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鉴别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鉴别的物质
A.铁丝和铜丝
B.蒸馏水和酒精
鉴别的方法
用磁铁吸
观察颜色
鉴别的物质
C.食盐和白糖
D.二氧化碳和氧气
鉴别的方法
加水溶解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
2、为确保实验安全,避免仪器破损,下列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 B、燃烧匙 C、量筒 D、烧杯
-
3、物质一般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汞 C、氯化钠 D、氧气
-
4、含氯消毒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剂。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氯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
5、“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汽油的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是因为氧分子在不断运动 D、6000L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
-
6、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推进,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定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单面打印 B、热天把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C、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
7、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变化看似平静,实则悄悄进行着化学反应,并释放热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类“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变质 B、天然气燃烧 C、农家肥腐熟 D、动植物呼吸
-
8、以下饮品是化学老师为优秀的你们准备的奖品,饮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旺仔牛奶 B、电解质水 C、冰水混合物 D、雪碧
-
9、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冒白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10、学校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要能检测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监测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氮 C、 D、二氧化硫
-
1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添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A、A B、B C、C D、D -
12、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烧制陶瓷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
-
1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有哪些?
【作出假设】猜想1:催化剂的种类;
猜想2: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猜想3:温度。
【实验探究】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比较反应的快慢,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序号
初始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1g催化剂
时间/s
1
20
5%
20
二氧化锰
37
2
20
10%
20
二氧化锰
14
3
20
5%
20
氧化铜
b
4
60
5%
20
二氧化锰
29
(1)写出实验3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对比实验1和2,得出的结论是。
(3)通过对比实验1和3,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强的实验依据是。
【拓展延伸】在实验3探究中,学生将注射器换成了压强传感器,绘出了实验过程中装置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实验过程中,学生触摸锥形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至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的温度慢慢趋于常温。

(4)根据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可知,过氧化氢反应结束是在(填字母)点。
(5)根据图所示,我们发现反应速率在不断发生改变。反应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空白。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请选择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4)、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CO2 , 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应选(填字母序号)。 -
15、①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③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请回答:(1)、物质C在过氧化氢反应中的作用是。(2)、写出③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6、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1)、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填“高”或“低”)。(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工业上采用该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
17、某实验小组同学对课本实验做了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中集气瓶底部均盛有少量水,其中能将水换成细沙的是(填实验编号)。(2)、实验二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3)、实验四中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检验产物需要用到的试剂是(填试剂名称)。 -
1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四种物质:①氮气 ②稀有气体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碳,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2)、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是;(3)、用于制造电光源(如:霓虹灯等)的气体是。
-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潜水员背着的瓶子叫做“水肺”。“水肺”中常见的潜水呼吸气有:压缩空气、高压氦氧混合气、高压氖氧混合气、氦氖氧混合气等。压缩空气是用空气压缩而成的,潜水员潜水时若采用压缩空气呼吸,可能会出现“氮麻醉”的情况,因此需限制潜水的时间。用氦气代替氮气(即高压氦氧混合气),可以避免“氮麻醉”,但由于氦气热传导系数高,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与此同时,还因为氦气的密度过小,使潜水员在与岸上工作人员交流时声音传播受到影响。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状况,但是氖气不容易大量获得。为了克服以上潜水呼吸气的缺陷和不足,氦氖氧混合气开始较为广泛应用。
(1)、请写出一条氦气的物理性质。(2)、压缩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是。(3)、目前最理想的潜水呼吸气种类为。 -
20、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不相对应的是


A. 说明瓶中含有氧气
B.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C. 说明只有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化氢才会分解产生氧气
D.说明水的状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