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57年,乾隆皇帝把欧洲对华贸易限制在广州一处,欧洲商人在中国政府的严密监管下进行商业活动。这种状况最终被打破,始于清政府被迫签订(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 2、从历史电影《鸦片战争》如下两个片段中,你可以感受到的人物精神是(     )

    镜头

    动作设计

    水师提督关天培负伤十余处仍屹立阵前杀敌。

    关天培亲燃大炮,杀伤敌军,敌人纷纷溃退,但最终还是壮烈殉国。

    英军进犯长江口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陈化成率军抵抗。

    陈化成拔出佩刀,与爬上炮台的敌人展开白刃战,最终壮烈牺牲。

    A、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B、公正廉洁、爱国爱民 C、自力更生、英勇杀敌 D、保家卫国、视死如归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名人名言(摘录)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依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三位近代名人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中国近代名人名言(摘录)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显而易见,中国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第Ⅰ卷

    (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完成下面任务。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从甲午战争时期就开始投身革命洪流。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①联合华侨, 成立②。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开始,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实现民族复兴,他们不断探索寻找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3)综合上述全部材料,谈谈近代名人名言带给你的感悟。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①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年

    ② A____________________

    1856-1860年

    ③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签订

    19世纪60-90年代

    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⑤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⑥ B__________________

    1900年

    ⑦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

    1911-1912年

    ⑨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编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上表中的填空。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表中⑤和⑥之间的联系。
    (3)、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请依据材料概括两点)
  • 5、

    津沽中学八年级同学开展《两次鸦片战争下的危机与抗争》主题研修活动,现邀请你参加一起完成。

    材料一 从民族的历史来看,……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道光年间“军事失败”是指什么? 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材料二   两次鸦片战争对比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者

    英国

    以英国为主,伙同法国

    目的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区域

    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

    沿海地区并侵入北京

    开放口岸

    东南沿海5处

    沿海地区增开11处

    侵犯主权

    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完成上表内的填空。指出两次鸦片战争间的关系。

    材料三 从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直至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他们掀起了一场晚清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具体是指哪二十年? 列举上述“自救运动”的成功之处?
  • 6、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
    A、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了袁世凯独裁统治 D、标举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
  • 7、“先生之功伟哉,首介革命,创造共和,抱定三民五权,到底力行弗懈,虽未全偿夙志,大名宇宙已昭垂。”这是文化界名人送给某伟人的挽联,该伟人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陈独秀 D、李大钊
  • 8、下表中的人物和活动宣传的主要观点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

    A、变法图强 B、民主与科学 C、民主共和 D、马克思主义
  • 9、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这里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工业文明 B、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C、写成《资政新篇》学习西方 D、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 10、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B、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D、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 11、给下表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应是(     )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3年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开始北伐、西征

    1856年

    天京事变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A、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B、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C、农民阶级是革命同盟军 D、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
  •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C、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13、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B、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西北郊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织联军侵华
  •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系得自被统治阶级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二:《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之后,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齐聚了费城,经过争论和妥协,最后制定了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的人民是在那一股热情澎湃的激流中获得解放。可是在那以后,我们都被遗弃了,变得孑然一身……那为保障我们的民权和财产权而日益显得必不可少的选举权,白种人进行着一种有计划的阴谋来摧残黑人的教育,在那大吹大擂的所谓“普及教育”的制度下

    ——摘自《1765~1917年的美国》

    (1)、材料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什么诉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人权状况。这种人权状况与材料一中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规定并不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 1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言论

    代表人物

    言论

    但丁(1265﹣1321)

    人生来不是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

    彼特拉克(1304﹣1374)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达•芬奇(1452﹣1519)

    和其它科学一样,绘画是一门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知识和创造力的热情带来了许多的新思想,也鼓励了科学探索。地球被证实是圆的,哥伦布从帕洛斯港出发,在信风的帮助下穿过了大西洋,打开了欧洲对世界的眼界,带来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扩张

    ——摘编自朱孝远《欧洲文明史五十讲》

    材料三 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西欧主要从事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 英国商人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酒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卖给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产品蔗糖、烟草返回英国。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体现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的背景。并概括“大西洋时代”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此项贸易的名称。并分析其给非洲带来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的发展趋势。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园法庭的判决结果一般是记录在案的,从而形成所谓的“判例”,而新的“判例”便可以作为新的习惯法在下次审判中被引用。虽然庄园惯例并不是由庄园领主统一制定的,领主会召集农民来重新制定新的庄园惯例。每个庄园法庭里农奴和领主为了自己的利益经过无休止的争辩,从而产生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新的判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集体表决,倾向于农奴一方。

    ——摘编自刘璐《论中世纪英国庄园法庭的性质》

    材料二 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上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年至1200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催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一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材料三 中世纪的大学是一种学者们的行会,它致力于知识的传播,包括不同种族和国籍的学生。中世纪大学的师生来自欧洲各个国家,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在全欧洲基督教世界得到认可,毕业生具有在欧洲各个大学任教的权利。中世纪大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大学作为师生的行会,也具有大量特殊的权利

    ——摘编自邢亚珍《12世纪文艺复兴与大学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中世纪“庄园惯例”形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大学教育起着怎样的作用?
  • 17、“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来到巴黎,深入调查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状况,经常参加工人集会和斗争, 同时也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重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个人的努力结果 B、积极吸收借鉴优秀文化 C、马克思拥有天才的条件 D、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18、央广网2024年1月2日消息,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元旦假期三天,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37%,创元旦假期客发量新高。历史上,铁路的修建主要得益于哪个人的发明(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斯蒂芬森 D、福特
  • 19、“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这句名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空想社会主义③科学社会主义④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北美13个殖民地做的这件“破天荒”的大事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荷殖民争霸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