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兴趣小组为了解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一: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再伸入充满氣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更剧烈,说明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实验二:图1木条不复燃,图3中的现象为由此可知MnO2可加快H2O2分解的速半。若反应前后MnO2和化学性质不变,则MnO2是H2O分解的催化剂。为寻找该反应的新催化剂,兴趣小组分别用5mL10%HO2溶液和不同催化剂进行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质是

    试验编号

    催化剂

    收集气体体积

    收集气体所用时间

    2g氧化铁

    7.0 mL

    560 s

    2g土豆

    7.0 mL

    180 s

    2g生姜

    5.1 mL

    180 s

    (3)、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还有很多,下列事例中调控方法相同的是____(序号)。
    A、食品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B、燃煤发电时,把煤块粉碎 C、汽车发动机把汽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 2、奔赴星辰大海,化学赋能未来。

    (1)、“天和”驻空:天和核心舱内“人造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航天员的食物有牛肉、蔬菜、米饭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2)、“奋斗者”探海:“奋斗者”号使用了钛合金和锂电池,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钛原子的质子数是:工业上制锂的一种方法是:2Al+3Li2O__6Li+X,X 的化学式是
    (3)、“梦想”号入地:“梦想”号的钻探能力堪称全球顶尖。碳化硅(SiC)钻头可用于深海钻探,SiC中碳元素为-4价,则硅的化合价是价。
  • 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1)、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中用到的迫击炮由钢材制成,钢的硬

    度比纯铁更 , 用油擦拭迫击炮可防锈,其原理是

    (2)、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南昌是人民军队“军旗介起的地方”,军旗由棉布制

    成,棉纤维属于(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3)、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毛主席带领军民挖水井,在井底铺沙石、垫木炭,用木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利用了木炭的性。
    (4)、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路矿工人在煤油灯旁学习,煤油中含有十二烷(CI2H26),十二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试剂

    A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测温度

    C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碳元素

    点燃,将下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A.A

    B.B

    C.C

    D.D

  • 5、从盐卤水(含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提取的硫酸钠可用于制中药西瓜霜,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8.8g

    B.t℃时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可用降温结品的方法从盐卤水中提取硫酸钠晶体

    D.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6、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 氧气

    C.氮气

    D.____

  • 7、向各盛20mL等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水和稀盐酸,利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与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X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B、a点对应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b点农示氢氣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究全反应 D、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氣化钠和氢氧化钠
  • 8、我国科研人员用含氮气和二氣化碳的烟气商效合成了尿素,该反应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由3个原子构成 B、物质丁在农业生产中用作复合肥料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分子个数比为1:3
  • 9、跨学科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的观点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践活动

    学生观点

    A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可用氯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B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低碳行动的目的是不排放二氧化碳

    C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液化石油气加压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铁制易拉罐不属于可回收垃圾

    A、A B、B C、C D、D
  • 10、化学促进了文字记录载体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骨:甲骨中含有钙元素,钙属于非金属元素 B、竹简:竹子削成竹片,竹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纸张:造纸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小苏打 D、芯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属于氧化物
  • 11、我国科学家居呦呦因肯高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 D、难溶于水
  • 12、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氣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 B、倾倒 C、读数 D、溶解
  • 13、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 B、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 C、大量服用减肥药物 D、适量摄入含糖类的食物
  • 14、2025年3月1日是赣州东江源向香港供水65周年纪念日。下列保护东江源水资源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B、利用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C、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D、工业废水随意排入河流
  • 15、“含氣牙膏”中的“氣”指的是(   )
    A、离子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 16、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青铜面具 B、龙风玉佩 C、立人陶俑 D、青花瓷瓶
  • 17、 实验小组利用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进行模拟实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NaOH__Na2CO3+3H2O , 理论上若所有反应物刚好完全反应,恰好消耗100g4%的NaOH溶液。试计算:
    (1)、Na2CO3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18、 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探究小组以浑浊海水进行以下系列实验。
    (1)、探究1:浑浊海水净化

    小红将浑浊海水进行如下操作:A.过滤混合物  B.静置浑浊海水  C.混合物流经木炭层,得到初步净化的海水。

    上述A、B操作的先后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 A操作中除烧杯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填一种) , C操作中木炭层的作用是

    (2)、探究2:含水量测定

    为了测定浑浊海水和初步净化的海水中水的含量,分别进行蒸发操作。当有(填现象)时,停止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所用物质

    混合物质量/g

    得到固体质量/g

    浑浊海水

    100

    a

    初步净化的海水

    50

    b

    a100b50(填“>”“<”或“=”)。

    (3)、探究3:导电性比较

    小明再用自来水和初步净化的海水进行导电性比较,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数据及结论如下表。

    所用物质

    溶液体积/mL

    实验结论

    自来水

    100

    导电能力弱

    初步净化的海水

    50

    导电能力强

    小红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应采用相同体积的溶液进行实验,而小明认为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小明的观点:

  • 19、 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1)、关闭弹簧夹,在U形燃烧管中加入等量的白磷和红磷,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对比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注入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停止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打开弹簧夹通入CO2 , 燃着的白磷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3)、请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
  • 20、 工农业生产中都要践行“碳中和”理念。一种农药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2)、将物质B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产农药,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过程中需搅拌,其目的是
    (3)、为实现“碳中和”,科技人员将反应①生成的CO2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常温下的液体燃料甲醇(CH4O)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__CH4O+X , X的化学式为。甲醇和氢气作为燃料各有优劣,根据题设信息写出甲醇与氢气相比的优点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