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
-
2、1757年,乾隆帝与沿海各省督抚就如何进行海外贸易问题展开讨论,最终乾隆帝决定仅留广州一处通商口岸。这一措施( )A、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B、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D、使中外经济交流进一步密切
-
3、小史同学在学习某一朝代的统治时做了如下笔记。这个朝代是( )
措施:1.废除丞相制度
2.设立三丝,互不统属
3.设立锦衣卫
A、西汉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
4、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多政权分立局面,重建了中国大一统,并使许多前代王朝不曾直接管理的边疆地区直接归属中央政权管辖之下。下列设置的机构符合材料说法的是(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台湾府
-
5、有学者称:“每当人们研究中国文献中科学史或技术史的任何特定问题时,总会发现宋代是主要关键所在。”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司南出现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火药发明 D、雕版印刷术问世
-
6、东晋南朝时期,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地出现了分布地区广泛、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其烧制的青瓷釉色灰青,透明而润泽,洁莹如玉,在当地能大量生产。这反映出( )A、东晋南朝政局稳定 B、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C、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手工业显著发展
-
7、下图是秦始皇颁行的“铜量”“铜权”。迄今为止,在原秦国之外的很多地方均出土过刻有诏文的“铜量” “铜权”。这证实秦始皇统一了( )
A、货币 B、度量衡 C、车辆的宽窄 D、道路的宽窄 -
8、我国先民在万年前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粟和黍,表现出突出的创新性。下列我国先民中,主要种植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居民 C、河姆渡人 D、炎黄部落
-
9、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就其现实作用而言,此次变法是针对性极强的富国强兵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秦国的崛起,打破了七国并立争雄的相对平衡的状态,秦国也逐渐显示出一枝独秀的战略优势,加快了战国时期统一战争的进程。
阅读以上材料,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为观点,结合材料加以论述。(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字数80—100字。)
-
10、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鉴于一些工厂主逃避公民的义务,置劳动者的利益于不顾,抛弃了工厂,致使许多对公众生活非常重要的工作中断,劳动人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巴黎公社于4月17日公布《将逃出巴黎的企业主所遗弃的停工工场移交工人生产协会的法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B、维护了广大工农的利益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
12、一部著作中提到:如果说大革命是一场使法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政治革命的话,那么在此前发生的一场运动则是触及法国人灵魂深处的思想革命。这里所说的“此前发生的一场运动”指的是( )A、垦殖运动 B、第一国际成立 C、启蒙运动 D、美国独立战争
-
13、下表是一位教师关于英国革命的教学板书,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革命序幕拉开
1649年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
1653年克伦威尔实行护国主政体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A、议会重新召开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1649年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C、《权利法案》是革命结束的标志 D、英国革命具有曲折性 -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 )A、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B、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D、提倡以人为本享受现世生活
-
15、西欧庄园以产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材料主要说明(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村民享有平等权利 C、庄园不受教会影响 D、庄园依靠奴隶劳动
-
16、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超过4.1万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死亡、逾9.6万人受伤。公元1世纪,诞生在巴以冲突的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
17、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以下属于历史上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象形文字 C、种姓制度 D、《十二铜表法》
-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圣经》中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城市与王权结盟⋯⋯这样的联盟也促进了王权的加强,促进了西欧各国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封建割据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如果英格兰历史可以作为世界历史的借鉴,那么,“中世纪”不仅不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不是社会发展两峰间的低谷,它恰恰是必不可少的、承前启后的时代。以王权为例,这是一个王权从集中走向分散,又在更高层次上聚合为集中强大的王权的过程,而在后一个层面上即便出现过专制君主,也只可能是有限的专制君主。
材料三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痘草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受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中世纪西欧王权的特点(至少两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时期的英国国王为何“只可能是有限的专制君主”。并分析其对英国近代政体的确立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融合的手段”及“崭新的制度”是指什么,概括“崭新的制度”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马克思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索数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材料二 荷兰是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拥有商船数量超一万艘,仅首都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其技术世界领先。在几乎整个17世纪,荷兰商船遍布全球,出现于世界各地港口进行贸易。当时,荷兰人被形象地称为“海上马车夫”
材料三 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玉米进入亚洲推动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物比较容易生长因而克服了欧、圣、非的农业欠收问题,使很多地区人口快速增长。
——《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四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资本雄厚,又有政府作为后盾,击败了葡萄牙人垄断东方香料贸易。东印度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夺取葡萄牙人控制的摩路加群岛,总部的命令是“如果条约不行,就用武力。”通过暴力和欺诈,东印度公司强占了摩路加群岛和爪哇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是什么? 演出“新的一幕”又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四,归纳荷兰在17世纪能够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有何不同之处。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制度是由地主费族、俗人或僧人,男爵或主持(庄园领主) 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
——美国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租给富裕农民,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应调劳动者取得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材料三 手工工场出现了,租地农场出现了,资本主义从冰封千年的封建土壤中露出了断芽。资本主义的兴起给西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迎来了西方文明的曙光,西欧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
材料四、在漫长的中世纪社会里,由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到16世纪初,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进步。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世纪庄园的特点(2)、分析租地农场和封建庄园的区别(3)、材料三中的“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4)、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