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下列____处应填写的人物分别是( )
1960年,____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立功受奖。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1962年,____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虽然身患重病,仍顽强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A、王进喜 雷锋 B、雷锋 焦裕禄 C、王进喜 焦裕禄 D、雷锋 邓稼先 -
2、 如图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重工业、轻工业部分行业产量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3、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对相关史事进行梳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公车上书→武昌起义→创办《青年杂志》 B、武昌起义→创办《青年杂志》→公车上书→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公车上书→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青年杂志》→武昌起义 D、创办《青年杂志》→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武昌起义→公车上书
-
4、 契丹族生活在我国辽河上游和滦河上游。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被尊为辽太祖。916年处于( )A、8世纪初 B、9世纪初 C、10世纪初 D、11世纪初
-
5、 如图中的农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据此推测图中农业工具的用途是( )
筒车示意图
A、灌溉农田 B、开垦土地 C、拔秧插秧 D、开沟播种 -
6、 历慎思同学的单元笔记中记述了“赤壁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等史事。据此判断该单元讲述的是( )A、夏商周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
7、 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和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了解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是( )A、北京人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器 B、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D、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
8、践行·国强民富·某班以“寻找国家发展密码"为主题进行项目学习:请你参与完成.(1)、【任务一 溯源发展之基】
材科一 汉初至文、景的六十多年内,让会经济逐渐由调教走向恢复和发展,到武帝时,便出现了一种繁荣的景象。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这一法律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成果,打破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古老习俗……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开始从习惯法进入成文法时代。
—摘编自《世界古代史》
材料一中的景象得益于汉初实行了哪一政策? 写出材料二中法律的名称.
(2)、【任务二 探究发展之力】卡片1
事件名称: ①
措施:确立县制、奖励军功等。
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卡片2
事件名称: ②
发明:瓦特蒸汽机、火车等。
意义: ③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将卡片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分析卡片内容. 总结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
(3)、【任务三 论证发展之盾】请以“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
9、奋斗·笃行不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攻困局 结项果】
从以上两件文物中任选其一,介绍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要求:从时间和意义的角度作答)
(2)、【夯基础 求发展】歌曲1 《社会主义好》
创作于1957年、是一首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背景创作的歌曲。这首歌曲充分表现了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歌曲2《我们走在大路上》
创作于1963年、表现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种。
——摘编自《歌曲中的百年党史》
歌曲1反映的历史事件使我国的所有制实现了怎样的转变?歌曲2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风貌?
(3)、[启新程 谋复兴】邮票1所示成就与我国哪一奋斗目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 分折三张邮票所示成就取得的原因。
-
10、 担当·薪火相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何题。(1)、【热血护山河】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文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抚顺工人以怠工支援北京学生:、赵阳、锦县、锦西、绥中、兴城、彰武、义县等中小城镇普遍开展了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捣毁日人商店、张贴反日标语等活动。
——摘编自《道路与选择》
材料一中各界支援的是哪一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运动的一个口号.
(2)、【忠勇赴国难】材料二 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1931年9月19日
工农兵劳苦群众们:
只有工农兵劳苦群众自己的武装军队,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辽宁历史简明读本》
材料二中的宣言与近代中国哪场战争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实干筑基业】材料三 辽宁大事记 (1953-1990年)
时间
事件
1953年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
全省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已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8.6%
1980年
辽宁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试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90年
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大连、营口为窗口、以沈阳等中部城市群为腹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辽宁历史第二卷》等
材料三中1953年的成果得益于哪一计划的实施? 1980年和1990年的成果源于哪一会议的召开?
(4)、作为青少年:你能为祖国和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哪些努力? -
11、传承·生生不息。某历史小组以“走进课本,走近古代中国”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1)、【文明瑰宝 匠心独运】
文物1采用了哪种铸造方法?文物2中陶俑手持的发明有何历史作用?
(2)、【雄才英杰 各领风骚】千古—帝——秦始皇
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① 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线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凿空使者—— ②
他志在为国分优,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他的出使促进了汉朝与西城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济世名医——张仲景
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在总结前人经脸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 ③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将以上人物小传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3)、【千年工程 智慧结晶】从上面两项工程中任选其一,为其撰写解说词.(要求:从地位或影响方面作答)
-
12、 70年来,万隆会议形成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发展提供指引,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材料表述的是万隆会议的( )A、背景 B、特点 C、进程 D、影响
-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亲历者黄廷鑫在回忆录中提到,1944年6月6日,他所在的“搜索者”号加入了一支庞大的船队,为盟军联合登陆行动执行海上护航。该“行动”(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14、“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场宫廷政变,国王更换了·王位却保留了·但君主制的实质发生变化了、君主专制不再存在,君主立宪制建立起来”。这场“宫廷政变”是( )A、“光荣革命” B、倒幕运动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
15、某班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下面同学分享的内容突显了( )A、君权神授的理论 B、人文主义的思潮 C、分权制衡的原则 D、民主共和的观念
-
16、 12-15世纪的欧洲大学通过官方特许状,获取了免税、司法管辖、生活和教学秩序不受干扰、迁徙等权利,这体现了欧洲大学的( )A、自治地位 B、严格等级 C、多元文化 D、基本义务
-
17、鱼尾兽形象定型于古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后,迦毕试古城(古印度西北部)出现了带有鱼尾兽形象的建筑装饰,这一形象还出现于亚洲许多地区。材料反映出亚历山大东征( )A、掠夺了东方世界的财富 B、动摇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
18、“总的来说,保存富农经济·…只没收征收地主及公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亦可以大体解决贫雇农的土地问题。”该材料可用于佐证(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的开展 D、国有企业改革
-
19、 某班级以“烽火军魂”为主题设计展板,以下版块中人物参加的是( )
·英雄人物:梁士英
·荣誉称号:锦州攻坚战“特等功臣”
·主要事迹:1948年10月14日,他用身躯固定爆破简。炸毁了档在部队前进道路上的敌地堡,打开了进攻通道,使部队顺利完成歼敌任务。
A、秋收起义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
20、 他们在“求强”的实践中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随后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拉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