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描述与化学用语对应正确的是A、硫酸钾: B、2个氮原子: C、两个硝酸根离子: D、中Fe的化合价:
-
2、化学的发展是无数化学家努力而来,下列化学史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道尔顿首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C、徐光宪在稀土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他们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2)、【假设猜想】
猜想一:只有
猜想二:有和
猜想三:有和
猜想四:有、和
其中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3)、【实验探究】同学们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中一定没有。
(4)、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溶液、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
溶液中有
溶液中有
(5)、【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
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6)、【拓展应用】③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后的废液不能直接排放,理由是(写一点)。
④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从废液中得到固体(资料:难分解、难挥发),该实验方案:(合理即可)。
-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应选择图中的(填字母)装置,该反应还需要对该发生装置作出的改进是。(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用D作为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 若用E装置收集CO2应从(填“①”或“②”)通入。(3)、S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因此火力发电厂常使用石灰石(如图1)进行燃煤烟气脱硫,产生的硫酸钙可用于建筑材料。
①“吸收塔”(图1)内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的方式,含SO2烟气从吸收塔底部鼓入,石灰石浆液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
②“吸收塔”反应:2CaCO3+2SO2+O2=2CaSO4+2CO2 , 部分物质质量变化如图2。
i.代表CaSO4的质量变化曲线是(填“a”或“b”)。
ii.t1时,硫酸钙的质量m为g。
-
5、海水含有丰富资源,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I. 海水淡化
(1)、蒸馏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2)、图1是“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该技术采用对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其他微观粒子很难透过。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相似。加压后,半透膜上方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增大”或“减小”)。(3)、Ⅱ. 海水晒盐用海水晒盐的大致过程如图2所示。
在蒸发池中水蒸发所需能量主要为风能和 ,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一定是NaCl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晒盐时不能将水全部蒸干,目的是使卤水中的NaCl大量析出,而其他盐类基本不析出。20℃海水中主要盐类及其溶质的质量分数
盐类
NaCl
MgCl2
MgSO4
质量分数
2.696%
0.328%
0.210%
①请结合图表分析其他盐类不析出的原因。
②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填标号)。
A. 蒸馏水 B. 饱和NaCl溶液 C. 饱和BaCl2溶液
(5)、步骤①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取烧碱,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6)、步骤②为了使海水中含量较低的镁元素富集,从经济角度考虑,常选用的沉淀剂为。(7)、步骤③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步骤④电解熔融MgCl2可产生镁和氯气,理论上电解100 g MgCl2可制备金属镁的质量为(结果保留整数)g。 -
6、CO2作为一种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Ⅰ、植物气肥
(1)、在蔬菜大棚内增大CO2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 , 促进生长。(2)、Ⅱ、生产化肥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
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 , X的化学式是。
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 NH3+CO2+H2O=NH4HCO3 。该反应需在较(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
(3)、理论上,相同质量的分别生产和 , 消耗的质量比为。(4)、Ⅲ、催化重整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如图1:
阶段Ⅱ的物质转化如图2所示。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①推测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甲醇甲醛(填“>”,“<”或“=”)。
②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填“需要”或“不需要”)补充H2O2。
-
7、从古至今,钢铁及其铁的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1)、《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胆矾为CuSO4晶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2)、碳酸亚铁 (FeCO3)可作补血剂,与胃酸反应生成 (写化学式) 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3)、近年来,零价铁 (ZVI) 作为一种廉价高效的处理剂已经受到了水处理行业的广泛关注。纳米零价铁(nZVI) 除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性能优越, nZVI 用于去除废水中金属离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分三 种途径(如图所示),第一类是吸附捕捉,第二类是吸附捕捉再慢慢反应,第三类是直接反应。
结合图分析,Zn2+属于第 (填“一”“二”或“三”)类;若Cd2+属于第一类,则金属Cd 比金属Ag 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 “弱”或“接近”);
(4)、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煅烧温度及pH 对纳米铁除磷的影响如图所示。处理效果好应选择的条件是:℃、 (填“酸性”或“碱性”)。 -
8、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
立春: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
(1)、在乙酸苯甲酯(C9H10O2)分子中,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雨水属于混合物,某兴趣小组要准确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3)、雨水可通过一系列净化操作,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____(填字母序号)。A、酸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B、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过滤可以除去可溶性杂质小满: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4)、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草木灰是农民常用的一种化肥,其主要成分为K2CO3 ,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K2CO3属于。白露: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前后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5)、茶树适宜生长在pH约4.5~6.5的土壤中,该土壤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
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图1中气球变大,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 B、图2实验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图3实验证明铜生锈与、和有关 D、图4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推出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科学思维:Al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AlCl3 , 所以 Fe 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FeCl3 C、科学探究与实践:向某物质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 D、科学态度与责任:“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就是不使用含碳的物质
-
11、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约占空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E与碱反应得到的生成物可代表的点是F C、E点对应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
12、《天工开物》中记载烧制青砖时“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克 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塞住砖窑的通气孔,窑内柴火会较快熄灭,是由于缺少可燃物
-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
点燃
B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
C
鉴别真金和假冒黄金(铜锌合金)
分别取样放入稀盐酸中看是否有变化
D
区分蚕丝、棉花和合成纤维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
1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酸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溶液中都存在酸根离子 D、6000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一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
15、《神农本草经》中有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的记载。中药麻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有关麻黄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B、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 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麻黄碱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3
-
1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酒精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医疗急救;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工业炼铁;⑤金属铜用来作导线;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⑦氮气用来制造硝酸和氮肥
A、①②④⑤⑦ B、③⑤⑦ C、①②④⑥⑦ D、①④⑤⑥⑦ -
17、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天然气、石灰石 B、金属单质:汞、钢 C、混合物:空气、水银 D、氧化物: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
18、临近体育中考,小伊妈妈做的营养午餐有:牛肉、红烧肉、鲫鱼汤、青菜、米饭,该午餐中鲫鱼汤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盐 D、糖类
-
19、物质的合理使用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氨气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1)、氨气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2)、氨气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工业上用氨气处理含有(质量分数为0.73%)的酸性废水 , 反应原理为。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列实验对单质铜的性质进行探究。(1)、实验1:将纯铜片和黄铜(铜锌合金)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黄铜具有比纯铜更(填“大”或“小”)的硬度。(2)、实验2: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3)、实验3:可观察到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将一小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表面变黑。
【猜想】
猜想1: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黑烟附着在铜片上。
猜想2: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铜片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
实验①:用洁净的干布擦一擦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黑色物质不易被擦去;将铜片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片刻,铜片也变黑。
实验②: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并塞上橡胶塞,再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直至铜片变黑。再将酒精灯移至铜片的另一端加热片刻,铜片不再变黑。
【解释与结论】
上述实验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与迁移】
如果用真空泵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或用氮气充满装有铜片的试管,然后加热,铜片(“会”或“不会”)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