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世纪中叶,随着城市的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该运动起源于(   )
    A、英国 B、德意志 C、法国 D、意大利
  • 2、根据同学们整理的“城邦”“抽签”“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关键词,可以推断他们的学习内容是(   )
    A、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D、日本的大化改新
  • 3、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洪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为两河流域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材料强调了(   )
    A、各地区之间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B、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特征 C、古代文明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 D、亚非文明不断延续和发展
  • 4、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并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出版,其中出版的《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以上工作(   )
    A、传承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文化 B、提高了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 C、提升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D、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 6、1977—1980年间,除了中央领导的出访活动外,我国还派出代表团 800 多次到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这些活动(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实施 C、加强了与亚非各国团结合作 D、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 7、1954年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组织了各方面人士对宪法草案初稿进行讨论,6月又交付全国人民深入讨论修改,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由此可见该宪法的制定(   )
    A、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借鉴其他国家法制经验 D、标志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8、某校“品读抗战书信,铭记历史使命”活动的部分展示内容如下:

    历史人物

    书信内容(摘选)

    张自忠

    致战友: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赵一曼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以下历史人物的书信也可选入的是(   )

    A、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左权
  • 9、1939年创作的一首陕西民歌唱道:“大脚参加自卫军,小脚参加慰劳队,男男女女都工作,生产劳动是第一。”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方式多样 B、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根据地把抗日与生产相结合 D、故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 10、如图是1938年刊登的漫画《救国描》,描绘了儿童将钱币投入到“救国捐”箱子中。漫画反映出(  )
    A、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B、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C、全国人民团结挑战的精神 D、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 11、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创建,到1930 年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不断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半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12、“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辛亥革命
  • 13、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修身教科书》。初小200课中没有涉及一个“君”字,300个故事没有涉及一个“忠”字,大体提倡宽容、公平、进取、尚武等思想,反映出当时(   )
    A、社会思想观念的革新 B、教科书已摆脱朝廷控制 C、社会陋习被完全革除 D、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想
  • 14、1895 年台湾人民在台北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并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清政府签订(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15、根据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恭亲王奕祈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窗学”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他们探究的是(   )
    A、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B、戊戌变法改革旧教育 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 D、五四运动传播新思想
  • 16、有学者称:“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 17、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辽宋夏金时期,西夏和金朝仿效唐宋制度,改革军政。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统治者(   )
    A、都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B、已经放弃游牧民族生活方式 C、意在消除民族间的隔阂 D、逐渐接受中原王朝统治理念
  • 18、隋唐时期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不限财产、门第,允许平民报考。这一做法(   )
    A、体现出重文轻武政策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D、规范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 19、图中的南朝青瓷莲花尊釉色莹润,釉厚处呈玻璃状,其肩及腹有覆状莲瓣三层,每层均以16个莲瓣围腹一周。从该瓷器可以看出当时(    )

    A、制瓷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B、雕刻艺术发展达到顶峰 C、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D、社会上层普遍信仰佛教
  • 20、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益州(郡)太守章”(如图)“滇池(县)长印”等两汉时期官印封泥,证实了当时在云南推行(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上一页 267 268 269 270 2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