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麦哲伦环球航行】
材料一 西班牙国王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正想向海外发展。1519年,西班牙国王支持麦哲伦进行航海探险,为麦哲伦装备远航探险船队。1521年3月27日,船队到了马克坦岛。麦哲伦想征服岛上的土著居民,把岛上的一个个小王国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麦哲伦带领船员,手持火枪、利剑,强行登上陆岸,用血腥手段征服这个地区,并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来命名这个地区,菲律宾的名称就这样由来。但是,遭到了土著居民的反抗。土著居民用箭、标枪对付入侵者。一支毒箭射中麦哲伦,使得航海探险家客死他乡。
——摘编自《麦哲伦环球航行·360百科》
材料二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双面纪念碑——麦哲伦纪念碑,碑的正反两面分别刻有这样的碑文:
碑文1: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拉普拉普成为菲律宾抗击欧洲入侵者第一人。
碑文2: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死于此地。此后,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麦哲伦环球航行,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判断正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选拔官吏的需要。( )
-
3、达•芬奇国别:生于的佛罗伦萨,多才多艺。
-
4、1787年美国宪法
(1)背景: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2)制定: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
(3)内容:依据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①行政、立法、司法 , 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③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4)影响:是世界上第一部 , 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
5、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年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联合国秘书处等。
-
6、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文字说明了A、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炸药被广泛应用 D、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
7、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如下图)。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直接采取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 B、治理污水排放 C、停止工业生产 D、倡导低碳生活
-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高涨,其中华夫脱运动出现在( )A、印度 B、埃及 C、墨西哥 D、土耳其
-
9、“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其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这场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A、政府军队和地方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长期受到敌人的围困和封锁 D、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
-
10、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解放战争时期名称是北平,使它获得了和平解放的功臣是( )A、李宗仁 B、胡宗南 C、傅作义 D、周恩来
-
11、“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这里的“年轻的人们”指的是( )A、红军战士 B、八路军战士 C、新四军战士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
12、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逐渐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商人根据麦哲伦探险所收集的信息,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建立了商路……
——摘编自【美国】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全球海路开辟后,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贸易齐头并进。
材料三 最近研究估算,16世纪时每10年期内(暂时或永久性)离开故国的欧洲人约在230万,17世纪为380万,18世纪有470万……长期的累积效应非常大,到1800年约有850万白人生活于美洲大陆。
——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
材料四 1553年,葡萄牙商人进入澳门,直接参与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西班牙人也从事对中国的贸易,将中国货物运到墨西哥交换美洲产的白银,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因为中国经济繁荣,白银需求不断增加。
主导国家
中转站
商品贸易
对中国影响
葡萄牙
澳门
生丝、瓷器—白银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西班牙
马尼拉
丝、棉、瓷—白银
材料五 如果土豆没有走出安第斯山区,麦当劳、KFC还能以炸薯条实现全球产业化吗?蓝山咖啡的原产地其实在非洲,后来才成了牙买加出品;亚马逊流域驯化的木薯,则成了非洲热带地区的主粮……这种现象叫做“哥伦布大交换”。
——林颐《开启物种大交换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为商人提供信息的探险家是谁?据材料二、指出新兴的跨洋贸易有哪些?(写出一个即可)(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3)、结合材料四、指出我国作为贸易中间站的是哪座城市?(4)、结合材料五、谈谈“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
13、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是多样的,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文明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请探究以下问题。(1)、观察下列图片,请归类。
以上历史图片中其中属于大河文明的是 (填代号),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填代号),在公元前4世纪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成了这两种类型的文明的大交汇?
(2)、中国的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代表,汉朝有“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请回答唐朝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在唐朝的影响下日本为了摆脱国内的统治危机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时期在西方与唐朝相邻的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担任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角色,试举例说明该观点?(3)、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到1840年结束,时间较长;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至1500左右结束,时间相对较短。请从经济、政治、思想任选一方面探究中国封建社会较长,西欧封建社会较短的原因? -
14、230年前的7月14日发生的事件震撼了整个法国。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法国国庆日。下图反映的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 B、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将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D、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
15、下图是依据1787年美国宪法制作的权力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君主立宪制度 B、君权神授思想 C、分权制衡原则 D、天赋人权思想
-
16、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逐渐确立以下原则( )
①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 ②王权有限
③征税完全掌握在国王手中 ④王在法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中世纪的西欧兴起一批工商业城市,在很多城市都掀起了争取自治的斗争。下列关于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A、这些城市深受天主教会的制约和盘剥 B、新兴工商业城市都遭到了外族的入侵 C、新兴工商业城市一般建立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D、国王对这些城市实行专制统治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到1763年,截然不同的种族分布格局已清晰可辨。种族组成方面的更大的变化是向南北美洲的大批移民——对欧洲人来说他们是自愿的,非洲人则是被迫的。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 三角贸易 工业革命
——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引起人口迁移重大事件(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欧洲人的发现”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批移民”给美洲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或者多个史实,以“影响人口迁移和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主题,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9、外交发展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万邦来朝】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的代表人物?
(2)唐朝的繁盛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况,列举唐朝出现的两个封建盛世局面名称。
【屈辱外交】
材料二:下图
(3)近代史上,列强多次侵华,强迫中国签订了大量屈辱条约。上图内容出自哪一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条约的哪一款内容对中国民族经济发展危害最大?
【中国声音】
材料三:如下图
(4)上述两图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国际舞台上终于有了响亮的中国声音。这两个事件有何共同的历史意义?
【中国地位】
材料四:如下图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哪一历史事件导致上图现象的发生?
【中国方案】
材料五:40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
(6)依据材料五,说明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
20、“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段话出自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的著作,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关于费尔巴哈》 D、《致约·魏德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