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2018年3月23日,美国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在美投资等,挑起中美贸易战。针对美国的这一行为,中国向某国际组织申诉。2022年元月该组织仲裁庭裁决,认定由于美方未履行该组织的生效裁决,中方在货物贸易领域每年可对美实施6.45亿美元的贸易报复。材料中所涉及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盟 D、世界贸易组织
-
2、美国总统已经从特朗普换成了拜登,但中美贸易战至今还在继续。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多次回应:中美贸易战、关税战最终没有赢家。没有赢家的原因是( )A、中美关系进入新时代 B、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
3、近年来,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的一些科技公司。对此,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如果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17.5%,使全球经济损失1.9%。他提出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当今世界的哪一特征?(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世界文化多元化 C、和平与发展是主题 D、世界经济全球化
-
4、当前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历史上与“关税自主权丧失”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
5、2023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促进经济发展,落实民生保障是时代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1952年
1956年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个体经济
71.8
7,1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9
趋于零
材料三: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向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表格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变革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曲线图所示由A到B、由B到C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性决策?并概括这一决策的历史作用。 -
6、中国不断为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航海技术分册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之火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军民始终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主力,从而打破了日本的“北进”计划,遏制和迟滞了日本“南进”的侵略步伐……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死伤三千五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摘编自韩永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战地位研究》
材料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惠及天下民生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一带一路”建设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导向,助力其他国家走上利民、富民道路,将资金投向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切实改善了落后国家民众的生存条件。
——节选自张誉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天下情怀:内涵意蕴、实践路径与价值创新》
(1)、依据所学,写出材料一表述的是哪一重要史事?写出这一史事开始于哪一年?分析该史事对世界作出的贡献。(2)、材料二中,“中国的抗日之火”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例战役证明“中国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3)、材料三中,“开创了惠及天下民生”道路的中国方案是什么?既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又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的中国智慧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7、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关注民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概括材料一中的治国理念,并说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 数字见证不凡历程,彰显民生温度。过去一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过去五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摘编自2023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材料二中政府“彰显民生温度”的措施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问题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一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摘编自唐书音《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根据材料三,分析当时美国面临的困境及具体解决措施。
-
8、农业乃立国之本。“三农”问题不是中国所特有的,其他国家也有过类似经历。实现农业转型、农村进步、农民富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
材料一 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黏谷)、粟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南朝)宋时豫章郡的良田可达一亩二十斛(石)。……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吐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根据材料-,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耕经济取得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江南农耕经济发展的原因。
(2)、【制度改革与社会进步】材料二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也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3)、【土地政策与农业发展】材料三 “民生无小事,被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4次土地政策调整中土地所有权转移到农民手中是哪几次。简析图4中这一创举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
9、下面示意图反映了秦朝、汉高祖时期、文景两帝时期不同的赋税政策及其产生的结果,由此可知( )A、苛捐杂税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B、保障基础民生是政权稳固的关键 C、赋税政策要根据统治的实际调整 D、汉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
-
10、汉文帝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对努力耕田种桑的人给予奖励,将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还免去十三年间全部田租,汉景帝也把服徭役的年龄推迟。这反映了汉文帝和汉景帝( )A、加强思想控制 B、重视整顿吏治 C、注重改善民生 D、提倡勤俭治国
-
11、下表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人物
主张
孟子
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墨子
民,生为甚欲,死为甚憎。所欲不得,而所憎屡至
A、“兼爱”“非攻” B、和谐共生 C、崇德尚贤 D、关注民生 -
12、“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2025年全国“两会” 涉及的制度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3、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某学生作了如下的图示,请你给他拟定最恰当的标题( )A、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名称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2)、材料二中图三、图四所示的是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两项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项,简述其入选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五、图六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传统节日?你怎么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礼记·月令》记载了周天子一年四季的礼仪活动。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的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佩戴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郎织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节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家团聚。
——摘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西方节日更注重人的概念,并且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复活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复活,大家制作节日彩蛋,进行喜剧表演;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万圣节大家挂南瓜灯、举行化妆舞会。当然,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历史不如中国漫长。
——摘编自宋义《中西方节日文化异同》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2)、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谈一谈此事的意义,以及今天我们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节日。 -
16、近期,两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而成的文创作品引发热烈反响,二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值得我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哪吒之魔童闹海》使我们意识到,中华文化拥有丰厚的思想资源。可爱的结界兽(创作灵感来自三星堆文明遗址)深受观众喜爱,将人们带回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摘编自《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青铜时代”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请举出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件典型青铜器。
(2)、材料二:《黑神话·悟空》章节
所参照的经典原著《?》章回
第一回“火照黑云”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回“风起黄昏”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黑神话·悟空》部分构思来源于哪一时期的哪部小说?这部小说以哪位历史人物的西行事迹为原型创作而成?
②《哪吒之魔童闹海》和《黑神话·悟空》两部作品的内核是追求“平等、公正”的抗争精神,紧密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秦末哪一场起义同样体现了这种抗争精神?这场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摘自《黑神话·悟空》主创冯骥接受新华社采访
永远都要倾其所有去付出。山高路远,一起攀登!
——摘编自《哪吒》导演饺子接受《大众日报》采访
两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漫长而艰辛,但创作者最终克服万难,交出满意的答卷。根据材料三,结合自身的中考备考心路历程,谈一谈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
-
17、九年级某班学生在“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主题学习中,分别从科技创新、外交智慧和文化传承三个维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与创新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书写文明的革新引擎】
东汉时期书写材料以竹简、木牍和昂贵的帛为主,难以满足文化传播需求。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改进了造纸工艺。蔡伦的改进使纸张成为廉价、轻便的书写载体,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科技与教育的革命性发展。
【外交破冰的共赢指南】
中国作为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部分国家对中国存在意识形态偏见,在发言中攻击共产主义,指责中国为“新殖民主义”,企图将会议引向意识形态对抗。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化解矛盾、推动会议成功的关键。其精神与实践至今仍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民族文化的觉醒之路】
《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中通过哪吒的法宝、传统乐器的配乐和人物的造型,融合了道教壁画、京剧程式与数字技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码。电影的叙事结构将哪吒的逆天反抗精神置于宿命与人性困厄之中,弱化父子矛盾,强化亲情、友情和师徒情,展现出当代动画电影对传统神话的创新演绎。
(1)、问题一:文明基因解码根据材料,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创新维度
核心价值
创新实践案例
历史影响关键词
器物革新
实用性与普惠性
蔡伦改进造纸术
知识传播革命
制度创新
包容性秩序构建
①
国际合作范式转换
②
文化主体性重构
哪吒电影创作
文化符号全球化传播
(2)、问题二:创新路径探析根据材料,任选一项创新实践案例,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说明其历史价值。
-
18、2025年央视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首次采用“5G-A4K浅压缩无线直播”技术,将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完美交融,为全球观众献上了一场推陈出新的视听盛宴。这主要体现的是( )A、生态与人口问题给人类带来挑战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19、下图分别为1955~1966年拍摄的动画片《大闹天宫》、《金色的海螺》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政策宣传 B、探索文艺民族化道路的趋势 C、摆脱了外来艺术形式的影响 D、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
20、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下表信息反映了中医学( )
时期
人物/著作
贡献
战国时期
扁鹊
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战国至西汉
《黄帝内经》
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东汉末年
张仲景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成果丰硕,守正创新 B、实验为主,技术先进 C、中西结合,影响深远 D、着眼著书,传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