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对比统计图表内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
2、《陈涉世家》记载“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残暴统治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C、修建骊山陵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3、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中“思想大爆炸”体现出这一时期( )A、兼并战争不断 B、制度变革深刻 C、经济发展迅速 D、思想学术繁荣
-
4、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器铸造,那么精神文明的表征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磨制石器的推广 C、甲骨文的应用 D、铁制农具的使用
-
5、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李同学复习夏、商、周三代历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从①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6、《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 C、井田制 D、皇帝制
-
7、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创意让人拍案叫绝,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黄河流域社会生活特征的是( )A、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 C、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D、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
-
8、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D、新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
9、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参加谈判,《大公报》发表了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我们高兴,我们庆慰,我们谨以胜利中国言论界一份子的资格,敬如表些高兴与庆慰之忱。”这反映了当时的人民期盼( )A、和平建国的民族愿望 B、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C、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 D、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10、以下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
图一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图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
A、游牧业比农业发展得更快 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发展 D、中外经济交流加快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上面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100字左右)
-
12、
“某班历史小组开展“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探究性学习。
【婚俗】
材料一 辛亥老人回忆湖南地区的情况时说:“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的了”。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工《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近代婚姻观念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婚俗变革存在的局限性。【传媒】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光绪帝下诏准许官民办报,随着清政府“言禁”、“报禁”的开放,办报出现了高潮,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纷纷以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其思想的武器。
——《中国近代报刊史》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建筑】
材料三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建筑发生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外部因素。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匮之,有田耕,有粮吃,有衣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请谈谈你对“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14、下面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
-
15、1945年8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了《一群女工致毛泽东同志的信》,文中表达了女工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后又陆续刊登了国统区读者写的《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农民的希望》等来信。这说明当时( )A、国统区人民憎恶国民党 B、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C、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 D、共产党掌握舆论主动权
-
16、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表中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原因是( )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掠夺 C、外国列强的棉纱在中国大量倾销 D、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
17、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 )A、成就了袁世凯的皇帝梦 B、使维新变法的思想深入人心 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D、使民主共和在近代中国真正实现
-
18、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始自1872年容闳倡导的留美幼童,1872—1875年清政府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 )
从事行业
外交(海关)
海军(船业)
矿务
电报
人数
32
16
8
18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标志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C、传播民主思想威胁清朝统治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曲折发展。
材料一: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两项重大的成就……军校的创办,是此次国共合作的一项成就,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蒋介石在该校第三期同学录上写道:“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其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哪所学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次国共合作的第二项成就是什么?材料二:共产党是非打不走的,非我们去消灭他,他就要来消灭我们。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建都南京阅兵典礼训话》
(2)对比材料一、二,蒋介石对国共合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材料三: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在这次合作中,国民党拥有200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于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
(3)据材料三,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上的不同及国共两党所领导的两个战场的关系。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及其中共推翻国民党统治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
20、某纪念馆的网址:www.19371213.com.cn。为推断,该纪念馆是( )A、百团大战纪念馆 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一二•九运动纪念馆 D、武汉会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