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下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份铁路时刻表(部分内容),可用于研究(    )

    本线自1876年7月3日星期一开始,

    在上海与江湾间准时行驶火车

    开车时刻如下

    上海开:7:009:00# 11:00#13:0015:0017:00

    江湾开:7:309:30# 11:30#13:3015:3018:00

    每逢星期日,凡带#记号的车次均停开

    A、通讯事业的发展 B、出行方式的变化 C、新式教育的普及 D、政治制度的变革
  • 2、郑振铎曾谈道:“自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种关切代表了广大民众(     )
    A、和平建设国家的强烈渴望 B、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不满 C、踊跃参军参战的热切期盼 D、获得彻底翻身解放的喜悦
  • 3、下图是 1941年发表的漫画。画面是一日本侵略者,左脚已经深陷中国大陆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右脚也将陷入太平洋的泥沼中。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 (    )

    A、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抗战整体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扭转了战争形势
  • 4、下列分别是我国抗日军民在华北破袭铁路统计图和破袭铁路线场景。场景反映的破袭行动高潮出现在 (     )

    A、五四运动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 5、在音乐社团为抗日歌词配曲活动中,老师呈现了词作家田汉 1938年写的一首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歌词描写的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 6、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比1933年更加多样(如下图所示),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图1


    图2

    A、红军长征的胜利 B、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 7、下面是某同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组图片编写的简短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

    (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

    (1945年)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A、日军占领沈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B、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担起了反抗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 C、从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 D、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 8、下图是 1934年创作的漫画《枕戈待旦——蓄志复国仇,岂分男女性》。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护国战争,反对复辟帝制 C、团结抗日,抵御外来侵略 D、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
  • 9、某戏剧社团编写一部历史剧,搜集到如下文献资料:

    一位葡萄牙编年史家记载过西非海岸捕捉非洲人的行动:父子分离,夫妻诀别,兄弟永隔……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都无法忍受这样撕心裂肺的场景

    哥伦布在日记中曾这样描述过美洲人:他们愿意服从命令,去干活,去种地,去干任何事情,也愿意建设城镇,并学习我们的习俗

    下列对以上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依据资料①设计“印第安人遭受到的灾难” B、依据资料②设计“西班牙人通过殖民造福美洲” C、依据资料①设计“三角贸易中黑奴的悲惨遭遇” D、依据资料②设计“英国早期移民开发美洲的贡献”
  • 10、观察下面《16—19世纪迁入美洲的人口数量及路线示意图》(注:图中 A点位于欧洲、B点位于非洲、C点位于亚洲),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A点迁入美洲的主要是黑色人种 B、B点人口迁入美洲伴随血腥暴力 C、C点人口的外迁得益于改革开放 D、该时期人口迁移体现自由自愿性
  • 11、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    )
    A、契约理念的萌发 B、世俗权力的加强 C、“民族情感”的缺乏 D、新生产方式的孕育
  • 12、在古希腊有关神学的记载中,神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会表现出各自的勇敢、胆怯、厚道、奸诈等行为,神也会犯错误甚至犯罪。这样的记载 (    )
    A、说明了古希腊神学体系的混乱 B、旨在防止希腊走上暴君政治 C、反映出神学中蕴含着人文精神 D、折射出民主政治的开放包容
  • 13、下图是关于胡夫金字塔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 (    )

    A、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B、体现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C、表明人类法制传统悠久 D、是印度人民受压迫的见证
  • 14、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呈现的基本特点是(    )
    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都是大河文明,专制集权 D、都是城邦国家,商业发达
  • 15、下表中内容体现出元大都 (   )

    人物

    相关介绍

    八思巴

    藏族,元大都的选址者、设计者、规划者

    刘秉忠

    汉族,以《周礼·考工记》的都城建设思想,主持建造元大都

    也黑迭儿

    阿拉伯人,主持设计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元大都崇天门

    阿尼哥

    尼泊尔人,组织建造古印度佛塔形制的妙应寺白塔

    A、符合游牧民族居住的习惯 B、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C、是多元文明交汇的结晶 D、城市街道规划整齐泾渭分明
  • 16、对以下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刻板费时费工,不能更换易造成浪费 B、宋元时期文学形式多样,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C、中国古人具有不断探索、力求创新的钻研精神 D、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17、北大教授张帆认为:“它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在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方面,少数民族王朝有它自身的优势,更加能够切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以下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史实是(     )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节度使 C、中央设宣政院 D、设立三司
  • 18、七年级某班学生在进行“中华英雄谱”的项目学习中整理了如下笔记。该班学生从学习中能感悟到的是(     )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他领导的部队纪律严明,在廊城大败金军主力。

    ·他一生廉洁正直,最终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A、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气概 B、辛弃疾诚挚无私的情怀 C、戚继光守家卫国的抱负 D、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 19、下图是北宋时期北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周边少数民族(      )

    A、效仿中原之文化 B、与中原同样风格 C、保持民族之本色 D、采用统一之文字
  • 20、下表为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据此可判断宋朝实行的政策是(     )

    宋太祖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大臣余靖

    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

    大臣吕中

    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典狱,以文臣知州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重文轻武 D、重武轻文
上一页 593 594 595 596 5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