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推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B、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2、A-G是初中化学第一至四单元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D常温下均为液体;B、F均为黑色固体:C、G均为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用化学用语回答)A、D、E、C。(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水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实验是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可吸收水分从而干燥气体)的仪器c,并在导管口d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1)、图甲中玻璃管b和玻璃管a得到气体的体积比为;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d处;烧杯底部有。(3)、写出实验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4)、由以上探究可以得到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5)、通过实验乙,可以得出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保持这种性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
4、
I.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性质检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该装置还需做的改进是___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仪器,将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看到________,则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收集一瓶氧气并进行铁燃烧实验,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由此得出能够支持燃烧。
II.自制简易制氧机
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台简易家庭“制氧机”,如图所示:
(4)该“制氧机”选择________来制取氧气更合适。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5)氧气能从甲瓶中逸出,是因为氧气________。
-
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或根据要求写出符号。(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氢原子;
②5个钠离子;
③8个水分子;
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是。
(2)、说出数字“2”的含义①中的数字“2”表示:;
②中的数字“2”表示。
-
6、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C、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 D、可用木炭替代红磷
-
7、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绿色出行,减少排放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合理用餐、杜绝浪费 D、焚烧垃圾,节约用地
-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进行太空授课,课堂上演示了球形火焰和水光球实验。水光球学实验使用了“人造空气”,“人造空气”中O2、N2、C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1%、78%、0.7%,吸入浓度过高的氧气容易引起氧中毒。
(1)、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可作航天燃料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2)、在航天员演示的实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B、乒乓球拍击打“水球” C、大小钢球发生碰撞 D、陀螺旋转带动宇航员旋转 -
9、为了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我国科学家用纳米镍粒子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合成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2O2 B、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22∶1
-
10、
兴趣小组利用某种脱氧剂开展项目式探究。
I.成分初探:
(1)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①取样,用磁铁吸引
样品中有黑色固体被吸引
脱氧剂中含有铁单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取被磁铁吸出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固体逐渐减少, , 溶液变成浅绿色
③取被磁铁吸出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固体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Ⅱ.原理揭秘:
【查阅资料】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
室温下,利用铁粉和10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下表),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实验编号
铁粉
活性炭
氯化钠
①
5
0
1
②
5
0.75
0
③
5
0.75
1
④
5
1.5
1
⑤
5
a
2
(2)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钠的用量对脱氧速率的影响,则。
(3)实验的目的是。
(4)结合表中数据及图1、图2所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活性炭、氯化钠用量越(填“多”或“少”),脱氧速率越快。
Ⅲ.效果检验:
(5)利用一个软塑料瓶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若观察到现象,说明该脱氧剂有脱氧效果。
-
11、下列常见的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 B、消毒酒精 C、生理盐水 D、葡萄糖注射液
-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13、工业上用12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吨?(1)、该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吨;(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3)、列式计算生产的生铁质量(需有完整解答过程)。
-
14、
伍角硬币的材质由“钢芯镀铜”合金改为“钢芯镀镍”合金。某兴趣小组对硬币中的铁、铜和镍(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
【活动性强弱】
(1)猜想①:;猜想②:________;
猜想③:。
【验证猜想】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把打磨过的镍片放入稀硫酸中
有气泡产生
镍片先打磨的原因是________,猜想________不正确。镍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显价的硫酸镍,写出硫酸镍的化学式________。
(2)把镍片浸入________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①不正确,猜想②正确
【拓展延伸】
(3)探究实验后,小组同学又用铜片、硫酸镍溶液和________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用反思】
(4)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抗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讨论交流】
(5)实验结束,同学们积极性未减,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又做了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请你帮助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滤渣中含有两种或三种固体 B. 滤渣中一定不含锌,一定含有铜和银 C. 滤液中一定含 , 一定不含和 D. 滤液中一定含 , 可能含和 -
15、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和 , 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取铝实验测定铝土矿中的含量:(1)、通过该流程图的信息,可得出的性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A、难溶于水的固体 B、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与氧气反应(2)、操作Ⅱ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3)、写出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计算该兴趣小组所选铝土矿中的质量分数。
-
16、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诉说着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①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炼钢”,该过程中,生铁的含碳量(填“升高”或“降低”)。
②青铜是由铜、锡熔合制成,相比于纯铜的质地柔软,青铜的硬度(填“更大”或“不变”或“变小”,而更广泛的应用于农具和兵器的生产中。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热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科技助力文物发掘,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14,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填“改变”或“不变”)。
④发掘的某些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是因为氮气。
(2)、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锈蚀物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无害锈是一层致密薄膜,如铜绿;有害锈含氯,可加快青铜器锈蚀。锈层成分如图所示。有害锈的主要成分中的的化合价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和粉状锈均是有害锈 B.形成铜绿的过程中有参与,与无关
C.青铜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未变化 D.保护青铜器最重要的是防氯
-
17、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1)、发展“风光储氢”(即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风光储氢”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它的优点是(请任写一个)。(2)、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汽车行驶时,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3)、关于“碳中和”,我国科学家充分发挥聪明智慧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油脂: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写出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碳中和”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填字母)。
A.大力植树造林 B.可以采取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措施
C.开发氢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4)、2023年,我国第一口位于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在珠江口盆地开钻。该“回注井”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后,慢慢溶解在地层水中,进而与岩石(主要成分为)反应生成一种碳酸氢盐矿物,请写该碳酸氢盐的化学式(填化学式)。 -
18、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请回答下列关于水的问题。(1)、在自来水净化中,常用明矾作混凝剂,其作用是使悬浮杂质从水中(填“吸附”“沉降”“过滤”“蒸馏”)出来。(2)、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性杂质,过滤时会使用玻璃棒,它的作用是。(3)、如图,用净化的水探究“水的组成”。
①图甲实验证明氢气具有性。(选填“可燃”或“助燃”)
②按图乙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b、c管中剩余液面的高低顺序为(填序号,由高到低排列)。
③关于上述两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图甲实验利用“合成”的思想证明水的组成
B.图乙a管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
C.两实验均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19、请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 ②金刚石 ③氖气 ④活性炭 ⑤钛合金
(1)、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2)、常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3)、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常用作电光源的是。(5)、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
20、用化学用语填空。(1)、氧气;(2)、氢元素;(3)、钾离子;(4)、五氧化二磷分子;(5)、3个硫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