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KNO3溶液可用作植物无土栽培营养液,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请完成下列小题。

    序号

    KNO3的质量/g

    10

    20

    30

    4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B、 C、 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20×100%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60℃时的KNO3溶液降温至40℃,一定有晶体析出 D、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 2、在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不溶于水

    B

    用厨余蔬菜、果皮垃圾自制肥料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C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晒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炒菜时使用加碘盐

    预防甲状腺肿大

    A、A B、B C、C D、D
  • 3、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其中某一格时,该格能与发生反应的相邻物质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加热或点燃)。点击“O2”后剩余物质有
    H2OCO2SO2
    MgO2CO
    NaClPCa(OH)2
    A、CO B、CO2 C、Mg D、P
  • 4、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将CO2H2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B、乙、丁都属于有机物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5、“东方艺术明珠”敦煌莫高窟壁画所用的颜料以天然颜料为主、下表是常用的两种颜料的信息,请完成8~9小题。

    颜料(颜色)

    石黄(黄色)

    靛蓝(蓝色)

    主要成分

    As2S3

    C16H10N2O2

    (1)、石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As2S3。如图是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33 B、中子数为33 C、砷原子质量为74.92 D、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靛蓝的主要成分是C16H10N2O2 , 关于C16H10N2O2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一种物质 B、该物质由分子构成 C、该物质含有氮分子 D、该物质含四种元素
  • 6、下列有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操作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制取二氧化碳 C、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 D、检验氧气
  • 7、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用来预测常见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请你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A、铜和稀硫酸 B、铝和硫酸镁溶液 C、锌和稀盐酸 D、银和硝酸铜溶液
  • 8、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 B、回收废旧金属 C、大力植树造林 D、野外焚烧垃圾
  • 9、化学用语是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锰元素:MN B、2个氮分子:2N C、2个镁离子:2Mg2+ D、3个氧原子:O3
  • 10、“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不需要标记的图标是
    A、护目镜 B、热烫 C、明火 D、用电
  • 11、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徐寿 C、闵恩泽 D、拉瓦锡
  • 12、如题图所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其制作材料属于

    A、合成材料 B、天然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 13、某校化学小组利用某品牌钙片(有效成分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取12.5克钙片,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g。
    (2)、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4、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室提供的实验用品有: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无色酚酞溶液、蒸馏水、氧化铁及所需的各种仪器。

    【问题1引领】如何证明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实验活动1】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观点表达】

    (1)实验活动1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通过酚酞溶液颜色由 , 证明氢氧化钙消失,从而证明了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问题2引领】如果没有先滴加酚酞溶液,如何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呢?

    【实验活动2】大家又进行了实验活动2(见图示)的实验:

    【观察思考】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各自实验后的无色溶液M,做了以下实验并记录现象:

    甲同学:向溶液M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乙同学:向溶液M中加入镁粉,发现没有气泡产生。

    丙同学:向溶液M中加入氧化铁固体,无明显现象。

    【归纳总结】

    从以下两个角度可以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一是生成其他物质,二是反应物消失。

    (2)小组同学认为三位同学的方案都可以证明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中(填“甲”、“乙”或“丙”)同学通过证明氢氧化钙消失,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思维引领】

    (3)小组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原因是氧化铁会与盐酸反应,反应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且溶液变成 , 而溶液M中加入氧化铁固体后,无明显现象,说明

    【整理提升】上述两个实验活动都是通过证明反应物消失来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

    【数形结合】小组长根据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绘制了下图。

    (4)能表示图中C点溶液中粒子存在的微观模拟图示为(填“①”或“②”或“③”)。

  • 15、某兴趣小组展示了两个趣味实验。
    (1)、“火焰分割”。先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网a平伸到火焰上部,如图甲所示:再将常温的铁丝网b平伸到火焰下部,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如图乙所示。

    ①铁块能拉成铁丝是利用了铁的性。

    ②“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的主要原因:铁丝网b吸收热量,(选填字母)。

    A.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                      B.使温度降低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2)、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如下图所示,依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将45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2)、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3)、把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7、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柠檬酸与小苏打自制苏打水

    柠檬酸与小苏打可以产生CO2

    B

    KNO3溶液配制绿萝生长的营养液

    KNO3是复合肥料

    C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

    铝的金属活动性弱

    D

    向种植蔬菜的大棚内补充CO2

    CO2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A、A B、B C、C D、D
  • 18、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 19、《本草纲目》记载食肉桂能“面生光华”。肉桂酸(C9H8O2)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肉桂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直接构成 B、肉桂酸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D、一个肉桂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 20、小鹏的午餐食谱为:米饭、鸡肉、麻婆豆腐、鸡蛋汤。为了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的食物是
    A、烤鸭 B、鱼块 C、排骨 D、白菜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