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992年版 (1)材料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提倡“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材料二 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的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启蒙运动的中心国家和伏尔泰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哪一文献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的理念?材料三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以知识更新、思想解放为先导和动力。思想解放让人们从旧有观念、陈旧思想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更广的空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创新创造,推动文明发展、社会进步。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16日)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 
                            2、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开展,三国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三国革命的共同结果是( )A、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D、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 
                            3、《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议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据史料记载,查理一世在位期间,扩大了专卖权的范围,连纽扣、别针都纳入专卖的范围,这就使没有专卖权的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失业,价格上涨,工商业受到严重的摧残。据此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4、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以下人物的共同贡献是( ) A、维护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为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作出了贡献 C、造就了罗马帝国的辉煌 D、推动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A、维护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为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作出了贡献 C、造就了罗马帝国的辉煌 D、推动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 
                            5、下图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世卿世禄制 C、元首制 D、封君封臣制 A、分封制 B、世卿世禄制 C、元首制 D、封君封臣制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根据材料一,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北魏统一北方的时间。 (2)、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二,简述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与重点(矛盾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的两项主要措施。 (3)、材料三①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饮食、服装、用具等。 ②十六国北朝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③“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④汉语的使用;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交融的意义。 
- 
                            7、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交流和对话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武帝经营西域的兴趣日浓,逐渐演变成有计划的扩张运动,使汉族突破地理限制而与广大的西方世界产生交流。……自黄河沿岸伸张到河西地域,又推广到西域,数以百万计的移民,逐步开发了这块原属于匈奴与其他沙漠绿洲民族的广大土地。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中原)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西域)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骞通西域”对西汉的重要意义。(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并指出丝绸之路在交流方面具有哪一特征。(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中感悟出哪些“丝路精神”?
- 
                            8、某学习小组开展以“国宝中的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宝档案一】 它是河姆渡人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长18.6厘米、刃宽10.1厘米,现藏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国宝档案二】 司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高133厘米,口长112 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  国宝档案三】 甲骨文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与《史记》所载不尽相同,并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甲骨文反映出商代祭祀分为不同等级,祭祀对象有祖先和诸神,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他神;甲骨文还记载了商王与其他地区的朝聘贡诞之礼、军事联盟之礼、贵族之间的通婚之礼等。 (1)、档案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2)、司母戊鼎具有怎样的地位?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途有哪些?(3)、根据档案三,指出甲骨文反映的商朝的社会状况。
- 
                            9、《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观察下图可知,顾恺之 ( )图中一位贵族妇女在对镜梳妆,左边站立的侍女正为其梳理发髻。画面右边的贵族妇女,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发髻  A、侧重描写平民生活 B、开创了宫廷画流派 C、作品众多流传广泛 D、描摹人物生动传神 A、侧重描写平民生活 B、开创了宫廷画流派 C、作品众多流传广泛 D、描摹人物生动传神
- 
                            10、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确的历法,以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确圆周率。材料突出体现了 ( )A、中国古代科技进步与农业密切相关 B、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C、历法的制定离不开对天体的观察 D、圆周率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
- 
                            11、东晋时期有一名将,曾率军北伐至黄河流域,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少数民族不敢南扰,维护了东晋的安定。“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就是关于他的典故,他是 ( )A、祖逖 B、曹操 C、袁绍 D、苻坚
- 
                            1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对此现象概括准确的一词是 ( )A、多元一体 B、满天星斗 C、错综复杂 D、异彩纷呈
- 
                            13、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匈奴左贤王刘宣与将领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材料中“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 
                            14、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 A、书写载体演变 B、汉代文学艺术发展 C、书法艺术传承 D、汉代政治体制变革 A、书写载体演变 B、汉代文学艺术发展 C、书法艺术传承 D、汉代政治体制变革
- 
                            15、“辖境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初期有三十六国,后增加到五十余国,治所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野云沟附近)。”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机构的辖区范围( )A、御史大夫 B、市舶司 C、西域都护府 D、驻藏大臣
- 
                            16、下图所示为汉朝初年统治者推行的政策。这一举措 ( )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恢复经济并稳定政局 C、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 D、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恢复经济并稳定政局 C、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 D、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 
                            17、小明同学对文物有浓厚的兴趣。下面是他自主学习的笔记,其中与下图文物相对应的文物编号(字母)是( ) 文物编号 出土 描述 A 1938 年, 湖南宁乡 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B 1939 年, 河南安阳 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 C 1976 年, 陕西临潼 器内底铸铭文,记载周武王伐纣重大事件 D 1986年,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形体最大的两件面具之一 A、A B、B C、C D、D
- 
                            18、“卜辞”(占卜及占卜的结果或简单的记事文字)都是当时贞人(占卜者)的手笔,年代从盘庚迁殷到纣之灭,共273年,都是由当时人直接刻写的历史资料。该材料表明甲骨文 ( )A、成熟时间较早 B、记录内容丰富 C、史料价值珍贵 D、出土数量较多
- 
                            19、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下列对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描述正确的是( )A、建于秦朝,规模宏大 B、彻底消除湘江水患 C、因势利导,防洪灌溉 D、遗址毁损,不复相见
- 
                            20、周分为西周和东周,王朝统治约800年。它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能够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是 ( )A、将王权至上发挥到极致 B、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局面 C、依据了“天下共主”的理念 D、直接对地方进行了有效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