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在持续采取外交迷惑、战术欺骗、隐蔽逼近等措施的基础上,以迅速而突然的猛烈攻击行动,实施了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军事冒险行动。此举( )A、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B、是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扭转了战争形势
-
2、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3、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情况“发生多么大的变化”“《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兼具科学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B、动员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C、立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变化 D、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
4、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各州很团结为国家服务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地方权力过大导致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
5、17世纪初,英国驻威尼斯大使注意到:威尼斯曾称霸于东方贸易,但如今却毫无竞争力;曾经有无数艘千吨级的大船来回运载货物,但如今却连“一艘都看不见”。威尼斯“毫无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于( )A、造船技术落后于东方 B、东西方商贸往来断绝 C、英国工业革命顺利开展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6、据考证,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这些史实能够说明( )A、不同文明之间是有联系的 B、亚非文明相互传播 C、环境影响文明交往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
7、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中国也面临着苏联的武力威胁,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建立了外交关系。据此可知( )A、国际形势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发展 B、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 C、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完全消失 D、我国一直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8、广东深圳,昔日小渔村,如今大都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10;浙江义乌,汇聚全球210万种商品,日均2800万个快递从这里飞向世界各地;新疆阿拉山口,中欧班列线路累计超120条,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向中亚、欧洲市场。这些故事呈现了( )A、经济特区相继建立 B、城市改革深入展开 C、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D、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
9、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民经济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于零。这说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C、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摧毁 D、我国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
10、抗美援朝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尊严,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其他国家都充分尊重中国的议题和发言。这表明抗美援朝(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推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C、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孤立 D、推动了国内的经济建设
-
11、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B、全国各地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C、争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 D、迎接人民解放战争最后的胜利
-
12、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与民众联合,苦战了三个半月,与敌军交战1824次,毙、伤、俘日伪军共计44535人,2993个日伪据点被拔掉……474公里长的铁路和1500多公里长的公路被破坏。这次战役(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13、“这个消息传到中国以后,使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燃起了仇日的怒火,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三千余人举行大示威游行,……六月三日,上海各校学生遂宣告罢课,各地学生先后响应。”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
14、甲午战前,外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不过二、三亿美元。甲午战后,投资总额不断增长,1902年达15亿美元。1914年增至22亿美元,比战前提高9倍之多。1841~1894年间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共计142家,1895~1914年间,设厂就增至322家。据此判断,当时( )A、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
15、1885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设立黄埔船局,先后建造“广元”“广戊”等浅水炮艇,并进口德国设备组装鱼雷艇。至1891年,该局生产能力和技艺水平居广东之首。这可用于说明洋务运动(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一定程度实现军事的自强 C、开启政治制度改革的探索 D、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
16、1844年,经由上海出口的货物折合白银139万两,到1853年增至1539万,至1862年已达4757万两,出口货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0%左右。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边疆危机的缓解
-
17、《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材料反映了( )A、宋朝时政治统治加强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民族交流加强 D、宋朝时重视经济发展
-
18、考古发现,埃及、伊朗、朝鲜、日本等地都有唐三彩的遗存;陕西唐墓出土了阿拉伯金币、黑人陶俑、古罗马风格的金碗等文物遗存。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A、朝贡贸易发达 B、制瓷技术高超 C、中外交流广泛 D、文化影响力大
-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而唐朝则是“缙绅虽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这反映了( )A、士族阶层的崛起 B、选官制度的变迁 C、君主专制的弱化 D、腐败现象的根除
-
20、“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实施( )A、焚书坑儒,尊崇法家 B、黄老学说,无为而治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百家争鸣,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