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美国某杂志曾推选世界“百位名人”,胡适当选,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A、主张白话文 B、创办《青年杂志》 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发表《文学革命论》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实质是( )A、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3、被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人物是( )A、李大钊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
-
4、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其中①处应填( )
类别一:洪秀全李秀成石达开
类别二: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
类别三:①____梁启超谭嗣同
A、关天培 B、康有为 C、陈化成 D、刘铭传 -
5、下面示意图的主题是( )
A、内忧外患 B、边疆危机 C、救亡图存 D、近代化探索 -
6、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
-
7、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8、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迁都洛阳前后的北魏社会情况表
领域
迁都前的北魏
迁都后的北魏
经济
鲜卑族人“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实行中原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鲜卑族人逐渐向从事农业生产转变
政治
武帝元年至孝文帝十八年,共有将相176人,其中鲜卑族129人、汉族47人
孝文帝十九年至孝明帝,新增将相68人,其中鲜卑族32人、汉族36人
文化习俗
鲜卑族人说鲜卑语、穿鲜卑服,禁止与汉族通婚
鲜卑族人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摘编自许春宏《一位历史改革者的启示——关于北魏孝文帝改制的思考》等
(1)、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比较汉族将相在北魏迁都后的新变化。(2)、阅读材料并提炼一个历史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
10、
在学习完两汉历史后,小明发现西汉著名皇帝多,东汉科技文化人才多。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西汉皇帝】

(1)图一和图二中的两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这种治世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他们采取的哪些措施?
(2)图三是汉武帝的画像,他在位时期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帝一系列措施的推行使西汉王朝进入什么时期?
【东汉科技】

(3)请分别列举上述东汉时期人物的科技成就。(各一项即可)
【史学名家】
材料 他的父亲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他陈述历史时,汉武帝没有干涉他,这也就让他敢于直言,如实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最终用10多年的时间写出了这部历史巨著。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历史巨著”的名称及作者。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的编写体例。
【人物精神】
(5)从这些人物的身上,你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
-
11、“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得成果是( )A、造纸术 B、《大明历》 C、圆周率 D、印刷术
-
12、对比以下两则材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沈约(南朝)《宋书》
A、南方思想文化繁荣发展 B、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D、江南地区社会矛盾突出 -
1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不堪,社会混乱,百姓遭殃。根据下图,可以看出东汉中后期政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A、贪官污吏横行 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C、皇帝昏庸无能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诗《古风》描述了( )A、秦国商鞅变法 B、秦王嬴政攻灭六国 C、秦始皇焚书坑儒 D、陈胜、吴广起义
-
15、“这一时期,齐、晋、楚、秦、吴、越等国先后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首霸黄河流域,继而晋崛起;西方的秦国,东进受阻,改变策格向西发展,称霸西戎;后期,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也北上争霸。”这一时期,指的是( )A、西周 B、春秋 C、秦朝 D、西汉
-
16、它是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体诗歌,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楚辞” B、《诗经》 C、《离骚》 D、《天问》
-
1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18、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下列思想会记述在该帛书上的是( )A、“仁”的学说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C、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D、“兼爱”“非攻”
-
1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最初想传位给伯益,但是在禹死后,禹的儿启取代伯益,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这标志着(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启的治国能力更强 C、德才重于血缘关系 D、禅让制更利于治国
-
20、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目的
措施
作用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西周实行分封制
初期发挥积极作用,后期产生破坏作用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加强皇权以及对全国的控制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造成七国之乱
加强对北方柔然的抵御
北魏设置六个军镇
最终导致军镇兵变
根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