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与“特许状”“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市民阶层”等内容最有关的是(     )
    A、“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 2、马克思说:“从遥远的古代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他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导致印度社会“超稳定”状态的历史原因最可能是(     )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基督教会地位稳固 C、种姓制度影响深远 D、城市繁荣大学兴起
  • 3、释迦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离家修行,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 4、培养历史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要素之一。古巴比伦王国诞生的地区是(     )
    A、北非 B、西亚 C、南亚 D、东亚
  • 5、如果想感知古埃及国王地位与权力的演变,我们可以研究(     )
    A、罗马城邦的产生历史 B、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C、两河流域的文明兴衰 D、金字塔的演变历程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部分成就)

    材料二

    序号

    时间

    史事

    1687年

    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868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负责翻译和引进西方科技类书籍

    1879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

    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6年

    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以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

    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制造的流水线生产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90年代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2003年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2012年9月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

    2022年11月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完成“太空会师”

    (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所学,从材料一的时间轴上ABCD四个时期中任选其一,并阐述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3)、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从材料二中选取两个事例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7、联合国有一份调查披露:“虽然每年有1340亿美元流入非洲大陆,主要以贷款、外国投资和援助的形式流入,但同时有1920亿美元被攫取,主要是外国公司的利润、逃税等,结果是非洲每年净损失580亿美元。”西方财团长期维持着“非洲资源低价输出——欧美加工生产——欧美高价返销产品回非洲”的恶性循环体系,造成很多国家“国穷民更穷”。这说明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     )
    A、未完成民族独立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8、1945年秋,美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对记者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然而,到1989年,美国大多数人认为日本对美国的安全更有威胁。这一变化是由于(     )
    A、苏美关系缓和 B、日本经济扩张 C、冷战结束 D、美国国力衰落
  • 9、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退出了协约国阵营。当德国投降后英法美日等协约国暂时搁置彼此矛盾,全力支持沙皇和临时政府残余势力进攻苏维埃政权,甚至公然出兵干涉苏俄。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帝国主义国家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B、协约国集团对旧俄政权的偏袒 C、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野心 D、东西方阵营的深刻矛盾
  • 10、19世纪后期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为发展经济和笼络上交土地的贵族,政府极力支持各级贵族创办工矿企业。这些贵族所创办的企业、会社等大多等级森严,对待员工苛刻霸道,习惯于军队式的管理模式,与同时期欧美企业宽松的风格迥然不同。这说明(     )
    A、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工业化道路 B、明治维新强化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C、明治维新有穷兵黩武的特点 D、日本企业文化受到本国传统的深刻影响
  • 11、有学者将美国政治体制称为“否决政治”,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由于国会与总统分庭抗礼而造成的“府会相争”,常使联邦政府面临“关门”危机。这意在说明,美国的政治体制(     )
    A、有效地维护了人民民主 B、一定程度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削弱了总统的行政权力 D、强化了国会的立法权力
  • 12、11-12世纪,伦敦多次参与英格兰王位纷争,先后获得城市管理权和司法权等。132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特许状,将内盗、外盗管辖权等多项特权赋于伦敦。15世纪,伦敦式治理模式在英格兰日益普遍,这体现了英格兰(     )
    A、王室领地日益扩大 B、国王统治权逐步巩固 C、贵族势力日渐强大 D、城市自治权不断加强
  • 13、古代印度高级种姓如婆罗门、刹帝利中来自中亚的雅利安白人占据了其中大部分比例。而皮肤黝黑的印度土著居民则多属于低种姓的首陀罗甚至是贱民阶层。这种种姓人口分布说明(     )
    A、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维护其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 B、印度社会宗教矛盾尖锐 C、雅利安人在印度社会分布最为广泛 D、印度文明起源于雅利安文明
  • 14、下图描绘了毛泽东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的情景。毛泽东在视察过程中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因为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已开始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B、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C、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重视东北地区现有工业基础
  • 15、下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部分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情况。它反映出(     )

    A、知识分子大多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广泛 D、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 16、1915年袁世凯“改元洪宪”,悍然称帝。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影响下云南将领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进攻川黔等省。北洋军前线将领陈宦、陈树藩、汤芗铭等面对全国汹涌的反袁声浪相继与护国军停战,成为迫使袁世凯被迫废除帝制的重要因素,史称“催命二陈汤”。以上材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的叛变是袁世凯失败的根本原因 C、北洋军阀整体上反对袁世凯称帝 D、袁世凯军事力量不足以对抗护国军
  • 17、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宣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主张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但在其攻占浙江等地后因兵力扩张财政陷入困境,为保障税收仍允许地主向佃户收取田租。这种土地政策说明太平天国政权(     )
    A、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B、本质上代表着地主阶级利益 C、兼顾政治现实 D、是农民阶级空想的产物
  • 18、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纪昀等360位高官、学者编撰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计近8万卷,约8亿字。但在《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清廷大量烧毁、禁废各类有关反清、反对君主专制等书籍。这说明清朝统治者编撰《四库全书》(     )
    A、极大地保护了历代文化典籍 B、是文字狱的表现 C、根本上为封建统治服务 D、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
  • 19、

    某校九年级同学正在开展“国家名片”项目化学习,以下是各小组的探究任务,请你帮助他们完成。

    【建筑——文化名片】

    (1)第一组同学选取了上面的图片来设计文化名片。请你任选其一,并为其设计文化名片。
    (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     )

    B.伯里克利时期,希腊开始出现民主政治。                            (     )

    【名人—人物名片】

    人物:屋大维

    身份: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主要事迹:罗马内战的最后胜利者;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

    (3)小艾同学制作了屋大维的人物名片,他们小组的同学想要仿效他制作穆罕默德或伯里克利的名片。请任选一位,完成名片制作。

    【法典—政治名片】

    _____涉及诉讼、审判……各类不动产之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借贷、经商和债务奴隶、婚姻、家庭、伤害及其处罚,……租用工具、牲畜和雇工等。从法典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最重要的活动是水利和灌溉,说明巴比伦文明主要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土地私有制已完全确立起来,因而不动产的占有、继承和转让成为立法关注的财产关系的核心,有关问题的处理占了62条。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4)请将横线处的法典名称补充完整。根据材料归纳此法典的内容特点,并分析其实质。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后期,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形成和封建主义解体的时期。在封建社会进入晚期的时候,虽然封建的生产方式仍旧占着统治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兴起,商品生产发达,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在过去几百年所发生的缓慢变化在此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变革,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李亚君《浅议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在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失去统治地位。                  (     )

    B.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西欧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                                   (     )

    C.西欧中世纪后期,欧洲农村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化”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表现。

    材料二 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的文艺复兴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它促使了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并归纳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地理大“发现”使得商业市场骤然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呈现出对内盘剥和海外殖民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样态。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相继走上殖民掠夺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王增智《掠夺是资本主义殖民的本质》

    (4)根据材料三,概括早期殖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早期殖民的影响。

    (5)综上,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认识。

上一页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