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把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冰块 D、植物油
  • 2、 下列对铁片的处理方式中,容易导致其生锈的是(   )
    A、在表面喷漆 B、制成不锈钢 C、在表面涂油 D、泡在海水中
  • 3、 下列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 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随意焚烧塑料 B、倡导节约用电 C、开发清洁能源 D、参与植树造林
  • 5、 化学兴趣小组用某碳酸氢钠样品(杂质只含氯化钠)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是g。
    (2)、加入15.3g水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6、 下图是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品名称:天然海盐

    配料:精制盐、碘酸钾

    氯化钠:98.5g/100g

    碘酸钾(以Ⅰ计):1833mg/kg

    (1)、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碘酸钾中钾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写出最简整数比)。
    (3)、500g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范围为mg。
  • 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继续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生成蓝色沉淀。生成蓝色沉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静置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上层清液呈无色,对其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

    猜想1:硫酸钠、氢氧化钠  猜想2:硫酸钠、硫酸  猜想3:硫酸钠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

    (4)、【进行实验】

    为验证其余猜想,小明同学用pH试纸直接蘸取上层清液,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填“>”、“=”或“<”)。得出猜想1成立的结论。

    (5)、【拓展反思】

    ①请指出小明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②要验证猜想1成立,还可以取样后加入(填试剂名称),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8、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用装置F收集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紫色,其原因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选择装置B或C作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4)、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从A~F中选择(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G测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9、 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若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2)、图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3)、图C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放入一些水的目的是
    (4)、图D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0、 正确的使用实验仪器和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试剂通常保存在(填仪器名称)里。
    (2)、胶头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其他试剂,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
  • 11、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合理的垃圾分类与有效的垃圾回收和利用必不可少。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四种可回收物中,能获得金属的是____。
    A、废纸板 B、塑料矿泉水瓶 C、废旧铁锅 D、破损的玻璃瓶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什么意义?(答一点即可)
    (3)、铁制垃圾箱常采用喷漆的方法进行防锈,其防锈原理是什么?
  • 12、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自然科学,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适量饮用牛奶可补充钙元素,钙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有什么危害?(答一点即可)
    (2)、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使水壶内结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可选用厨房中的哪种调味品与水垢反应将其除去?
  • 13、 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1)、近几十年来,人类正面临着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的严峻挑战,温室效应增强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答一点即可)
    (2)、燃油汽车行驶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尾气,请写出汽车尾气中的一种有害物质。
    (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有望成为未来的新能源,请写出其一条优点。
  • 14、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在人体胃液中用来帮助消化,C和F是同类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或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B
    (2)、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D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5、 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2)、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
    (3)、50℃ 时,将9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是g。
    (4)、50℃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 t℃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溶解度:氯化钠>硝酸钾

    A、溶剂质量:氯化钠>硝酸钾 B、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硝酸钾 C、溶质质量:氯化钠>硝酸钾
  • 16、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2)、硫化氢(H2S)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烷反应生成二硫化碳(CS2)和一种气体单质,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二所示。

    ①X的化学式为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冰雪同梦绽放光芒,亚洲同心共谱华章。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亚冬会运动员身穿的运动服面料中添加了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具有的优良性能是(答一点即可)。
    (2)、“舌尖”上的亚冬会,黑土地美食款待八方来客。为制作亚冬会美食,食堂准备了下列食材:黄瓜、鲤鱼、大米、冻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3)、“中国高铁,世界第一”,许多国内外的体育爱好者乘坐高铁到哈尔滨观看比赛。高铁列车使用的材料有铝合金,铝合金的优点之一是耐腐蚀,其原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开幕式中,手提冰灯的孩子们与火炬手携手同行共同点燃主火炬塔“雪韵丁香”。为使火炬塔中的燃料充分燃烧,火炬塔的设计师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
  • 18、 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氦气
    (2)、2个氨气分子
    (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19、 现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1:取少量该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且无气泡产生。

    步骤3:另取10.6g该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4.4g气体。

    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氯化铜 B、该固体物质最少由三种物质组成 C、该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D、若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氯化钙
  • 20、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

    B

    鉴别空气和氧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氮气中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