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

    (1)、甲实验为某同学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夹持木炭的仪器叫

    ②图中将烧红的木炭,由瓶口缓缓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图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2)、装置乙可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此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在使用a试管内气体前,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应该首先进行的操作是;b试管内气体的化学性质是(写出一条即可)。
    (3)、利用装置丙,我们可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①该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

    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4)、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C15H22O5)荣获了诺贝尔奖,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出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步骤,并求出结果)。

    ②14.1g青蒿素中含O元素质量

  • 2、在实验室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制取氧气。

    (1)、A和B均可以制取氧气,与A相比较,B装置中活塞(开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实验室也可用C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方程式是 , 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请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
  • 3、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来探究分子运动。

    (1)、实验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实验的结论是
    (2)、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两个实验均有明显的现象,都能得出结论达到实验目的。但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二更好,请你写出实验二的优点(写出一点即可)。
  • 4、某小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并用其净化浑浊的河水。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
    (2)、检验净化后的河水是否含有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
  • 5、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请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 6、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为纯净物,且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2)、写出由A生成B物质的方程式:
    (3)、C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 7、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重要核心素养之一,分析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图乙为氯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
    (3)、图丙是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物质B的名称是
  • 8、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决定,H2能做高能燃料是因为
  • 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那个方面。
    (1)、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
    (2)、食盐外形为何是立方体?
    (3)、向食盐水中通电能得到哪些新物质?
  • 10、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硬水中含的钙离子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11、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供给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不可再分
  • 1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红磷在O2中燃烧:4P+5O2=2P2O5 B、碳在O2中燃烧:C+O2__CO2 C、铁在O2中燃烧:4Fe+3O2__2Fe2O3 D、电解水:2H2O__2H2↑+O2
  • 13、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概念中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概念X

    概念Y

    X和Y的关系

    A

    阳离子

    阴离子

    交叉关系

    B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并列关系

    C

    元素

    非金属元素

    包含关系

    D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交叉关系

    A、A B、B C、C D、D
  •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经过净化的空气,冰水混合物 B、二氧化碳气体,矿泉水 C、氧气,氨气 D、人呼出的气体,氮气
  • 15、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各组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是
    A、硅,汞 B、氧气,二氧化硫气体 C、氨气,氖气 D、银,硫酸铜
  •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 1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液体的倾倒 D、检查气密性
  • 18、装运汽油或酒精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A、易燃固体 B、有毒品 C、易燃液体 D、腐蚀品
  • 19、计算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钠原子

    11

    12

    (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Bkg,则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并化为最简式)。
  • 20、同学们围绕“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1)、活动一: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

    ①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

    实验2: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拓展延伸】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假设收集到的氧气为纯氧气),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预留一部分空气),水的体积约为mL(假设集气瓶内不预留水)。

    (2)、活动二:探究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是否有铁单质

    【查阅资料】

    铁的氧化物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同时有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将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

    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单质

    【拓展延伸】

    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