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科学家首次从月壤样品中发现新矿物——嫦娥石Ca9NaMgPO47 , 关于Ca9NaMgPO47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46个原子构成 B、钙、氧原子个数比为9:4 C、由5种元素组成 D、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2、将6克硝酸钾完全溶于54克水中,并将形成的溶液平均分成三份,计算:
    (1)、根据溶液的均一性,任取其中一份,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另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克。
    (3)、取最后一份溶液,将其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以下有关溶液的实验探究:
    (1)、甲同学进行了“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分别注入1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固体各2.0g,充分振荡。测得其中一种物质水溶液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该曲线图描述的物质是

    ②下列关于该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溶质分子(或离子)在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时,只放出热量

    B.溶质分子(或离子)在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时,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2)、乙同学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计算: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水mL(水的密度是1.0g/mL)。取用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②称量:在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左,此时他应(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D.增加砝码质量

    ③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④存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填“细口瓶”或“广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⑤反思: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有(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C.配好的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出

    D.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实验过程中装置a的作用是。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是(只写一条)。
    (2)、图乙实验为氢气燃烧。通过实验观察到火焰呈色,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5、水是生命之源,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a管产生的气体是 , 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mL。

    (3)、结合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6、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做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0g、15g、10g、5g的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题(填字母)。

    (1)、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填“能”或“不能”)全溶解。
    (3)、若C中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那么上图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 7、“沉淀”、“过滤”、“吸附”是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图1为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图2为简易净水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X试剂为絮凝剂,常见的有明矾 B、步骤①②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步骤④目的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水
    (2)、自来水厂净水时加入氯气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也可以使用“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代替,标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3)、图2是简单的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层利用的是活性炭的性。该装置要使水能被充分净化应从(填序号)口进水。
  • 8、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A粒子形成离子的符号表示为
    (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9、“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分析“桂花飘香”的原因
    (2)、有同学花粉过敏,佩戴口罩可有效避免过敏,这是利用了的原理。在实验室进行这项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
    (3)、桂花中含甜菜碱,其化学式为C5H11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甜菜碱是一种化合物 B、甜菜碱是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甜菜碱中含有氧分子
  •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
    (2)、氢氧根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1、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制取纯水

    探究蜡烛三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A、A B、B C、C D、D
  • 12、药店销售的某种葡萄糖酸锌(化学式:C12H22O14Zn)口服液部分说明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B、葡萄糖酸锌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1:6 C、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该葡萄糖酸锌口液中葡萄糖酸锌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
  • 1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B、加入活性炭可以促进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14、2024年5月3日,使用了钛等多种材料的嫦娥6号开启探月之旅。下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8 C、钛原子容易失电子形成钛离子 D、钛原子和氦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15、下列各溶液中,溶质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溶液名称

    溶质

    A

    生理盐水

    氯化钠

    B

    75%的医用酒精

    乙醇

    C

    泥水

    D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

    A、A B、B C、C D、D
  • 16、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水 B、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食盐
  •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称量固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 18、厨房里常用加碘盐作为烹饪调料。加碘盐里的“碘”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 19、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下列过程中体现了各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燃料点火 B、隔热罩熔化 C、飞船与发射器分离 D、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 20、

    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会改变
    C. 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二氧化锰,不会放出氧气
    D.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验证,完成下列各题。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对比步骤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步骤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种类和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的影响。

    如图2,称取催化剂置于三颈瓶中,塞紧胶塞,用注射器将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注入。测定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初始温度/℃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时间/s

    30

    二氧化锰

    0.03

    8

    30

    氯化铁

    0.03

    32

    30

    氯化铁

    0.04

    29

    30

    氯化铁

    0.05

    28

    30

    氯化铜

    0.03

    3364

    30

    氯化铜

    0.04

    837

    30

    氯化铜

    0.05

    464

    注:①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过氧化氢已完全分解。

    ②在可控范围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催化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6)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_(填催化剂名称)。

    (7)对比实验⑤⑥⑦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