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铭文记载:“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摘自上海文物博物馆)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结合材料一文物和铭文,说明其作为实物史料对研究秦国历史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中“务本”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对秦国崛起的作用。 -
2、某学者提出“历史解释应遵循‘情境化原则’,即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中理解”。下列符合该原则的是( )A、认为王安石变法必然失败是因其脱离实际 B、将戊戌变法失败归因于光绪帝缺乏实权 C、分析美国内战爆发原因时考虑南北经济差异 D、把法国大革命爆发简单归结为路易十六暴政
-
3、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地中海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巴黎公社成立———马克思主义诞生 C、明治维新——日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 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4、爱因斯坦曾说: “牛顿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工作将永远流传。”他这样说的依据是牛顿理论( )A、被证明存在严重错误 B、无法解释微观世界规律 C、已被相对论完全取代 D、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
-
5、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支持奥匈,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法国和英国随即卷入战争。这表明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是( )A、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军事集团的连锁反应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
6、19世纪末,日本提出“脱亚入欧”,主张“我国不可犹豫,与其坐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该主张( )A、推动日本实现文明开化 B、加速了亚洲殖民化进程 C、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D、导致日本社会矛盾激化
-
7、1871年德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等权力,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德国( )A、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皇帝权力受议会制约 C、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D、实现了权力的制衡
-
8、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 “金钱控制法律,控制政治,控制风俗,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该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动荡 B、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矛盾 C、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 D、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掠夺
-
9、据统计,18世纪英国工人日均工资为0.5便士,到19世纪中叶增至1.5便士,同期物价上涨约2倍。这说明工业革命期间( )A、工人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B、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减轻 C、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 D、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
10、某历史地图标注了“好望角” “马六甲” “果阿”等地,这些地点见证了( )A、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 B、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C、葡萄牙的殖民扩张路线 D、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
11、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导致劳动力短缺,庄园主不得不提高雇工报酬,农奴趁机用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这一现象( )A、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促进了手工工场的集中化 D、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
12、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规定: “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继承父母财产的人都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表明雅典民主( )A、重视公民道德与义务 B、存在性别与财产歧视 C、维护全体居民的利益 D、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
-
13、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当时特区的“特殊性”在于( )A、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B、实行完全自由市场经济 C、政治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D、享受高度自治权
-
14、1956年,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一主张( )A、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C、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15、某学者指出: “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换时间策略,为沿海工业内迁争取了宝贵时间。”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
16、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学生数量从1904年的6943人激增至 1909年的163.9万人。这种变化反映( )A、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B、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C、传统文化失去社会价值 D、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
17、1872年,李鸿章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规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这一举措( )A、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局限 B、标志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C、体现官督商办模式的管理创新 D、旨在抵制外国对铁路修筑的控制
-
18、《明实录》记载,郑和船队携带的“青花瓷器、丝绸”在海外交易时,常以“赏赐”形式进行。结合所学判断,这种贸易模式(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促进了中外经济互惠互利 C、体现了朝贡贸易的政治属性 D、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
19、某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商业税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从北宋初的10%上升至南宋的65%,而农业税占比则从60%降至35%。这种变化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彻底完成 B、土地兼并导致农业衰退 C、国家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D、海外贸易取代国内商业
-
20、“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D、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