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 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 3、某公司筹拍《义和团》电影中,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是的是(   )
    A、义和团攻入紫竹林租界 B、设立拳厂、神坛,练拳习武 C、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D、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
  • 4、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刊物是(     )
    A、《新青年》 B、《民报》 C、《每周评论》 D、《中外纪闻》
  •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文明的火花

    材料一   下表为某运动期间,部分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

    人物

    主要事迹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鲁迅

    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陈独秀

    认定“只有这(德、赛)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胡适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整理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上人物扫描、正文

    (1)根据材料一归纳该运动倡导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些内容在社会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春的呐喊

    材料二   “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

    ——毛泽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革命的曙光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摘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3)材料三中“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 6、

    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先进的中国人仍然不懈的探寻救国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摘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主张和主要内容。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报纸和法律分别是哪些救亡图存大事件的成果?这些成果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3)陈独秀为洗刷干净国民脑子里反对共和的旧思想兴起了什么运动?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近代中国的相关信息,自定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7、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A

    嘉兴南湖红船

    体现了爱国、进步等五四精神

    B

    省港大罢工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C

    中共二大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庶民的胜利》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A、A B、B C、C D、D
  • 8、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洪秀全 B、左宗棠 C、邓世昌 D、谭嗣同
  • 9、农业稳,天下安。商鞅变法中直接有利于农业建设的措施是(     )

    ①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②鼓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 10、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       )
    A、灵渠 B、长城 C、兵马俑 D、都江堰
  • 11、春秋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是(     )
    A、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B、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 12、古人常以“牛”“耕”取作名、字,反映牛耕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牛耕的使用最早开始于(       )
    A、夏朝 B、秦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 13、西周时期,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青铜冶炼业发达 B、西周社会很腐败 C、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特征 D、西周经济发展不平衡
  • 14、被中华民族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 C、 D、
  • 15、半坡遗址在(     )
    A、陕西西安 B、河南洛阳 C、山东曲阜 D、浙江杭州
  • 16、下列描述符合山顶洞人的是(     )
    A、生活在距今约20万年 B、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经营原始的畜牧业
  • 17、中国是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领先于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下面我们一起回顾祖国的文明成果,完成下列问题。
    (1)、【农业成果】原始农业历史悠久。举两例我国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2)、【青铜工艺】商周时期位于四川广汉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其名称为什么?
    (3)、【古老文字】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
    (4)、【水利兴修】秦国修建的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5)、【改革创新】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改革是什么?
  • 18、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人物是谁?
    (2)、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3)、他在教育上对后世最大影响是什么?他的哪些教育理论体现了这方面的内容?
  • 19、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 20、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尧舜禹时期 B、商周时期 C、先秦时期 D、秦汉时期
上一页 375 376 377 378 3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