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明朝郑和船队到达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船队上的医官会给当地人看诊并介绍中医技术,船队上的稳婆(接生婆)也会向落后地区的当地妇女介绍接生技术,这体现了郑和船队( )A、提升了明朝的科技文化 B、促进了亚非的交往交流 C、保持中外友好交往 D、是航海史上的壮举
-
2、九年级(1)班同学以“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为主题,制作了如下相关知识图谱。
项目
发展演变
路线范围
陆、海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欧、亚、非三大洲→欧、亚、非、美全球航路
交通工具
动力:自然力→机械力
工具:骆驼、帆船→蒸汽轮船、火车
重要人物
中国:张骞、郑和等
世界:哥伦布、麦哲伦等
贸易往来
综合上表中的信息,对历史上水陆交通发展带来的共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密切了各地经济文化联系 B、促进了人口向非洲的迁移 C、实现了全球经济共同繁荣 D、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 -
3、下图为《明朝形势图》,据图可知( )A、长城成为明朝与鞑靼的政权部族界 B、中国的现代版图在明朝已完全形成 C、汉族、蒙古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同时并存 D、南海诸岛、小琉球等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
4、下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
(田地);
(“耒”的象形。耒:翻土工具)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
5、我国古代先民非常注重兴修水利。阅读下面图文信息,可知这两项工程都( )
都江堰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而成,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隋朝大运河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A、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完成 B、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C、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6、下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 )A、随县手工业领先世界 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西周贵族生活奢侈腐化 D、战国青铜铸造工业高超
-
7、在江苏、湖南等地的春秋时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些人工冶炼的生产工具。它们是1 146℃以上高温冶炼的产物,其冶炼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这类工具的出现表明( )A、我国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B、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七国之间兼并战争激烈 D、变法推动分封制的瓦解
-
8、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在扩建自己的都城,如鲁都曲阜、秦都雍城,其规模不小于周王都洛阳,这体现了( )A、王室衰微 B、政权林立 C、沉迷享乐 D、政治腐败
-
9、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A、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D、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
10、《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据此推测,下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 ( )A、最高祭祀权的代表 B、高级生产工具 C、军事统帅权的象征 D、诸侯国的徽标
-
11、下图为西周时期师寰簋的铭文。该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令师寰率领王室军队和齐、莱等国军队,成功平定淮夷叛乱的史事。该铭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武王伐纣 B、分封制 C、诸侯争霸 D、郡县制
-
12、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遗址
玉钺
玉琮
龙首玉环
石峡遗址
良渚遗址
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南北经济差距明显 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
13、距今约5300—4200年的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水利工程,其中灌溉与蓄水,生活用水等设施一应俱全,了解以上信息要依靠( )A、化石遗存 B、神话传说 C、文字材料 D、考古发现
-
14、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 B、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
-
15、下图是 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
16、从下列两幅形势图中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二次革命形势图
护国战争形势图A、革命运动都从南到北席卷全国 B、革命中宣布独立的省区完全相同 C、两次斗争都反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展开不懈斗争 -
17、下图是1912年四川军政府铸造的银币,银币背面上方铸“中华民国元年”,中间铸刻的篆书“汉”字取代了惯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皇权的蟠龙图案。这一变化可以佐证辛亥革命 ( )A、追求民主共和 B、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C、废除科举制度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18、观察下表,可推知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 )
建厂时间
厂名
建厂官员
主要产品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小火炮、炸弹
1865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曾国藩
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
1890年
汉阳枪炮厂
张之洞
来福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
A、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B、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 C、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
19、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
照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漫画:《慈禧与光绪》
地图:《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书籍:《狂人日记》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国民大革命 D、实业与救国 -
20、某历史教师复习教学时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先后做了如下设计,此教学内容涉及的调整旨在 ( )A、更凸显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更突出历史事件的时序性 C、更揭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D、更关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