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地球”。(1)、下图是2015年和展望2030、2050年的能源结构图,比较三张能源结构图,其中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煤炭、。(2)、化石能源燃烧因产生_______(填序号)而形成酸雨。A、 B、 C、 D、(3)、化石能源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清洁能源。煤制乙醇的流程如下(碳元素不损耗)。每生产23吨乙醇,理论上需要吨碳。(4)、科学家发现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富含甲烷水合物,为能源新希望。可燃冰分解可产生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5)、氢能是“21世纪终极能源”。铝镓合金在室温下就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一种碱。已知镓做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图1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实验可判断出a端为电源正极 D、图4实验红磷的量越多,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越多
-
3、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多种铁的化合物,下图为铁元素 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可生成b B、含有d 物质的溶液呈现出浅绿色 C、c 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Fe2+ D、在高温条件下用CO还 原b 可得到a
-
4、某兴趣小组对吹灭蜡烛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将钢制管体内气体加热到320℃,快速推动活塞,仍能吹灭蜡烛(石蜡着火点约为19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蜡燃烧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热气吹灭蜡烛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C、不加热钢制管体,快速推动活塞,也能吹灭蜡烛 D、钢制管体出气口离蜡烛的远近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5、“单中心铁”可作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后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D、“单中心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
6、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的医用酒精给教室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烧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用镁制造照明弹
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A、A B、B C、C D、D -
7、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NO与生成的NO2含有等质量的氮元素 B、反应Ⅱ中,NO2与HNO3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 C、转化过程中,氮、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NO>NO2>HNO3
-
8、过氧乙酸()是常用的消毒剂,常温下易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的化学式是 D、过氧乙酸是由、、原子构成
-
9、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已知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C、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镓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
-
10、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加压后能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C、水沸腾时掀开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相同
-
1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中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C、食品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约占78%,约占21%
-
12、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如“面”象征长寿、“鱼”代表富裕等,其中“面”富含的营养物质是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
13、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下列扎染过程所用到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棉线 B、塑料薄膜 C、棉麻布料 D、铁制扎花针
-
14、2025年全国两会中指出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加强水质监测 B、回收废弃塑料 C、大量施用化肥 D、积极植树造林
-
1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代制砖的过程,下列步骤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选泥 B、制坯 C、装窑 D、烧制
-
16、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的氢氧化钠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要测定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5g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镁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的质量为2.9g,试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17、钙片中的化学
I.科学食用钙片
某品牌钙片标签上部分内容如图13所示(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含钙)。
(1)、若按标签服用,每日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g.(2)、碳酸钙与胃酸反应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咀嚼服用可增大钙片与胃酸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请设计实验证明(仪器自选)。药品:钙片(若干片)、5%的稀盐酸、10%的稀盐酸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钙片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II.动手制作“钙片”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一种天然的钙源。小林用图14所示装置和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通过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达到实验目的(常温常压下,CO的密度约为1.96g/L)。
为确保实验成功,该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检查方法是
(5)、小林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其他仪器自选),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6)、确定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后,小林用图15所示流程制备碳酸钙粉末,并将其与淀粉浆按一定比例混合,倒入模具中,烘干,制得了简易“钙片”(假设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溶液X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废液Y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 (有几种情况写几种)。
-
18、探秘航空燃料
C919客机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并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燃料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某化学小组开展了“我是飞机燃料设计师”项目式学习活动。
I. 航空燃料的燃烧
(1)、飞机的燃料是航空煤油,请写出航空煤油(以C8H18计)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与燃烧等质量的乙醇相比,航空煤油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醇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2)、航空煤油燃烧产生大量CO2 , 某地建设了回收利用CO2的循环设施(图8)。①发生器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②小林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发生器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将其补充完整。
(3)、II.燃烧室的秘密图10是某型号飞机发动机的工作简图。
空气需压缩后进入燃烧室,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4)、为探究燃料喷成细雾状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①分别取两份等体积的航空煤油,一份放在金属瓶盖内点燃(图11),一份用喷壶喷成细雾状后点燃(图12)。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燃烧室内将航空煤油喷成细雾状使其充分燃烧的目的是(答两条)。
②实验结束后,金属瓶盖内的航空煤油仍在燃烧,请提供一种灭火的方法
(5)、III.设计未来燃料航空煤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为节约化石燃料,需寻找航空煤油的替代品。
以地沟油为原料炼制生物航空煤油。地沟油经处理后得到油水混合物,再经过(填操作名称)得到油,进一步转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6)、氨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请描述该反应的微观过程科学家尝试利用该反应产生的能量为飞机提供动力,从对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与航空煤油相比选择氨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答一条)。
-
19、未来金属—钛
金属钛(Ti)性能优越,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I.钛的制备
用钛酸亚铁(FeTiO3)制备钛的原理是:
2FeTiO3+6C+7Cl22X+2TiCl4+6CO
2Mg+TiCL42MgCl2+Ti
(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X为(2)、II.钛的性质银白色固体,熔点1668℃,沸点3287℃,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钛和氮化钛: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钛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下列有关钛及其合金的用途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用于制作人造头颅骨 B、用于制作保险丝 C、用于制作潜水刀具 D、用于制作飞机起落架(3)、写出钛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还原剂为 -
20、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药,古籍记载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驰、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实践活动。
I. 探究原料
西瓜霜的制作原料是新鲜西瓜和一种“盐”。
(1)、关于该“盐”,《本草纲目》中写道“该物见水即消···…,生于盐卤之地”。由此推测该“盐”具有的性质是(2)、经检验该“盐”是一种钠盐,常见的钠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小林通过实验确定了该“盐”是硫酸钠,他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I.制备原料古人利用天然盐卤水,采用“滩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钠晶体),图6是制取流程:
根据图7分析,从浓缩盐卤水中获取粗芒硝的方法是 , 依据是
(4)、实验室可用中和反应制备硫酸钠,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II.制作西瓜霜制作西瓜霜的方法是:①西瓜洗净切片;②一层西瓜片,一层硫酸钠粉末交替放入没有釉质的瓦罐中;③盖上盖子,放在干燥通风处2-3周,瓦罐外产生大量白霜(西瓜霜)。瓦罐放在干燥通风处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