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甘孜会师
-
2、下列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 )A、北伐战争 B、创办黄埔军校 C、国民政府成立 D、国民党一大召开
-
3、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第一个“天安门”相关的是哪个历史事件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中国成立
-
4、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第一任中央局书记。他是(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
5、据统计自1912~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间,出现了8任大总统,内阁更换46次,先后有29个国务总理。这反映了北洋时期( )A、军阀割据政治动荡 B、民主深入人心 C、思想解放文明开化 D、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
6、孙中山写道:是役也……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役”是指( )A、安庆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萍浏醴起义
-
7、《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变法救国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扶清灭洋
-
8、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
9、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
10、1899年,向英、俄、德等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照会的国家是( )A、荷兰 B、西班牙 C、奥匈帝国 D、美国
-
11、史料分为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下列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手史料的是( )A、《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 D、电影《火烧圆明园》
-
12、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林则徐 D、魏源
-
1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4、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学、历史学为基础,广泛采用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它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的历史,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请回答,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2)、请你从我国古代遗址的发现、出土文物、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四个方面各举一例论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并谈一谈你的感受。(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120字左右) -
15、
诗词是历史的见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1)材料一是作者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所作。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中的“六王毕,四海一”指的是那两个历史事件?“咸阳”位于今天的哪个省?秦朝是哪一年灭亡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材料二中人物项羽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写字母)并说出此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材料三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休养生息后,文景治世兴。”
——《历史纵横·民间歌谣》
(3)材料三中“汉祖”指的是谁?“休养生息后,文景治世兴”指的是什么。材料四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4)材料四反映出东汉末年怎样的情景?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材料五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历史意义。“周郎”指的是谁?他是三国鼎立中哪一国将领?(6)材料五中“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两点即可)(7)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而三国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吗?请说明理由。 -
16、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民族交融成果突出,主要有( )
①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②汉语成为北方通用语言
③在心理上,各族相互认同感加强 ④“胡”“汉”隔阂严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7、“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以上材料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B、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C、改鲜卑姓为汉姓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
18、“梁朝吴筠《咏宝剑诗》: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与诗中内容相关的手工业是( )A、制瓷业 B、冶铸业 C、织布业 D、缫丝业
-
19、420—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南朝政治”时期。其中疆域最广的朝代是( )A、陈朝 B、梁朝 C、齐朝 D、宋朝
-
20、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其都城是今天的(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