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科普阅读】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进展的道路上,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材料一 我国已成功实现在空间站中氧气和水等物质的“自产自销”。通过收集航天员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水汽,通过反渗透膜净化处理,再生为饮用水,使得空间站水资源的利用率达。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实现氧气和水的再生(如图),该系统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以上。
材料二 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其推进剂曾广泛使用液氢和液氧,目前二者被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两种常温液体取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站中,实现氧气和水再生所需的电能来自(写能源名称),电解水产生氧气的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极(填“正”或“负”)相连。(2)、空间站中,将人体呼出的气体转化为水的化学方程为。(3)、反渗透膜的净化方式与实验室中的操作原理相似。(4)、使用液氢和液氧的火箭腾空时常出现白雾,其原因是。(5)、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反应可表示为的化学式为。此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2、古代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黏土敷成外范,烧成陶模,烧制过程蜂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高温青铜液,便铸成器物。(1)、上述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步骤是____(填标号)。A、蜂蜡成模 B、黏土烧陶 C、浇灌成器(2)、青铜器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青铜为铝与锡的合金,青铜的熔点(填“高于”或“低于”)纯铜的熔点。(4)、古代火法炼铜中,氧化铜与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铜与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铜锈赋予青铜器历史感。铜锈主要有和 , 考古界根据铜锈是否会加速铜的锈蚀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其作用示意图如下:
据图可知具有(填“致密”或“疏松”)结构,因此属于(填“有害锈”或“无害锈”)。
-
3、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研究。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实验装置和测定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B、60s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C、溶液中数量不断增加 D、可以用硝酸银验证M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
5、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以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其中第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 B、反应中乙和丁的粒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后的质量不相等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6、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将废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
回收利用废弃物,保护环境
B
家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离氧气可以灭火
C
用铝合金制成门窗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反应
D
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A、A B、B C、C D、D -
7、我国是中药大国,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地黄具有消热凉血的功效,它的主要成分是梓醇(),下列关于梓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个元素组成 B、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
8、拧开碳酸饮料的盖子,会有气体冒出,小深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碳酸饮料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碳酸饮料放出的气体
实验室使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该气体
实险室收集该气体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口验满
A、A B、B C、C D、D -
9、下列关于钛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8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与氦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D、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钛离子
-
10、松花蛋(又称皮蛋)是以鸭蛋为原料,用食盐、纯碱、生石灰加水调制成的黄泥包裹腌制而成,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食品,具有独特风味,能促进食欲,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运输储存生石灰的包装上张贴的标识为( )
A
B
C
D
A、A B、B C、C D、D(2)、使用的纯碱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3)、下列制作松花蛋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 B、在调制黄泥的过程中应戴上手套 C、往松花蛋的浸出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食盐常用作调味剂 -
1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惊蛰——雨水增多,酸性的雨为酸雨 B、大寒——大雪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C、霜降——凝露成霜,露和霜是不同的物质 D、夏至——春播追肥,属于氮肥
-
12、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铁离子: B、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C、2个氢原子: D、氩气:
-
13、化学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是将棉手帕放入60%的酒精中完全浸湿,用坩埚钳夹住棉手帕一端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发现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所以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所以不能燃烧 C、棉手帕被酒精完全浸湿后其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棉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B、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D、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15、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的主要贡献是( )A、主持测定铟、铱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B、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C、合成人工牛胰岛素 D、发现铈、锗等元素
