做法与青少年身份相符的有(     )

    ①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防止冤假错案

    ③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积极协助公安机关

    ④积极疏散群众,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12、2025年元旦,河池市多名红十字会志愿者在凤山县城区街道向群众展示并传授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     )
    A、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B、奉献自我、遵守规则 C、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D、尊重他人、维护秩序
  • 13、在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十八大以来,有3600余名民警因公牺牲;应急管理系统在刚组建几年来共177人因公牺牲……对此,同学们发表感悟,你赞同的是(     )

    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②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的付出

    ③承担责任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④生活中人人具有责任心,都勇担责任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 14、下面是某同学在课堂上展示的四个场景,你认为能体现“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
    A、参加运动会 B、和妈妈洗衣服 C、做眼保健操 D、参加植树活动
  • 15、在课后服务课上,“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16、2024年“十一”假期涌现出多个文旅新亮点,如“跟着赛事去旅行”、低空游里览山河、奔“县”享受慢时光、打卡政府机关食堂⋯⋯小南也想外出旅游,在旅游途中,他的做法可取的有(     )

    ①探索未开放区域,增加游玩乐趣

    ②在旅游景点上刻字签名作纪念

    ③文明参观,主动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④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主动排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7、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5G儿童”爱上了“玩梗!”,甚至在试卷上也出现了许多“梗”。如搜肠刮肚写出的“少壮不知瘦子好,错把微胖当成宝”等等。老师们对此表示很担忧,央视网谈及“5G儿童”时也表示,再不管“烂梗”,孩子就废了。对此你认为(     )
    A、“玩梗”是一种网络创新,需全方位肯定 B、信息化时代的孩子,一味的玩梗,不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C、“烂梗”体现的内容和价值观不利于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D、“玩梗”是网络用语,时髦解压的表达,即使“烂梗”也无所谓
  • 18、2024年暑假期间,小闽看到中国选手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展品的震撼、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服务他人的快乐……小闽的假期生活体现了(     )
    A、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社会生活忙碌不堪 C、社会生活有序开展 D、人际关系温暖和谐
  • 19、某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资源,探索完善“智能+”阅读新模式,引导学生借助数字媒体进行有声有画、多屏互动式的阅读。这一做法(     )

    ①可以淘汰传统的阅读形式

    ②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③便于引导学生利用丰富资源自主学习

    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法律呵护少年自强。

    【共建健康网络构筑线上保护】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法律的作用”角度分析国家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防范校园欺凌强化线下保护】

    2024年5月13日,陕西宝鸡陇县实验中学一名九年级学生遭遇了校园欺凌事件。该生在学校多次被两名同学索要钱财,如果不给就会遭到殴打和录像取乐,此事让他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和抵触情绪。家长得知情况后驱车千里维权。14日,县教体局和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和处理。

    (3)结合材料说说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除此,你认为还可以怎样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校园欺凌?
上一页 491 492 493 494 4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