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是隐形战机、超导、核工业等高精尖领域必备的原料,提炼和加工难度极大,珍贵稀少。1972年我国就实现了镨和钕的分离,打破当时世界纪录。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拥有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请完成下面小题。
    (1)、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并称为我国“稀土之父”的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闵恩泽 C、张青莲 D、侯德榜
    (2)、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镨为金属元素 B、镨是第59号元素 C、镨原子的中子数为59 D、镨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 B、酒精灯 C、长颈漏斗 D、集气瓶
  • 3、下列符合可以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N2 B、2N2 C、2N D、N2O
  • 4、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活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 B、焚烧垃圾 C、限放鞭炮 D、共享单车
  • 5、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焊锡 B、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 C、稀有气体 D、冰水混合物
  • 6、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两个氯原子;Cl2 B、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 C、铝:Al D、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Mn+7O4
  • 7、含锌废渣和各种锌矿(如菱锌矿)都有着重要的用途,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的流程如图:

    (1)、溶解后所得混合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溶解时生成亚铁盐的反应方程式为
    (2)、物质X是 , 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流程中获得ZnSO47H2O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低温烘干。
    (4)、除铁过程中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FeOH3分解为氧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除铁过程中,温度、pH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为宜,pH应控制在为宜。

  • 8、

    洁厕剂是如何清除垢状物,如何合理使用洁厕剂,从哪些方面了解它?

    【查阅资料】

    a.垢状物主要成分为难溶性碳酸盐及铁锈,难溶于水,能溶于酸;

    b.洁厕剂中常加入无机酸。

    活动1:洁厕剂的无机酸可能是盐酸、硫酸中的一种或两种,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洁厕剂中有什么酸?

    【作出猜想】

    (1)猜想1:盐酸             

    猜想2:硫酸             

    猜想3:

    【实验探究】

    (2)取少量稀释后的洁厕剂分别加入到A、B、C试管中

    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加入打磨过的铁钉

    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酸为盐酸

    2

    向B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3

    向C中先滴加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活动2:可通过洁厕剂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CO2来测定酸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

    (3)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前后都要通氮气,反应后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

    (5)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可测定(填字母)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来确定产生CO2的质量,若无D装置可能导致测定的结果偏(填“大”或“小”)。

    (6)针对该洁厕剂,你觉得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可用洁厕剂去除铁锈                                               b.打开后可能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c.有一定的腐蚀性                                                     d.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9、实验室制氧气

    (1)、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实验室制取O2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如装置C所示,点燃沾有酒精的棉条,将其缓慢放入集满CO2的烧杯中,看到棉条上的火焰熄灭,再将其提起,棉条由上到下复燃。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电解水制氧气

    设计并制作电解水简易装置,如装置D所示,将铅笔芯作为电极,接通电源后,水中的两支铅笔芯电极附近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光合作用制氧气

    向装置E的水中通入适量CO2 , 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草表面有气泡产生,利用法收集到少量氧气(如装置E图所示),此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比外界大气压(填“大”、“小”或“相等”)。

  • 10、2024年10月18日,青花瓷酒业在江西景德镇举办第十届封坛大典-青花瓷二十四节气封坛酒。在这片充满陶瓷文化底蕴的土地上,用瓷为器,盛酒、温酒、品酒:以瓷为卷,写酒、画酒、绘酒。图1为古法酿酒示意图,图2为用高粱酿酒的生产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属于混合物,可通过净化后用于酿酒。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2)、《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图1中古法酿酒所用原理与现代净水方法中的相似。
    (3)、图2中将高粱粉碎的目的是
    (4)、大曲中含有生物酶,向原料中加入大曲可缩短发酵时间,大曲所起的作用是
    (5)、发酵过程中的一个反应为葡萄糖C6H12O6在催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加入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
  •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蔗糖、食盐

    鉴别

    取样,滴加浓硫酸,观察现象

    B

    Fe粉和CuSO4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

    与NaOH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BaNO32溶液中混有BaCl2

    除杂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

    A、A B、B C、C D、D
  •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 ,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 ,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D、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 13、实验室制取CO2 , 下列试剂、装置、检验和验满错误的是
    A、选择试剂 B、发生装置 C、检验CO2 D、CO2验满
  • 14、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同一种物质

    烧碱、纯碱、火碱

    B

    挥发性的酸

    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

    C

    化石燃料

    煤气、石油、天然气

    D

    常见合金

    青铜、铝合金、不锈钢

    A、A B、B C、C D、D
  • 1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硅原子 B、三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01g
  • 16、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土豆 B、鸡蛋 C、奶油 D、西红柿
  • 17、电解法是工业上制铜的主要方法:控制一定条件,电解硫酸铜溶液,析出的铜附着在阴极板上,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__2Cu↓+O2↑+2H2SO4。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条件进行电解,当析出12.8g Cu时,得到384g硫酸铜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注:本题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2)向电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与原硫酸铜溶液相同,则这种物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选项编号)。

    A. Cu                                               B. CuO                                   C. Cu(OH)2

    (3)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 18、

    盐湖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兴趣小组围绕盐湖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

    探源盐文化

    (1)《说文解字)云:“盐,卤也”。甲骨文中的“卤”(如图1)蕴含的获取盐的方法是________。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得到的Na2CO3的俗称是________。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________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探秘冬天捞“碱”

    (2)据图分析,冬天适合捞“碱”的原因是________。将含Na2CO3和NaCl的模拟盐湖水降温结晶,检验得到的晶体中是否含有NaCl。

    【查阅资料】Ag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和稀硝酸;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方案研讨】

    (3)

    方案

    方案设计

    评价交流

    1

    取样,溶解,滴加少量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教师指出该方案不严谨。原因是Ag2CO3也为白色沉淀

    2

    取样,溶解,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滴加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同学提出该方案也不严谨,原因是________。

    【方案优化】

    (4)将方案2中的稀盐酸换成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CaCl2溶液B. 稀硝酸C. 稀硫酸

    【实验及结果】实施优化后的方案,结果表明含有NaCl。

    【废液处理】

    (5)提出合理处理实验废液的措施:________(写一条)。

  • 19、如图为实验室常用装置示意图,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择装置A制取CO2的依据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若用装置B收集O2 , 气体应从 (填“a”或“b” )端通入。
    (3)、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常温下可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S气体。H2S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用C、D、E装置组合收集H2S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F中的(填“甲”或“乙”);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 20、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反应:①2Fe2O3+3C__4Fe+3CO2↑;②Fe2O3+3CO__2Fe+3CO2 , 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填序号)。
    (2)、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阴离子符号为
    (3)、图2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在地壳中含量排第位。

    (4)、元素周期表的前20号元素中。与硅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在高炉中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
    (6)、取钢板样品5.65 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0.20 g。则该钢样含碳量为(结果保留1位小数)。
上一页 379 380 381 382 3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