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发动政变—颁布法典—建立帝国—远征俄国—流放孤岛”,与此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彼得一世 C、拿破仑 D、明治天皇
  • 2、 下列文化成果可以反映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是(   )
    A、《荷马史诗》 B、《掷铁饼者》 C、《天方夜谭》 D、《十二铜表法》
  • 3、 “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表述的是西欧大学兴起的(   )
    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特点
  • 4、 右图展现的学习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两岸关系 C、国防建设 D、祖国统一
  • 5、 “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
  • 6、 右图所示的外交成就(   )

    A、推动了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促进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得益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 7、 大庆石油工人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干劲,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他们铸就了(   )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雷锋精神 D、铁人精神
  • 8、下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为(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中共八大
  • 9、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的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在它实施期间(   )
    A、武汉钢铁基地建成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
  • 10、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B、国际组织的帮助 C、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 D、国际形势的推动
  • 11、 “以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实现此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
    A、青化砭战役 B、辽沈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淮海战役
  • 12、 右图是某一历史事件形势图的局部展示。该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 13、 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北京的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B、6月,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C、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D、它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 14、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为此,他们主张(   )
    A、扶清灭洋 B、尊孔复古 C、实业救国 D、民主与科学
  • 15、据《梦粱录》记载,南宋临安城“万物所聚,诸行百市”,“大小铺席,连门俱是”。这直接反映了当时(   )
    A、商业贸易繁荣 B、文学形式多样 C、水陆交通发达 D、政治局势稳定
  • 16、 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北宋政府(   )
    A、废除丞相制度 B、扩大节度使权力 C、创立行省制度 D、推行王安石变法
  • 17、 “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材料意在表明,大运河的开通(   )
    A、加重人民负担 B、促进中外交往 C、加强南北交流 D、导致隋朝灭亡
  • 18、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
    A、民族交融 B、经济发展 C、农业落后 D、百姓困苦
  • 19、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以下措施与材料相符的是(   )
    A、减轻赋税 B、盐铁专卖 C、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
  • 20、 右图文物曾深埋于二里头村的泥土中。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   )

    A、远古的人类活动 B、夏朝的文明进程 C、商朝的铸造技术 D、西周的等级制度
上一页 157 158 159 160 1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