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075型两栖攻击舰拥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在保障海上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两栖攻击舰在建造时用到了钛合金,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A、22 B、26 C、48 D、70
  •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3、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符号表达式是。选择E方法进行收集时,导管口刚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应该当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中水排完后, , 再小心的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3)、收集时,在集气瓶里留少量的水,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留水的作用是
    (4)、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
    (5)、兴趣小组又想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原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压强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①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②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s(填“30”、“65”或“120”)。

    ③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

  • 4、根据下列短文信息,回答问题。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①。常温常压下,稀有气体都无色无味,微溶于水,且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相对稳定结构。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氦气是除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且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在焊接精密零件或加工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

    (1)、①处体积分数为
    (2)、稀有气体共同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一条)。
    (3)、氩气的用途是
    (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 5、学习小组用下列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酚酞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对比教材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是

    (2)、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

    (3)、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字母)。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4)、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①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和水,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具体粒子名称,下同)。

    ②这个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

    (5)、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甲”或“乙”),从微观角度分析,甲、乙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图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 6、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查阅资料:氮气沸点-195.8℃;氧气沸-183℃。

    I.从地球带上去

    (1)工业上制氧气这一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选择空气为原料制氧气的主要原因是

    (2)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复燃的原因是氧气蒸发出来,试管内主要是氧气且具有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O2(填“>”或“<”)

    Ⅱ.天宫制出来

    (4)早期空间站利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请写出文字表达式:

    (5)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7、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H

    1.008

     

    2     He

    4.003

    2

    3     Li

    6.94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0

    13     Al

    26.98

    14     Si

    28.08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②两个氢原子

    ③水

    (2)、14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写出3Na+表示的意义
  • 8、保障安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探究实验中以下安全图标含义错误的是

    A、①:实验中的试剂有些具有腐蚀性,以保护眼睛 B、②:实验前要洗手,防止手上脏物接触试剂使其污染 C、③:实验中会用到明火,要正确使用火源 D、④:实验中会用到锋利物品,防止扎伤或割伤
  • 9、2024年9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59颗和第6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导流槽水汽化 B、火箭点火 C、隔热材料熔化 D、整流罩脱落
  • 10、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用语: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以及化学符号表示的物质名称。

    , 钡 , 镁 , N2 , HgO , SO2

    (2)、化学实验操作:固体试剂通常存放在瓶中,粉末状的药品用将其从试剂瓶取出,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填“需要”或“不需要”)清洗,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剂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11、小红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10mL,则小红同学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
    A、等于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判断
  • 12、下列实验中集气瓶中原来的水其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排水法收集氧气

    硫在氧气中燃烧

    A.冷却溅落的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B.体现被消耗氧气的体积

    C.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收集的气体更纯

    D.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A、A B、B C、C D、D
  • 13、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仅由试剂状态决定。 B、该装置能收集到干燥的氧气。 C、制取氧气的原料一定含有氧元素。 D、红热木炭应迅速伸入集气瓶瓶底。
  • 1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热 D、石蜡燃烧的一种生成物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5、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海水 B、硫、稀有气体 C、可乐饮料、四氧化三铁 D、冰水共存物、液态氧
  • 16、自贡作为恐龙之乡、千年盐都、南国灯城,为实现自贡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快速新建高楼,改变城市样貌 B、合理开展灯会,打造自贡特色 C、倡导垃圾分类,实现废物利用 D、适度开采盐矿,促进经济腾飞
  • 17、

    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

    (2)步骤③现象为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步骤的现象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步骤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步骤⑥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 步骤⑦的目的为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小组同学以生成100mL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实验。

    序号

    5%H2O2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反应时间

    200mL

    2g氧化铜

    a

    200mL

    2g二氧化锰

    b

    (4)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为 , 上述实验中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方法为

    (5)若a>b , 则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1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物质的分类 B、空气组成模型 C、化学反应分类模型 D、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19、下列关于O2的制取、验满及性质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制备 B、收集 C、验满 D、助燃性
  • 2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筒量取8.15mL的水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直接用手拿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