-
16、垃圾分类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活垃圾处理一般有如图1的四种方式,其中某工业的废渣[含]能用于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烟气(含),践行绿色理念。(1)、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好处是(写一点)。下列生活垃圾中可用于焚烧发电的是(填字母)。
a.剩饭剩菜 b.易拉罐 c.一次性竹筷子 d.过期药物
(2)、处理烟气所用的工业废渣中[填“”或“”]与其中的HCl发生中和反应。(3)、若烟气中含有0.32吨二氧化硫,吸收这些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多少克氢氧化钙?(请写出计算过程)(4)、项目小组模拟研究不同烟气流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查阅资料得到时气体流速分别为时吸收剂对的脱硫效率如图2所示。请分析随着气体流速增加,脱硫效果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
17、我国钼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钼(Mo)在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制备的流程如图1所示。(1)、辉钼矿主要成分是 , 已知S元素化合价为-2,则Mo的化合价为。(2)、在焙烧炉前为使反应更充分,应对辉钼矿处理。炉内主要反应为的化学式为 , 若把废气用碱性溶液吸收,可防止的产生。(3)、反应器1中浓氨水可以与粗产品反应产生废渣和钼酸铵溶液,采取(填操作名称)实现两者的分离。(4)、反应器2中,Y的名称是氯化铵,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5)、反应器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图2是两种工艺中氢气流量对钼转化情况的图示,请分析利用短流程工艺还原钼,在钼转化率最高时,7.2吨精制 , 能制得钼的质量为。
-
18、【科学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某兴趣小组利用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一起探究: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电子天平数据(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则该反应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剖析异常现象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铁丝表面有小气泡,对此异常现象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硫酸铜溶液呈酸性;②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硫酸亚铁会与氧气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产生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铁与酸性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探究一】探究硫酸铜溶液酸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小组同学利用打磨光亮的铁丝与硫酸铜溶液进行探究:
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硫酸铜溶液
变为浅绿色
有无红色固体
有无气泡
硫酸铜冷溶液()
较慢
有
无
硫酸铜热溶液(40)
较快
有
无
硫酸铜冷溶液()
较慢
有
无
硫酸铜热溶液()
较快
有
有
i.由上表推测硫酸铜溶液酸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探究二】探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强弱变化及其原因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冷溶液中,用pH传感器检测溶液pH变化(如图1),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检测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
ii.由图1和图2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酸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其原因是。
【探究三】验证探究二中溶液pH变化的原因
改用煮沸后蒸馏水配制热的硫酸铜冷溶液,放入光亮的铁丝,用pH传感器测密闭容器中溶液pH变化(如图3)。
iii.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由图3可知,探究二中溶液pH变化的原因:(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与结论】
iv.依据上述三个探究实验,兴趣小组向化学老师建议课堂演示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是。
-
19、【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1)、制取
i.仪器a的名称是。
ii.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装置(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能与NaOH反应i.
序号
操作
现象
性质
操作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时,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操作2
取操作1后液体于另一试管中,加入X溶液
X为时,现象为
ii.依据的性质,推理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3)、跨学科实践:测定保持通风与门窗紧闭的教室中的含量【方案】利用传感器测定教室中三种环境的的含量。
【实验记录】
测试环境
保持通风的空教室
保持通风的刚下课的教室
门窗紧闭的刚下课的教室
传感器数据
300ppm
400ppm
2700ppm
【得出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门窗紧闭的教室内的含量最高,原因是。
【建议】为降低教室中的含量,建议(填写具体做法)。(写一点)
-
20、【科普阅读】
氨气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生产氨气的常用方法如表所示。电催化氮气法所需的电能由可再生能源获得,该法可用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因部分与反应而失效;但在一定温度下可再生,如图所示。
合成氨方法
哈伯-博施法
电催化氮气法
原料
氮气、氢气
氮气、水
条件
高温(400~500)
高压(150~250atm)
催化剂
常温
常压
催化剂
生产规模
工业化
小规模
依据全文,回答问题。
(1)、合成氨所需的 , 可从中分离获取。写出哈伯-博施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电催化氮气法合成氨的反应原理是。i.以下能为电催化法获得电能的能源是 ▲ 。(多选,填字母)
a.煤 b.风能 c.石油 d.太阳能
ii.作为催化剂,失效前后Fe元素的质量分数 ▲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实现再生时,可利用电催化氮气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把 ▲ 氧化为。
(3)、电催化氮气法与哈伯-博施法相比,更具前景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