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和“○”表示不同原子,下图是某些粒子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的是;(3)、表示化合物的是。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水银。(2)、氖气。(3)、氯气。(4)、硫化氢。(5)、硫酸铝。(6)、硝酸银。(7)、氢氧化铁。(8)、碳酸铵。(9)、硫酸。(10)、由地壳中含量第一位的非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
3、写出下列各符号的意义或根据要求写出对应的符号。(1)、Ca , , ;3Ni。(2)、2个金原子;H2O , ;2N2。(3)、8个碳酸分子;铁离子;3个硫离子;5个铵根离子。
-
4、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压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产生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B、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 C、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瓶中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至室温 D、实验前集气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 , 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
5、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改变
-
6、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表示的是H2 B、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D、该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观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
-
7、“艾灸”是中华医学的瑰宝,利用艾草燃烧放出的热量刺激体表特定部位,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草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黄酮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 B、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
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夏天晒衣服比冬天干的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温度升高时,酒精温度计示数变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
-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
B、量筒读数
C、闻气味
D、加热液体
-
10、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在蛋白质结构设计和预测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研发人工智能,推动社会进步 B、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促进粮食增收 C、研发新物质,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D、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
11、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如何将氮气在常温下转化为氨气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一种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液态空气升温,氮气先变成气态,说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填“高”或“低”)。(2)、过程I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12、
同学们在学习电解水实验时对水中增加其它物质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纯水中大约每十亿个水分子中,只有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②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等物质在水中易解离出离子,如。
③溶液电导率是衡量导电性的指标之一,离子浓度(常用为单位)越大,电导率越高,导电性越好。
④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
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硫酸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的原因是。
(2)相同条件下,图1几种物质中(填化学式)导电性最好。
【提出问题】氯化钠是否会增强水的导电性?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用图2装置分别做了两次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进入蒸馏水,通电
正极:没有产生气泡。负极:没有产生气泡
②蒸馏水中加入足量氯化钠,溶解后通电
正极:产生明显气泡,试管中收集到黄绿色气体
负极:产生明显气泡,比正极气泡更多更快
【实验结论】
(3)氯化钠(填“能”或“否”)增强水的导电性。
(4)经老师指导,小组同学知道氯化钠溶液通电时,还有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反思】如果用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的组成,因为会产生氯气,不能加入氯化钠。
-
13、学习小组进行水质调查时发现某池塘水较浑浊,为此开展水质研究,探究影响明矾净水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
①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
②胶体能溶于酸。
③净水效果可用浊度去除率表示,值越大表示净水效果越好。
【提出猜想】猜想I:一定范围内,明矾的用量越大,净水效果越好。
猜想II:一定范围内,水样的酸性越强,净水效果越差。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该水样,按下列实验方案加入试剂后,充分搅拌,静置 , 测定水样的浊度并计算得到浊度去除率,记录数据。
实验序号
水样体积
1%絮凝剂溶液体积
9.8%硫酸体积
蒸馏水体积
后浊度去除率
①
200
5.0
0
5.0
②
200
0
7.5
③
200
0
0
④
200
5.0
2.0
3.0
⑤
200
5.0
5.0
0
【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1)、实验①、②、③用于探究猜想I是否成立,则 , 。(2)、实验测得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证明猜想II成立,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用A的大小关系表示)。(4)、水样的酸性越强,净水效果越差,原因是。 -
14、如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碘盐的部分标签。
精制碘盐
配料:、
含碘量:
质量:
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碘”的质量为。假设碘的来源仅依靠该碘盐,则一个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这种碘盐g。(2)、这一袋碘盐中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 -
15、同学们开展了“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活动,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②取30粒含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③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作催化剂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符号表达式。(2)、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目的是。(3)、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填化学式)。(4)、用含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可能是。(5)、除上述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因素外,你认为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填一种)。 -
16、同学们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制取氧气(橡皮塞、导气管及试剂略去,洗气瓶内放入干燥剂可以除去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一瓶纯净的 , 若要使用双孔橡皮塞,需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2)、用制取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用该方法制取 , 其发生装置需补充一种玻璃仪器,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仪器。
-
1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约占1/5(按体积计算)。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铁丝,其目的是。(2)、反应开始到打开弹簧夹前,②中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最终移至约刻度线处。
-
18、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表示的物质的名称是。(2)、B点表示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C点表示的物质(填“是”或“不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4)、点表示的物质可能为 , 其中的化合价为。
-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请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填“二”或“三”)。(2)、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锂和钠两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相同。(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0、用化学用语填空:(1)、钾离子(2)、镁元素(3)、3个碳原子(4)、碳酸钠(5)、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