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氦气用于充填飞艇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D、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
2、艾草中含有丰富的矢车菊黄素,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药理作用,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矢车菊黄素分子中含有8个氢分子 B、矢车菊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矢车菊黄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D、矢车菊黄素由18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
-
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氢化钙可与物质M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M=Ca(OH)2+2H2↑,请完成下列各题:(1)、CaH2中钙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化为最简整数比)。(2)、M的化学式为。(3)、若制取8kg氢气,计算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的开发利用已取得很大进展。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
4、氧化铁(Fe2O3)在工业上又叫铁红,是不溶于水的红棕色粉末,常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也是常用催化剂,在空气中灼烧亚铁化合物或氢氧化铁等可得高纯氧化铁。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查阅资料】SiO2难溶于水,也不与CO、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在通入CO之前,需要将硫铁矿烧渣进行粉碎,目的是。(2)、高温时硫铁矿烧渣中的Fe2O3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若操作1能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填“增大”或“减小”)。(4)、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玻璃棒的作用是。(5)、操作3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6)、操作4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5、
项目小组对铁系食品脱氧剂(又称为“双吸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成分:某脱氧剂标签显示含有铁粉、活性炭、食盐以及无水氯化钙等。
(1)为确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存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一包脱氧剂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存在铁粉。
实验2:取实验1中被吸引的部分铁粉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另取实验1中被吸引的部分铁粉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现象是 , 证明铁的活动性。
实验4:另取被磁铁吸引的铁粉,撒向酒精灯的火焰。观察到粉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易被点燃,原因是。
Ⅱ.证明生锈:
(2)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大。

气球变大的原因是。
Ⅲ.应用:实验:设计如表所示对比实验探究脱氧剂中活性炭和食盐的作用。
实验序号
铁粉/g
水\L
活性炭/g
NaCl/g
①
2
5
0
0
②
2
5
0
0.1
③
2
5
0.2
0
④
2
5
0.2
0.1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集气瓶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3)对比实验①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铁系食品脱氧剂可吸收氧气和水
b.铁系食品脱氧剂使用过程中放出热量
c.铁系食品脱氧剂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装置(填序号)。
③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收集CO2 , 应从端进气(填“d”或“e”)。
(2)、用制得的气体进行相关性质实验。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集气瓶。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常将浓氨水通入生石灰(CaO)中快速制取氨气,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使氨气的溶解度(填“增大”或“减小”)的原理。
-
7、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描述。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的意义是。(2)、t2℃时,a的溶解度为g,将2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若a中混有少量b,可用法提纯a。(5)、通过改变温度,将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填“升温”或“降温”)。(6)、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稀释成5%,需要加水g。 -
8、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许多化学知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1)、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引用的“淘金”过程发生的变化,从化学的视角看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2)、《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秦观“花未开,暗香已远”蕴含科学道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远”的原因是。(4)、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有“乃取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的描述。从燃烧条件分析,薪草属于。(5)、《吕氏春秋》记载有“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铜锡合金的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
-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10、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获得氧气,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O2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22 -
11、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煮沸自来水
煮沸可杀菌消毒,降低水的硬度
B
洗净擦干炒菜后的铁锅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C
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导电性
D
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中含有的甲烷可作燃料
A、A B、B C、C D、D -
12、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空心球体结构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C60常温下为固体,能与K等金属反应生成超导材料,如图所示的独特结构使之有可能在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2)、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 B、石墨能导电 C、石墨很软 D、C60能与K等金属反应(3)、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在物理性质差异显著,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A、种类不同 B、排列方式不同 C、质量不同 D、大小不同 -
13、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农业上杜绝施用农药,防止污染自然环境 B、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倡导低碳生活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防治水污染 D、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保护金属资源
-
1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 C、三个氯原子:3Cl2 D、:氧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
-
15、下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B、碘酒中,碘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澄清石灰水只含一种物质 D、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
16、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溶液中溶质质量为g,溶剂质量为g。(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水,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 。(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7、
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我们需要不断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一】认识水的蒸发
(1)如图是两杯等体积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已知两杯水的水温分别是20℃和50℃,则温度为20℃的水为______(填序号)。
A. 
B. 
【任务二】探究水的电解
某兴趣小组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NaCl),通电一小段时间后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②氯化钠溶液就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③通电时间比较短时两极产生的气体均只有一种。
【提出假设】
(2)猜想Ⅰ:氧气和氯气;猜想Ⅱ:氧气和氢气;猜想Ⅲ:________。
【设计实验】
(3)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①猜想________错误
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②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猜想Ⅲ正确
【实验结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气和氯气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
【反思与评价】
(4)联系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氯化钠。
(5)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同学们利用12V直流电源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数据如下:
编号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b管气体体积
a管气体体积
电解时间
A
20℃
2%
20mL
9.8mL
54.0s
B
20℃
5%
20mL
9.8mL
36.2s
C
30℃
2%
20mL
9.9mL
X
D
30℃
5%
20mL
9.9mL
35.4s
①比较实验A和B,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②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实验C的电解时间X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32.4s B.35.2s C.50.2s D.55.6s
(6)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步骤①的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___(填“②”“③”或“④”等序号)。
-
1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回答以下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1)、写出以下字母序号的仪器名称:a , b , d , e , f , h。(2)、实验室中称量并加热4g硫酸铜晶体,加热时可以选用上图仪器中的(填“e”或“f”)来完成实验。若在正常情况下称量硫酸铜晶体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填字母)(5g以下用游码)。A.移动游码 B.减少硫酸铜晶体 C.增加硫酸铜晶体 D.加砝码
(3)、配制溶液时要准确量取42mL水,则选择的仪器是 , 量取仪器量程为mL。 -
19、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隆重开幕,“数字火炬手”跨越钱塘江,手举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金色“薪火”,奔向主火炬塔,这一刻全球瞩目。点火仪式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坚定“绿色亚运”理念,主火炬塔的燃料首次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实现循环内零排放。
通常状况下,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以与氟气发生反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甲醇可用于制造生长促进剂,还可以用来生产甲醛。
(1)、甲醇的物理性质有。(2)、甲醇的化学性质有。(3)、甲醇的用途有。(4)、实验室里,把少量甲醇保存在(填“广口瓶”或“细口瓶”)里。取用甲醇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即mL。 -
20、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g、15g、10g、5g的相同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个烧杯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如果溶质是硝酸钾,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写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溶剂,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3)、丙烯酸乙酯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请计算填空:①丙烯酸乙酯由种元素组成。
②丙烯酸乙酯中碳、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③丙烯酸乙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④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