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服饰变革是生活方式变革中最易得风气之先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下表。
服饰报刊种类
出版机构种类
出版数量
报刊名称
创刊时间
出版机构
出版地
服饰期刊
学术团体
3
《新妆特刊》
1926.06
上海新妆研究社
上海
《装束美》
1926.10
白鹅画会装饰画研究部
上海
《美的装束》
1927.10
上海装束美研究会
上海
企业
4
《妇女新装特刊》
1928.01
九华绸缎商店
上海
《时装周刊》
1932.01
先施公司新装部
上海
《时装表演特刊》
1936
永安公司
上海
《编结特刊》
1946.10
国华煤球厂事务所
上海
报刊社
2
《社会晚报时装特刊》
1934
社会晚报社
上海
《新女型:时装、流行、美容》
1946.05
新女型图画杂志社
上海
行业组织
1
《西服工人》
1946.08
上海市西服业职业工会
上海
服饰报纸
报刊社
8
《时装周刊》
1930
时事新报副刊
上海
《服装特刊》
1934.01
时报副刊
上海
《衣食特刊》
1934.06
大美晚报副刊
上海
《服饰》
1935.02
时报副刊
上海
《衣食住行周刊》
1938.10
申报副刊
上海
《衣食住行》
1941.03
银钱报副刊
上海
《衣联报》
1946.08
上海衣联社学术部
上海
《线线周刊》
1946.10
和平日报副刊
上海
——吴川灵、施敏俊《中国近代服饰报刊整理与研究》
材料二 如下图。

1951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上,衣着朴素的机关女干部们。

1956年7月14日,在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批解放牌卡车下线的仪式上,身穿花衣裙的姑娘与身着白衬衫的男青年们站在车上。

1987年,天津市服装七厂的职工们在试穿出口的牛仔裤。

2024年2月13日,两个身穿新中式上衣和马面裙的女孩在福建武夷山宋街集市游玩。
(1)、提炼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岭的险峻地形使行军极度困难。运粮队伍要翻山越岭,走上好些日子,除去自己的消耗,到达营地时已经所剩无几了。就这样,常常空着肚子打仗的秦军进行了三年战争,还是没有什么明显进展。……运输问题解决了,秦始皇下令向岭南增派援军。这一次,秦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控制了岭南。
——摘编自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材料二 开元二年(714年)十二月,岭南市舶司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波斯僧及烈等,广造奇器异巧以进。
——[北宋]王溥等《唐会要》
材料三 特别是南渡之后,在科举制度及朝廷各种“右文”政策的刺激下,学校教育大幅度发展,范围日益扩大,以往十分荒凉落后的岭南地区,文化教育也得到开发。广南东路在北宋嘉祐年间三次贡举及第人数不过5人,广南西路仅1人。而到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两路登第人数分别达到32人和33人。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百卷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秦始皇征服岭南的阻碍因素和推动因素,以及秦始皇征服岭南体现的时代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舶司的职能,并从岭南市舶司的设立推断唐朝对海外贸易的态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岭南的文化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 -
3、在敌对势力的压力下,波兰统一工人党于1989年1月作出政治多元化的决定。1989年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放弃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人联邦德国,全面实行联邦德国的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这反映了( )A、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 B、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C、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结束 D、东欧改革未突破苏联模式
-
4、下图漫画《来自西边的风》创作于1948年,画中立于云端之上的西风神正鼓起双腮,向寓意欧洲的大风车吹来劲风,大风车转动起来,吹走了欧洲的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漫画中的西风神寓指(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
5、罗斯福竞选团队使用音乐剧《追逐彩虹》中的歌曲《快乐的日子又回来了》,试图为国家带来乐观和希望。罗斯福竞选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法西斯侵略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6、下面漫画中,英、德、俄、法、奥匈等国坐在一个烧开的大锅上,锅上写着“巴尔干火药桶”。这幅漫画表达的是( )
A、经济的矛盾 B、文化的冲突 C、一战的背景 D、二战的影响 -
7、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
8、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蒸汽火车。仅仅10年之后,英国就拥有了一条连接两座城市的铁路,到1843年,英国的铁路里程高达3500多千米。这体现了当时英国( )A、纺织业快速发展 B、工业化已经完成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交通运输业革新
-
9、文献指出:“人类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文献的第二部分谴责英国殖民当局的种种暴政,第三部分宣告13个殖民地独立,建立独立国家,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关系。这个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
10、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这体现了( )A、市民阶层产生 B、庄园经济盛行 C、资本主义萌芽 D、手工工场发展
-
11、封君封臣仪式是一种贵族间的权力传承以及忠诚的象征。在这个仪式中,封君赋予封臣土地,而作为回报,封臣需要向封君表示忠诚,甚至作出军事援助的承诺。这一制度( )A、推动了西欧庄园的发展 B、使国王掌握了军政大权 C、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D、开启了欧洲封建化进程
-
12、下列图片呈现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
13、澳门回归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澳门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精神的标识和文化精髓。这得益于( )A、深化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 C、坚持“一国两制” D、注重科技发展
-
14、“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普遍现状;“红薯干,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也成为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创办乡镇企业
-
15、下图这张公司股权凭证,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 -
16、下面是《人民报》刊登的有关南京解放的消息,与该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
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到抗战胜利时,根据地的地主等旧势力虽然未被完全打倒,但在接连不断的斗争中普遍已遭严重削弱,农民夺取了乡村政权,并建立起对地主的政治优势。这体现了根据地建设( )A、重构了乡村社会 B、积累了执政经验 C、树立了良好形象 D、培养了大批干部
-
18、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发出通电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
19、下图漫画左侧,画的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在商议出卖青岛,画面的右侧,人民群众高举旗帜,正在游行示威。游行队伍的旗帜上写着“罢免曹章陆”。这幅漫画描绘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20、《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可能会出现在本书的内容是( )A、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C、维新变法的政治诉求 D、民主政体的创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