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性质和应用
(1)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良好的性。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反应。
(3)铁锈中一定含有Fe2O3 , 可能含FeCO3 , 在某铁锈样品中加入(填操作及现象),证明不含FeCO3。
(二)钢铁的冶炼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4)将铁矿石和煤捣碎的目的是。
(5)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填名称)元素的含量。
(三)还原Fe2O3的探究
【资料】
①也具有还原性,能与Fe2O3反应生成和铁单质或铁的氧化物。
②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取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对反应及产物等作探究。
(6)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 ,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
(7)反应后装置B、C增加的质量比为。
(8)控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继续通至冷却,A中剩余固体35.2g为Fe和FeO的混合物。则剩余固体中FeO的质量为g。
-
2、
化学在能源开发、环境优化、材料创新等高科技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建设运营中使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融入了低碳理念。
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增加了自然光的利用,降低了能耗。如图是镉元素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处填 , Cd2+的核外电子数为。
(2)发电玻璃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能。
(3)碲化镉可用Na2Te溶液和CdSO4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和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人类所需物质,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4)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消耗66t CO2 , 同时会消耗水的质量为t。
-
3、古代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其中蕴含着灭火的原理,其原理为 。(2)、《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牡蛎壳之类的贝壳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牡蛎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写出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煤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本草纲目》卷七冬灰条:“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古法制得的“碱”是指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碳酸钾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相似。 下列有关草木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属于碱 B、能改良酸性土壤 C、是一种复合肥 D、草木灰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A、
实验①:向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不变质 B、
实验②:向鸡蛋壳中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蛋壳中含碳元素 C、
实验③: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D、
实验④: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说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高
-
5、下列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
氯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不见了
氯化钠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
C
冬季用煤取暖,注意排气通风
血红蛋白与CO结合,会导致中毒
D
稀硫酸和稀盐酸都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A、A B、B C、C D、D -
6、“价类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化学元素及其组成物质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依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为氧化物 B、N为有机物 C、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D、图中所有物质都可以直接转化为Y
-
7、春晚舞剧《瓷影》为观众送上了一道情真意切的陶瓷文化大餐,青白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瓷器品种,青白瓷瓷胎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所占比例分别为75%、17%,此外还有氧化钙、二氧化锰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 B、氧化钙、二氧化锰、二氧化硅、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C、青白瓷属于金属材料 D、二氧化锰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二氧化硅的低
-
8、年和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煤燃烧产生的CO和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
9、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体温计中的水银柱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体积很小
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空气是混合物
空气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
A、A B、B C、C D、D -
10、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将自行车的链条涂油以防锈
使链条与空气和水隔绝
B
利用秸秆发酵产生的沼气煮饭
沼气中含有的甲烷可用作燃料
C
在冰箱中放置活性炭包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D
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小苏打显碱性
A、A B、B C、C D、D -
11、葡萄糖(C6H12O6)存在于葡萄汁和其它带甜味的水果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 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B、1 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6 个水分子 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
12、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会导致空气质量指数增大 D、空气中臭氧含量过高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
1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海水晒盐——化学变化 C、树根“变”根雕——物理变化 D、一氧化碳有毒——物理性质
-
1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钛合金 C、食盐水 D、液氯
-
15、下列烹饪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清蒸鲫鱼 B、素炒青菜 C、香煎土豆 D、戗面馒头
-
16、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杯 B、木桶 C、纯棉毛巾 D、涤纶制成的航天服
-
17、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硫酸铜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称量8g氧化铜粉末加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92g稀硫酸。(1)、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g。(2)、计算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8、
同学们在学习金属知识时,对铁铜合金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化学习活动。
任务一:探究铁铜合金的性质
【查阅资料】铁铜合金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其性能与组成比例密切相关。
【实验探究】
(1)小组同学取来一块铁铜合金样品和纯铜片,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在它们表面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划痕。由此可知,铁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填“大”或“小”)。(2)铁铜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为比较铁铜合金和纯铁的抗腐蚀性能,小组同学将相同大小的铁铜合金片和纯铁片同时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纯铁片表面生锈更严重。这说明铁铜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填“强”或“弱”)。任务二:了解铁铜合金的冶炼方法
【查阅资料】古代常用铁矿石和铜矿石混合冶炼铁铜合金。现代工业中,也会通过特定工艺将铁和铜按一定比例熔合制成合金。
【小组讨论】
(3)从矿石中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务三:探究铁、铜、铝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探究】
(4)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金属片均打磨光亮)。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将光亮的铝片、铁片、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铝片和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且铝片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片快,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铝和铁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且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②
将光亮的铝片和铜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铝片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③
将光亮的铁片插入 X溶液中
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交流讨论】
(5)方案③中用到的X溶液可以是。任务四:保护金属资源
【拓展延伸】
(6)金属资源是有限的,保护金属资源至关重要。我国虽然有一定的金属储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金属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请你对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
19、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图中A~D装置中既能用于制取氧气又能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请根据所选发生装置写出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用F装置收集的气体,其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当观察到的现象时,说明已收集满气体。(4)、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固体)+4HCl(液体)MnCl2+Cl2↑+2H2O,如图中(填“有”或“没有”)适合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若选用E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
-
2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锂电池、钠电池和钾电池在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们作为新型的化学储能装置,正逐渐改变着能源存储与利用的格局。
锂电池是20世纪60年代研制开发的优质能源,是很有前途的动力电池。当前手机中广泛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高能锂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锂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锂电池的大规模发展。
钠电池和钾电池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电池。钠和钾与锂处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钠电池以钠为活性物质,钾电池以钾为活性物质。研究发现,钠电池的原材料钠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且钠电池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不易发生热失控等危险情况,有望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用于电网的调峰填谷,平衡电力供需。钾电池的离子传导率较高,这使得它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快速传输离子,在高功率应用方面具有优势,例如应用于电动工具等需要瞬间高功率输出的设备。
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提高这三种电池性能的方法。对于锂电池,研究人员尝试开发新的正极材料,如磷酸亚铁锂(LiFePO4),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循环寿命。对于钠电池和钾电池,科研团队致力于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体系,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1)、金属失去电子后形成(填“阴”或“阳”)离子,锂、钠、钾等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2)、钠和钾与锂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其原因:。(3)、锂电池是电动汽车中的常见电源之一,其工作原理中的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虽然锂电池目前使用最广泛,但钠电池有更广阔应用前景,其优势是(写一点)。(4)、钾电池在应用方面具有优势,是因为其较高。(5)、磷酸亚铁锂(LiFePO4)中锂元素(Lì)的化合价为+1,则磷元素(P)的化合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