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氢气燃烧热值高,约是煤的四倍,是理想的清洁能源,2023 年中国各能源消费占比如图1所示。
分解海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清洁制氢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方向。
光解水,在太阳光驱动下催化水发生分解。使用氮化铟镓作为催化剂,不同温度下的制氢效率如图2所示。因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技术问题,目前并未实际投入生产。
电解水,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海水中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等材料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海上制氢平台,将海水中的水以水汽的形式跨膜转移,实现了海水中的杂质完全分离,而电解海水所需电能完全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向世界展示零碳能源的中国方案。
(1)、由图1可知,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高的是。(2)、光解水目前未实际投入生产,其原因是。(3)、由图2可知,使用氮化铟镓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时,温度越(填“高”或“低”),制氢效率越高。(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过程中将能转化为化学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煤的燃烧热值比氢气高 B、电解海水时,海水中成分易对电极造成腐蚀 C、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 -
2、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古法酿酒: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1)、甑桶中的粮食发酵发生了(填“缓慢”或“剧烈”) 氧化, “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此分离方法是利用物质的不同。(2)、“味极浓烈”,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浓烈气味是因为 , 烧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 (C2H5OH) ,其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醇俗称酒精,若实验过程中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扑盖。
-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D.证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含量有关
A、A B、B C、C D、D -
4、如图是某化学小组制作的野外生存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净化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该装置的净化原理为过滤 C、塑料膜上的水分子停止运动,凝聚成水珠 D、水杯中得到较纯净的水
-
5、艾草中富含的黄酮素 (C15H10O2)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酮素由 27个原子构成 B、黄酮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2 C、黄酮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D、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6、下列劳动实践与对应的科学知识解释不匹配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科学知识
A
用生石灰做自热锅发热剂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B
利用氩氦刀治疗肿瘤
氩气快速降温冷冻, 氦气快速升温解冻
C
使用煤炉时, 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提高煤的着火点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
7、锶晶格钟是一种新型原子钟。如图为锶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锶原子核电荷数为38 C、锶离子((Sr2+)中有40个电子 D、锶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
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不断被发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碳单质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石墨烯和石墨炔是同种物质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C、石墨烯和石墨炔都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属于化学性质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9、我国成功发射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完成下面小题。(1)、金属钛(Ti)应用于神舟飞船, 其主要由钛铁矿(FeTiO3) 来制备, 其中 Ti为+4价,则 FeTiO3中 Fe的化合价为A、+2 B、+3 C、- 2 D、- 3(2)、为调整空间站内的气体成分,科学家利用物质转化反应消耗航天员呼出的CO2 , 该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与反应的H2与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1
-
10、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大力植树造林 C、露天燃烧处理垃圾 D、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氦气: He2 B、两个氢原子: H2 C、镁离子:Mg2+ D、氧化铝: AlO
-
12、翻译《化学鉴原》并用中文命名化学元素如氢、氧、钠等名称的我国近代化学先驱是A、徐寿 B、闵恩泽 C、侯德榜 D、张青莲
-
13、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
14、下列项目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木雕 B、炼铁 C、剪纸 D、刺绣
-
15、如图为某品牌儿童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牌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5g/片
每片中含碳酸钙80%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1片
-
16、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并解答探究过程中的问题。
任务一:河水的净化
【查阅资料】自然界中的河水中含有多种杂质,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使河水浑浊,可溶性杂质使其具有气味和颜色,小组同学按照一定的流程对河水样品进行净化。
(1)同学们向河水样品中加入 , 使水中悬浮的杂质快速沉降。如图1是进行过滤的装置,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过滤完成后,同学们发现样品仍然浑浊,则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写出一点)。纠正错误后重新过滤,他们得到了澄清的河水样品。(3)若想要进一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进行操作。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2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电解水实验,以此来探究水的组成。
(4)实验前,老师向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图中B试管连接的是电源的(选填“正”或“负”)极,A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填化学式)。(5)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7、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又称物质不灭定律。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定律展开了一系列探究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问题。
I.初步探究
如图1为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组实验
(1)实验A中,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撤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钩码会(选填“上升”或“下降”)。实验B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托盘天平的指针会向(选填“左”或“右”)偏。
(2)于是兴趣小组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II.反思改进
兴趣小组成员在老师的建议下,重新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2。
(3)实验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D中,观察到红磷燃烧,小气球先变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
(4)实验C和D反应结束后,托盘天平指针的位置均不发生变化,由此可得出结论:。
-
18、结合图像,从不同角度学习化学。(1)、建立模型
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B、
C、
(2)、微观示意图如图表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①变化I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II和变化III的实质是。写出一个生活中应用变化II的实例:。
-
19、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2是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编号①的仪器名称为。(2)、若利用装置A制取O2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若利用装置B和F制取O2 , 则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填化学式),B中的导管应与F中的(填“b”或“c”)端连接,连接时应先 , 再稍稍用力把玻璃导管插入乳胶管。(4)、图2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
-
2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月背土壤,成分揭秘!
9月17日,我国科学家对月背土壤的成分进行揭秘,阐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月壤与岩屑特性:嫦娥六号返回样品具有较低密度,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
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嫦娥六号样品中的铝氧化物(Al2O3)和钙氧化物(CaO)含量较高,而铁氧化物(氧化亚铁)含量相对较低。此外,样品中的钍、铀和钾等含量显著低于KREEP玄武岩,与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克里普地体中的阿波罗任务和嫦娥五号任务的样品表现出了巨大差异。
(1)、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月背土壤属于。(2)、Al2O3读作 , 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为。(3)、样品中的钍、铀和钾指的是。(4)、月背土壤中的CaO即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Ca(OH)2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