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以H2O、CaBr2(溴化钙)、Fe3O4为原料进行气固相反应可以实现水的分解制得H2 , 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中生成HBr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243:1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过程中只有氢、氧、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2、我们刚开启一瓶可乐饮料,会在瓶口看到大量白雾,在瓶内看到气泡(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看到的白雾是小水珠 B、气体不能做溶质 C、平时喝的可乐饮料是乳浊液 D、开启可乐前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变
-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铁离子:2Fe2+ B、两个氮分子:2N2 C、氖气:N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
5、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过滤悬浊液
B、称量NaOH的质量
C、滴加石蕊试液
D、加热固体试剂
-
6、校园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B、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以导致酸雨 D、空气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氧及一氧化碳
-
7、
碳-氧循环作为自然界的重要循环,对保持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I.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如图一所示。
(1)图一中转化为植物的________作用。
(2)写出一个有关转化i的化学方程式。
(3)转化中的反应之一为:。
①淀粉属于下列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②为探究该反应能吸收二氧化碳,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甲、乙中植物均已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水槽中的培养液含有硫酸铵,硫酸铵可作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光照一段时间后,甲中的植物叶片能检测到有淀粉生成,而乙中的不能,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
Ⅱ.太空空间站内的碳-氧循环如图三所示。
(4)富集常采用图四的方法。“分子筛“的作用类似于________(填操作名称)。
(5)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每位航天员每天需要的氧气大约为 , 若其中的氧气来自电解水,试计算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
8、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准备了以下物质:铝丝、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设计了多组方案。(1)、写出一组比较铝、铜活动性顺序所需要的物质。(2)、写出比较铜、银活动性顺序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有同学提醒,若选用铝丝,要先用砂纸打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为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需要注意的操作事项有什么?(写一条即可)(2)、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的原理。(3)、用C装置收集某气体时,气体需从b导管口通入,则该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
10、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步骤
现象
I.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热水中
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
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
白磷燃烧
(1)、热水的作用是什么?(写一种即可)(2)、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证据是什么? -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2)、食品包装中常用铁粉作“双吸剂”,利用的是铁生锈的原理。“双吸剂”可吸收的物质是什么?
-
1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如图是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张件已略去)。(1)、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单质。则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甲、乙、丙均含有钙元素,甲俗称熟石灰,乙难溶于水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丙所属的物质类别为。(3)、若甲为固体单质,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氧化物,且一个乙分子比一个丙分子多一个原子。则甲的化学式为;写出一个“丙→乙”的化学方程式:。
-
13、实验室有一份由氧化铁和氧化铜混合而成的粉末15.1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35.1g,则所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g。
-
14、某兴趣小组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探究中和反应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反应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则当加入稀硫酸时,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3)、当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15、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1)、若要完成配制,步骤⑥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2)、他认为若按上述操作配制,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他的依据是。
-
16、氨气的合成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图是工业合成氨的微观示意图。(1)、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2)、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
-
17、用化学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18、取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氢气。则该混合物可能是下列的A、和 B、和 C、和 D、和
-
19、设计实验方案是顺利开展科学探究的前提。为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以获得精盐,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a为过滤 B、所得沉淀的成分为和 C、加适量盐酸是为了除去过量的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是 , 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是
-
20、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时,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根据“夏天晒盐 , 冬天捞碱”推知,曲线甲是的溶解度曲线 D、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