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比分子小
-
2、供给呼吸是氧气的重要用途之一。吸氧设备中有医用氧气湿化器,其功能类似于“多功能瓶”,下列关于“多功能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氧时,氧气应从长导管进入 B、输氧时,能对氧气加湿 C、集气时,多功能瓶必须装水 D、可以观察气体的流速 -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 B、空气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碳
-
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质量减少 B、反应后化学性质改变 C、能加快反应速率 D、不能增加生成物质量
-
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液氧 C、矿泉水 D、澄清的石灰水
-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 B、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C、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D、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
8、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原子 B、氢原子 C、水原子 D、水分子
-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粮食酿酒 D、水冻成冰
-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水+氧气
-
1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引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液氮 D、五氧化二磷
-
13、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A、不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无法发生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变化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14、下列中华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原料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青花瓷 B、编织中国结 C、雕刻石狮子 D、裁剪纸窗花
-
15、
某实践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空气质量指数
【思考分析】
(1)如图1是某日的空气质量情况,该日的空气质量为(填“轻度污染”或“重度污染”)。

(2)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二氧化硫主要由含硫物质燃烧产生,请写出含硫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符号表达式:。
活动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交流思考】
(3)如图2,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进行实践】同学们找到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显示的数据如表∶
二氧化氮/μg
臭氧/μg
一氧化碳/μg
22.0
158.0
3.26
【交流思考】
(4)除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外,还需要检测的空气污染物有、(填两种)。
活动三:进行实践
同学们调研发现某些工厂为了获得充足的能量,长期采用燃煤技术,于是猜测该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
(5)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收集一瓶工厂排放的气体,加入品红溶液,振荡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反思评价】
(6)不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硫的原因是。
活动四:提出空气质量改进方案
【分享成果】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自己在校园中可以。
-
16、
氧气是生命之气。化学小组对氧气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究。
活动一:工业制取氧气
(1)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膜分离技术法:利用高分子富氧膜让空气中氧分子优先通过从而收集高浓度的氧气。膜的渗透孔径只有几个纳米,细菌和病毒不能通过。由此判断:氧分子直径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细菌直径。
活动二:认识氧气的用途
(3)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用于潜水 B. 用于冷藏血液 C. 用于填充霓虹灯 D. 用于食品防腐 活动三:探究氧气的性质
(4)图甲中,观察到瓶口向上的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瓶口向下的不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说明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

(5)图乙中,两个实验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活动四:混制“富氧空气”
(6)用纯氮气、氧气及如图丙装置(集气瓶总体积为200mL),混制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先从导管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________mL氮气,排出一部分水,然后再通入氧气排出剩余的水。

-
17、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收集较干燥O2 , 应选用如图1装置中的(填字母)。
(3)若选用装置A、C组合制取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4)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则所选试剂应该是(写试剂名称,下同)和 ,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
(二)为了探究潜艇制氧器,小亮以爆炸盐(溶于水会产生碳酸钠和H2O2)和MnO2为原料设计了简易装置(如图2)。

(5)加料后,MnO2在反应中起作用。右舱中水的作用是(答1点即可)。
-
18、依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天然、保健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叶的组成成分多,重要的有茶多酚、咖啡因等。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但如果有失眠、神经衰弱等情况,喝茶可能会加重其症状。茶多酚为白色固体,味涩,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导致其含量逐渐减少。关于茶多酚,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三个探究实验:
【探究一】测试不同品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结果如图1;
【探究二】测试不同冲泡温度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结果如图2;
【探究三】测试不同冲泡次数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研究人员选取某品牌红茶1g连续冲泡6次,每次冲泡时间和实验结果如图3.
(1)、写出茶多酚的一条物理性质: , 和一条化学性质:。(2)、图1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茶叶种类是 , 喝茶的优点有(写一条)。(3)、泡茶时,冲泡最佳温度为 , 每次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多酚的含量(填“有”或“没有”)影响。(4)、结合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A、茶是一种保健饮品,适合所有人大量饮用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冲泡温度越高,茶多酚得率越高 C、茶冲泡多次后,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 D、日常喝茶时,为了防止茶多酚被氧化,要即泡即饮 -
19、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方案,其中,红磷体积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要足量 B、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8mL刻度处 D、该装置可以避免产物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
20、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有关试管的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添加固体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