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江阴出土的明代“吹药器”,主要用于喉科疾病的治疗。使用时先将药物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将药散迅速吹入患处,设计十分巧妙。这体现了明代(     )

    A、中医药学精细化发展 B、社会保障高度健全 C、医疗卫生领先于世界 D、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 2、随着元朝疆域不断扩大,大批西北、西域人东来,如党项人、回回人、畏兀儿人等,元朝把这些人称为色目人。蒙古贵族往往重用色目人负责经济和税收,元朝时期色目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领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这说明元朝(     )
    A、民族关系紧张 B、民族地位平等 C、民族矛盾加剧 D、民族交融加强
  • 3、南宋时期江南地区耕地面积较北宋增加了40%,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宋史·食货志》记载“东南岁入倍于天下”。可能与该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A、崇文抑武 B、澶渊之盟 C、靖难之役 D、靖康之变
  • 4、如图所示为唐朝摩羯纹金长杯,融合了萨珊式银器造型与印度摩羯纹饰,展现了锤揲手法及西亚连珠框设计,内壁对称的花纹则糅合了中国传统布局样式。这反映出唐朝(     )

    A、娱乐生活丰富 B、中外交流频繁 C、饮食习惯多样 D、民族交融加深
  • 5、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国号的命名上通常选择继承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且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这体现了该时期(     )
    A、战乱频繁,冲击中原统治秩序 B、兼容并包,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C、士族专权,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D、多元一体,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 6、下表言论共同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作者

    言论

    出处

    南北朝颜之推

    内外两教(佛教与儒家),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

    《颜氏家训》

    东晋高僧慧远

    奉主之礼,礼敬有本……是故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沙门不敬王者论》

    A、儒佛调和,佛教本土化 B、三教并行,思想多元化 C、尊崇儒术,儒学正统化 D、儒学复兴,儒学世俗化
  • 7、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秦简记录,如果有不执行政令的部门,县要向郡报告,由郡来进行责处。过失最多的吏,由郡官记录在簿籍上向全郡通报,作为“恶吏”。这表明当时(     )
    A、君主专制加强 B、地方治理强化 C、贵族政治瓦解 D、社会秩序安定
  • 8、《周礼》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如果僭越,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是西周的列鼎列簋制度。该制度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     )
    A、高度集权 B、法律严苛 C、崇尚礼制 D、尊亲敬祖
  • 9、在辽宁省西部的牛河梁遗址,考古学家发掘出了距今大约五千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积石冢内的墓葬规格已有高低之分,随葬玉器的多寡与规格也各不相同。据此可知该时期(     )
    A、农耕技术先进 B、等级分化明显 C、建造技术发达 D、国家制度完备
  • 10、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学们对此展开探究学习,收集了下列资料。

    材料

    历史资料

    ①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节选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②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指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者也。

    ——节选自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③图1 诺曼底登陆                    ④图2 1942年1月,26国代表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⑤图3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抗战

    ——中国地图出版社《历史地图册》

    (1)、在以上材料中,找出能够相互印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资料。(写出序号即可)并指出这些资料的类型。
    (2)、根据以上材料,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至少运用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 11、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清政府开启了一场以自强为号召的洋务运动,它客观上无助于恢复旧秩序,却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物。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改革势力与保守势力激烈对抗,意欲进行政体改良的戊戌变法运动持续百日而终。在人心思变的大潮下,革命派力量迅速成长,终致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王朝的覆亡。在辛亥革命4年之后,一场东方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在古老的中国蓬勃兴起。

    ——中国历史研究院《(新编)中国通史纲要》(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面临的困境。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探索的历程。

    【创新之路】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走出的最重要的“创新”之路。当中国共产党在边远农村和山区成功组建起红四军、红一方面军等队伍时,中国共产党就创立起了由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根据地内通过完备的土地改革政策“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起群众保卫革命政权。

    ——摘编自金冲及《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等

    (2)根据材料二,写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出的革命道路。并概括这一道路的“创新”之处。

    【复兴之路】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1979-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跃升至518942亿元,年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2.8%高7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并结合我国的实践成效说明其正确性。
    (4)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对中国选择道路的认识。
  • 12、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和人口估算示意图


    隋朝国家大型粮仓示意图

    隋以长安为首都,但关中地区地狭人多,生产量永远不能供应庞大之中央政府和驻军需要。因此自隋代开始沿大运河广设仓窖储粮。

    大业二年置洛口仓,建筑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监官及镇兵千人守卫,是隋代第一大粮仓。开皇五年设置义仓,由“社司”专管账目和储存等事宜。如遇某地收成不好发生饥馑之时,便以某地义仓中的储粮赈济饥民。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修建国家大型粮仓的目的及其特点。

    材料二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和人口估算示意图

    ——摘编自崔凯《谷物的故事:解读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

    (2)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学习的要求。仿照范例,提取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一个合理解释。

    【范例】

    信息:隋唐时期的水稻亩产量超过了麦子的亩产量。

    解释:从南北朝时期到隋唐,适合水稻生长的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

    材料三   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下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1万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

    ——摘编自[美]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美国史(上卷)》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政府为挽救“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所采取的措施。

    (4)综上所述,归纳保障粮食安全的因素。

  • 1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电力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工业群出现。这说明两次工业革命(     )
    A、促进工业化发展 B、推动城市化发展 C、激化了欧洲矛盾 D、加剧了贫富分化
  • 14、英国资产阶级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形成了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立宪君主制体制。这些法案中有(     )
    A、《大宪章》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和平法令》
  • 15、1529年,葡萄牙人迪奥古·里贝罗绘制的《世界地图》,囊括迄今所知一切地方,翔实绘制了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海岸线和岛屿,首次展现了太平洋的真实跨度和连续的北美洲海岸线。世界地图绘制的突破源于(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早期殖民掠夺 D、经济全球化
  • 16、同学们收集以下历史图片资料进行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图1《荷马史诗》            图2 雅典卫城遗址                                图3 苏格拉底                         图4 《十二铜表法》

    A、阿拉伯文化成就 B、古代欧洲文明成就 C、中世纪大学课程 D、古代亚非文明成就
  • 17、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过程中,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灵感,重新设计提取方案,实验后发现青蒿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由此可知,中国医药发展的特点是(     )
    A、依靠技术创新 B、借鉴西方经验 C、注重继承和创新 D、遵循医书古训
  • 18、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B、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 C、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D、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
  • 19、李明同学的学习笔记中有以下关键词:“1951年”“拉萨”“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与这一笔记相关的史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抗美援朝战争
  • 20、以下是1913—1921年中国人投资的纱厂发展情况。影响这一时期纺织业变化的思潮有(     )

    1913年

    1921年

    增长率

    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数量

    48.4万余枚

    124.8万余枚

    157.9%

    全国华资纱厂织布机数量

    2016台

    5825台

    188.9%

    A、民主科学 B、变法图强 C、教育救国 D、实业救国
上一页 318 319 320 321 3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