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开始仿造西船,但并未得到清政府支持。洋务运动时期,在“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指导下,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工厂,雇佣洋匠,四十年间共造大小舰船约100艘,总吨位约计65000吨。民国时期,造船业有所发展,新建了一些造船厂,江南造船所为美国建造四艘万吨货轮。抗战时期,沿海的造船企业被日军所占,沦为其军舰维修基地。1945年战争结束到1948年底,新建船舶仅一万多吨,而通过接收和购买两项就达到近百万吨,呈现一片“造船停滞,修船繁忙”的特殊景象。

    ——摘编自王志毅《中国近代造船史》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通过“转让制造”方式引进了苏联军用舰艇制造技术,开启了我国船舶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20世纪60年代,我国船舶工业自力更生,基本形成了包括造船、修船、船舶配套以及船舶科研教育等相对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1977年12月,邓小平提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船舶出口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开启我国船舶工业振兴之路。21世纪之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已经能够建造几乎所有类型民用船舶,30万吨级超级大油船、1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40万吨级矿砂船、10000箱级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了自主设计建造。在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船、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超大型汽车滚装船、10万吨级半潜船、极地船舶等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极大丰富了我国船舶产品种类。

    ——摘编自胡文龙《中国船舶工业70年:历程、成就及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船舶工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推选条件:一是突出原创性;二是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三是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国家

    1776-1825年

    1826-1875年

    1876-1926年

    英国

    43.6

    22.6

    14.0

    美国

    11.7

    24.0

    43.7

    德国(德意志)

    9.8

    21.2

    17.5

    (1)、根据材料,分别将古代典型的一例科技发明创造补充填入表中相应类别。(示例除外)
    (2)、任选表中一项成就,结合材料中至少一个推选条件,说明其入选理由。
  • 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形象的宣传从“盟友”变成了“黑暗”“残酷”的“邪恶帝国”。同样,苏联也利用电影﹑小说等多种形式塑造美国的敌人形象。这一变化是由于(       )
    A、冷战的开始 B、多极化趋势加强 C、联合国成立 D、艺术的不断发展
  • 4、下表为1776—1926年英美德三国重大发明占世界比重(单位:%)变化表。这可以用于说明(     )

    国家

    1776-1825年

    1826-1875年

    1876-1926年

    英国

    43.6

    22.6

    14.0

    美国

    11.7

    24.0

    43.7

    德国(德意志)

    9.8

    21.2

    17.5

    A、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B、欧美各国间工业发展差距日益缩小 C、英德两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加深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5、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第一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原因是(     )
    A、开发长江流域的龙头浦东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兴办4个经济特区
  • 6、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国内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方面支援鞍钢;《人民日报》也连续三天分别介绍鞍钢“三大工程”。这表明当时我国正在(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 7、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国民大革命 D、实业与救国
  • 8、“广州一口通商禁令解除,上海港久被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最集中的体现,是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打破广州一口通商格局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9、乾隆帝曾斥责陕西巡抚用“夷使”字样指代西藏达赖喇嘛使者;又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分布地区、服饰饮食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等集结而成一部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皇清职贡图》。这反映了清代(     )
    A、调整民族关系 B、促进西南开发 C、强化统一观念 D、实行因俗而治
  • 10、下列源自西域的食物传入中原后,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些食物的传入始于(     )

    A、丝绸之路开辟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以后世界史大事记表

    时间

    事件

    1945年

    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9年

    北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

    埃及爆发革命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9年

    古巴人民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1967年

    欧共体成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上述材料中美苏冷战的表现有哪些重大事件?
    (2)、依据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对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2、

    电视剧《觉醒年代》再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反抗政府黑暗统治和殖民压迫,探求救国道路的历史画卷。赏析该剧相关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惊闻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流亡日本的陈独秀毅然回国,在回国的船上,陈独秀对易白沙感叹道:惭愧啊。十多年了,我陈独秀先学康梁,后随中山,致力政治革命。东奔西走,九死一生,光日本就去了五次。结果到现在,不还是一事无成吗?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所说“康梁”、“中山”各指哪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上,两个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二   在和蔡元培谈论近代中国教育时,汪大燮对蔡元培说:当今中国百废待兴,开风气之先的,莫过于陈独秀所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最有吸引力的,也莫过于陈独秀所高擎的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普及科学与民主,根子在教育。你蔡元培,要是能借北大这块儿宝地改革创新,重振我中华民族,就有了依托和希望。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汪大燮口中的“当今中国”处在哪一政府的统治之下?材料中的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在谈到中国的未来时,李大钊动情且豪迈地说:三年前,我在中央公园有过一次演讲,里边有一句话: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那么今天,我也郑重地跟大家说一说我最新的心得,那就是: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而且我坚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李大钊做了哪些努力?在国际新形势下,我们将如何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 13、

    为了巩固王朝统治,自先秦到隋代,历代统治者对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分封制开始瓦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郡的出现比县稍晚,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到东汉时,刺史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 14、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截至2025年4月,中欧班列“中通道”运行路线增至72条,运输交易量不断增加。中欧班列的运行(     )
    A、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B、扩大了中国的外交范围 C、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 D、打通了中欧间运输通道
  • 15、在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某边防营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王焯冉、肖思远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在喀喇昆仑山脉里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也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在缅怀英雄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
    A、促进和威胁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同时存在 B、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首要因素 C、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
  • 16、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该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该学者评价的成就(     )
    A、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 B、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C、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创论” D、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 1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东西方主战场均有打破法西斯、“不可战胜”神话的重要战例,如发生在中国战场的平型关大捷。那么,发生在西方主战场的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
  • 18、南美解放者杯,(CopaLibertadoresdeAmérica)是南美顶级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洲际赛事,南美解放者杯由南美足联组织,杯赛的命名是为了纪念(     )
    A、华盛顿和林肯 B、章西女王和甘地 C、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D、罗斯福和斯大林
  • 19、古代历史上,他们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这一重要角色。材料中的“他们”是(     )
    A、雅利安人 B、阿拉伯人 C、罗马人 D、日本人
  • 20、截至2024年9月19日,我国已发射60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回顾“中国星座”30年建设历程,从无到有,无数科研人员聚力攻关,自主研制成功了一流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可知,北斗系统反映我国科学家(     )
    A、开放合作的精神 B、百折不挠的精神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自主创新的精神
上一页 560 561 562 563 5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