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A、夺取汉朝政权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D、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
2、《晋书》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 B、北方人南迁 C、技术先进 D、自然条件优越
-
3、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人性觉醒的时代,是没有思想权威的时代”,是“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呈现出多元性文化特征 B、历史发展进程动荡多变 C、凸显了大一统恢宏局面 D、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
-
4、下列时代特征的表述,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频繁,下列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秋争霸,促进了中原“诸华”“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的交融 B、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C、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东晋 D、公元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出现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十六国”
-
6、“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与“分三国”直接相关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7、“太子年幼继位,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除掉外戚,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 )A、导致宦官权力过大 B、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C、使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D、是郡县制度造成的
-
8、史料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死者过半”。数十载后,则“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发生以上转变的原因是汉初推行(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三公九卿制度 D、盐铁专卖措施
-
9、《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出现“使者相望于道”的情景。该情景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张骞通西域的成功 B、地方设立县制 C、八王之乱 D、北人南迁
-
10、从战国的“百家争鸣”到西汉“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 )A、法家的衰落 B、加强思想控制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注重儒家学说
-
11、西汉初,诸侯实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为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丞相 B、加强吏治 C、建立刺史制度 D、颁布“推恩令”
-
12、西安高窑村曾出土过一件高奴铜石权,在这件铜方升底部刻有秦始皇颁发的诏书,全文是“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该诏书可用来说明( )A、秦文核心地位得以确立 B、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地区文化交流得以实现 D、秦朝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
13、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纸的应用禁锢思想 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
14、中国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是人类携手同行的伟大目标,“一带一路”最早源于( )A、官渡之战 B、北击匈奴 C、海外贸易 D、丝绸之路
-
15、下列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外戚的专权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直接推翻了当朝的反动统治 D、都沉重打击了统治者的统治
-
16、“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西域都护设置”的(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作用
-
17、春秋时期,周王室与郑国矛盾激化,双方兵戎相见,桓王中箭。郑国派人“慰问”,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说明( )A、诸侯争霸激烈 B、王室地位下降 C、分封制已解体 D、商贸纷争严重
-
18、保证利益分配的合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历史上改革就是利益分配的交汇点。下列体现了秦国变法保证农民利益的举措是(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C、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
19、秦兵马俑3号坑被认为是兵马俑的指挥部,但坑内仅有战车一辆,武士俑68个,却没有统帅,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是( )A、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他本人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B、秦朝无军功不受禄,作战自觉主动不需要统帅 C、秦统一六国 D、陈胜、吴广起义
-
20、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兼爱”“非攻” B、“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D、“主张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