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评价近代某一事件时说:“由于19世纪60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大清帝国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有关该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对日本侵略野心予以重创 B、追求富国强兵以实现自救 C、推动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属于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
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渴望中国也能走上富强之路,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一主张( )A、反映出民族忧患意识 B、扭转了由盛转衰的局面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诉求
-
3、下表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人物
时间
历史活动
陈化成
1842年
在吴淞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冯子材
1885年
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邓世昌
1894年
率致远舰冲撞日舰,壮烈殉国
A、加强东南海防 B、开展友好交流 C、巩固西北边疆 D、反抗外来侵略 -
4、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扶清灭洋”
-
5、“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暂言,指逆舆情,自为帝制,卒召外侮。”为此,以蔡锷为代表的爱国豪杰发动了( )A、广州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
6、“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以上法律条文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明定国是”诏书
-
7、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不协作的行动之后,革命党人的各个山头开始联合起来行动,成立了(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
8、“近代史上中国人不能在北京东交民巷居住了”的历史现象,始于(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
9、“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这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 )A、落后性和革命性 B、革命性和先进 C、先进性和侵略性 D、落后性和侵略性
-
10、如图是19世纪法国报纸上刊登的讽刺漫画。中国(“CHNE”-法文中国)版图被画成一块大蛋糕,列强虎视眈耽,准备分食“蛋糕”。该漫画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11、1875年3月,光绪帝同意他“先收复乌鲁木齐,并在哈密、塔城地区增设重兵”的建议,同时任命他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新疆军务。“他”指的是( )A、李鸿章 B、刘铭传 C、左宗棠 D、刘永福
-
12、观察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武昌起义 D、天津保卫战 -
13、统领《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等史事的“大概念”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14、
日照市某中学历史项目学习小组正在开展“透过千年历史,追寻秦朝足迹”活动,请你根据他们搜集的材料,完成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 百川归海势所趋

左图为收藏于陕西咸阳博物馆的秦朝铜权底部铭文,上刻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该诏令用哪一字体书写,并分析该铭文内容指哪一历史事件。
任务二 多措并举固统一

(2)上图为秦朝形势图,请从图中找出关于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至少三条),并就上图历史信息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朝建立的认识。
任务三 昙花一现终有时
秦朝的赋税沉重,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刑罚残酷,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摘编自《史记•陈涉世家》
(3)写出下列史料分别反映的史实,并简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
15、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系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具有独特的属性、内涵和发展路径。下面是七年级同学以“考古探寻中华文明之源”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展板一【地图中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右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①____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位于②_____处,并简述其研究价值。(①②处填写右图中字母即可)

展板二【文物中探寻我国万年文化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2)根据图一、图二、图三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出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怎样的生产生活状况?
展板三【文字中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等。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3800-35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
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
(3)材料所描述的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之处?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
16、如下分别为郑州商都遗址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黄金面具,这两件面具材质和用途十分相似,所处时间也相近,只是造型上有些许区别。这两件黄金面具突出地反映了( )
A、古蜀文明已经超越中原文明 B、地理环境决定中华文明发展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D、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
17、一位同学去中医院看病,医生看了他的气色、听了他的声音、问了他的病情、把了他的脉搏。最早总结出来这种看病方法的是( )A、齐桓公 B、屈原 C、华佗 D、扁鹊
-
18、海内外华人总是自称为“炎黄子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炎帝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 B、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炎黄时期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早期 D、远古传说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
-
19、禹在年老时,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议讨论继承人选,大家举荐皋陶,皋陶死后又举荐伯益。但禹在暗中培植他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了伯益,继承了禹的职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这段文字反映夏朝确立(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华民族经历了深重的苦难。为了救亡图存和中华民族再次复兴,不同阶层、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尝试了许多救国方案,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未能拯救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来论证观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要求:紧扣材料,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