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从革命战争年代满足农民土地需求,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动农业集体化,再到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贯穿始终的理念是( )A、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B、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C、保障人民根本利益 D、追求效益最大化
-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与巩固政权无关的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一五计划
-
3、“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该诗句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4、1938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进步新闻工作者在上海租界合办《每日译报》,聘请英国人担任发行人,以英商大学图书(香港注册)名义出版发行。受《每日译报》悬挂“洋旗”成功的启发,爱国人士纷纷以英美旗帜为掩护办报。此举旨在( )A、寻求英美帮助 B、掩护敌后活动 C、促进报业繁荣 D、进行抗战宣传
-
5、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以下人物事迹与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时期 B、邓世昌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戊戌变法时期 D、聂士成天津保卫战——中法战争时期
-
6、历史学习要注重历史事件间的各种联系。以下历史事件间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红军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7、某校学生以“李鸿章的功与过”为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按史料价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李鸿章的族人编纂《合肥李氏宗谱》②李鸿章致曾国藩的亲笔信(原件)
③晚清《李鸿章视察上海机器织布局》图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介绍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②③④ -
8、晚清政府统治时期,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以下关于不平等条约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使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B、《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一样,有割地、赔款等相关规定
-
9、一座城,见证了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摧毁中华文明的罪行,它指的是( )A、上海 B、南京 C、长春 D、北京
-
10、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描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B、宋朝时设立御史台 C、明朝时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时完善军机处
-
1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国人能够吃上自己生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7世纪 D、公元16世纪
-
12、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史学两司马”之一司马迁创作了纪传体通史《史记》。 B、“书圣”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C、“诗圣”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D、“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
13、学习历史要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以下朝代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 B、秦—东汉—新—西汉—西晋—东晋 C、南朝宋—齐—梁—陈—北周—隋 D、隋—唐—五代—南宋—北宋—元
-
14、地图中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面两幅地图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一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图二战役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图一战役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D、图二战役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
15、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传统文化创新表达与现代技术突破为核心,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突破。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与“我偏要踏出一条自己的路”的宣言,直击观众内心。下列人物的思想与之最接近的是(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
16、距今约1万年,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已栽培水稻、粟、黍,并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这反映出当时的人们( )A、已过上定居生活 B、结成部落联盟 C、会制作铁农具 D、普遍使用青铜器
-
17、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有力证据是( )A、传说、遗址 B、遗址、化石 C、记载、遗物 D、遗物、传说
-
18、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某学习小组围绕“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组别
材料
研究角度
第一组
一战前英、美、德、发工业实力与殖民地数量占比统计表
(1)、从第一、二、三组材料中,任选一组,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参照示例,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示例】
研究角度:国际秩序
研究思路:从组内搜集的材料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制裁,使德国失去了大量的领土和人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由于对德国过于严苛,引发了德国国内的复仇情绪,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逐渐形成,最终引发了世界大战。
研究结论: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了新的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世界局势动荡的今天,国际社会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
19、“体”“育”二字,我国古语皆有之。“体育”一词寓强健体魄之意则是近代以来形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清末民初,洋务派就利用西洋兵操训练军队,并加以制度化。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革命派等人士意识到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极力呼吁体育强兵、强种、强国的作用,民国政府甚至一度要求学校开设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育课程,推行“军国民教育”。直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才认识到体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游戏、体育比赛也因此受到关注和推崇。
材料二 新中国体育与奥运会大事表(部分)
时间
事件与影响
1952年
中国派团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这是新中国在奥运赛场上为争夺国际合法地位而进行斗争的首场胜利,成功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主权,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56年
为了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维护祖国的统一,中国代表团在墨尔本奥运会开幕前宣布退出奥运会
1979年
国际奥委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开创了处理台湾问题的“奥运模式”,开启了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进世界的良好互动进程
2008年
中国承办北京奥运会,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往和人文交流,实现了展示中国和平发展国际形象的目标,标志着中国进入自信面对世界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钟秉枢、张建会等《冬奥外交: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赓续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个时间点,概括该时间点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社会价值。 -
20、茶是中国文化的名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辽政权地域内并不产茶,饮用的茶全部来自于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辽代具有茶叶图像元素的墓室壁画出现于澶渊之盟后,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结合壁画和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当时辽人的茶事活动,涉及礼仪、人际交往、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
——摘编自张景明、高晶晶《辽代壁画中的茶饮及相关问题》
材料二 唐宋至明清时期中国茶叶输往境外路线表
线路
国内途经点
国外目的地
陆上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西域
中亚、中东、地中海地区
茶马古道
云南
印度、东南亚地区
万里茶道
福建、汉口等
圣彼得堡
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泉州、宁波
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东南亚、非洲、地中海地区
——摘编自姜波《茶、茶文化景观与海上茶叶贸易》
材料三 一般情况下,清政府并不限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茶叶供应,但当边区发生反抗或叛乱时,边茶禁运又会成为清政府治边的选项。乾隆二十四年,清军统一天山南北地区后广泛开展屯田活动,为解决屯田军民的日常生活用品问题,清政府积极发展内地与新疆的贸易。 内地茶商从张家口、归化城将茶叶贩至新疆进行分销,然后将米、面各物贩回北路,以济乌里雅苏台等处。
——摘编自何强《边政与财政:边疆治理视域下的清代茶叶边销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代饮茶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边茶贸易政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