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有MgO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g,测得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可能是
    A、CuO B、CaO C、Al2O3 D、Fe2O3
  • 2、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食盐水食盐+水 B、镁+氧气氧化镁 C、氢气+氧气 D、锌+稀盐酸→氯化锌+氢气
  • 3、2023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铜原子的中子数为29 B、钾原子的质子数为19 C、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D、铝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 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②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③水结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④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⑤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⑥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溶剂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5、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中记载了制取没食子酸的方法。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6H7O5)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中医常用其治疗流感。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9g B、15.9g没食子酸中含有7.2g碳元素 C、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D、没食子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7
  • 6、如图所示,试管中装有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向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红墨水向左移动。该物质是

    A、食盐 B、植物油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 7、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50g,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 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 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 该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3)、图C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种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块状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后,产生的气体将液体压回装置②,使固体和液体分开,反应停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此装置。
  • 9、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为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氧的核电荷数是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请画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3)、图2是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B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形成(填离子符号)。
  • 10、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少空气中CO2含量的有效措施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法是利用固态吸附剂对气体进行有选择性的可逆吸附来分离回收CO2.将捕集到的CO2转化成流体态(气态、超临界态和液态共存)输送到封存地点,此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填“有”或“没有”)改变。
    (2)、我国自主研发的“液态太阳能燃料合成技术”可将CO2转化为CH3OH(甲醇)等物质,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电解水时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 , 该过程把能转化为化学能;催化合成阶段,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

  • 11、材料一:通常情况下,硫单质是黄色晶体,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燃烧硫磺常用于熏蒸消毒和漂白。

    材料二: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青铜雁鱼灯里面是空的,腹部用于贮水。使用时燃烧产生的烟气(含二氧化硫SO2)通过雁脖子进入腹部。

    材料三:东晋《抱朴子》记载,“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硫化汞HgS)烧之成水银(汞Hg),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

    (1)、“材料一”中属于硫的物理性质的是(写一条)。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表达式:
    (2)、“材料二”中青铜雁鱼灯腹部贮水的目的是
    (3)、“材料三”中丹砂受热分解,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 1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用“”可表示的微粒是(填名称);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据此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标号)。

    A.        B.          C.

    (2)、从变化角度: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T在℃<T<℃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变化。

    物质

    H2O

    CO2

    N2

    O2

    沸点/℃

    0

    -56.6

    -196

    -183

    (3)、从空气的用途角度看。

    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在空气分离后,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1:3 B、1:4 C、1:5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焚烧秸秆 B、用太阳能发电 C、大量烧煤取暖 D、植树造林
  • 13、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如图所示的是火星大气成分的体积百分数(体积分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大气和火星大气中均含有二氧化碳 B、地球大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火星大气中的高 C、火星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火星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改进(部分夹持装置己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中红磷可用硫粉代替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 15、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化学反应类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 16、下列操作正确时是
    A、 B、 C、 D、
  • 17、

    小组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向水中加入食盐氯化钠(NaCl)也可以达到加氢氧化钠溶液类似的作用,如图,但是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

    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②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提州假设】

    (1)猜想I:氧气和氯气;猜想Ⅱ:氢气和氧气;猜想III:

    【设计实验】

    (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 猜想Ⅲ正确

    【实验结论】

    (3)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

    (4)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钠溶液。

    (5)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12V直流电源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数据如下:

    编号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b管气体体积

    a管气体体积

    电解时间

    A

    20

    2%

    20mL

    98mL

    54.0s

    B

    20

    5%

    20mL

    98mL

    36.2s

    C

    30

    2%

    20mL

    99mL

    X

    D

    30

    5%

    20mL

    99mL

    35.4s

    ①比较实验A和B,可得到的结论是

    ②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实验C的电解时间X可能是(填字母)。

    A.32.4          B.35.2          C.50.2          D.55.6

    ③查阅资料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直流电的电压也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在D实验的基础上,若要证明电压增大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请利用如图所示的电源设计实验方案:

  • 18、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1)、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起来,一段时间后,烧杯(填字母)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2)、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图2)。在两个Y形管的左侧管和右侧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色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同时进行甲、乙两个实验,最先出现明显现象的是(填“甲”或“乙”)。该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有关,改进实验中用到了注射器,它的作用是
    (3)、图2实验明显优于图1实验,请写出一条优点:
    (4)、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A、 B、 C、 D、
  •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题目所给装置图回答: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用装置B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选填“a”或“b”)端通入。
    (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气密性良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图中的图。

  • 20、

    空气质量检测一般通过检测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来评价空气质量。我们可以通过组装与使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来获取相关数据,从而了解空气质量状况。某兴趣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任务一:认识空气质量检测的意义.

    (1)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过大就会造成污染。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___、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请你和兴趣小组同学思考,我们在校园中能做什么?________。

    任务二:检测某小区地下车库中的有害气体

    【测定实验】

    利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能检验多种空气污染物。用该“检测站”测得某小区地下车库中一氧化碳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浓度如图。

    【交流分析】

    (3)在地下车库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以下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___。

    A. B. C. 

    (4)一氧化碳浓度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t1-t2”“t2-t3”或“t3-t4”)。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