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模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置换反应一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燃烧一定放出热量,所以能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2、下列物质间的转换关系,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
3、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8
2
9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6
2
7
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中待测数值是16 B、物质乙一定是单质 C、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与丁变化的质量之比为 -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实践
①氢氧化钠能治疗胃酸过多
②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①将矿泉水瓶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
②天然气燃烧火焰呈黄色,需调大灶具进风口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
①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大力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②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①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检查燃气管道可疑漏气处
②加油站、油库等地方要“严禁烟火”
A、A B、B C、C D、D -
5、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3.0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C、溶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量筒中溶解 D、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中并盖好瓶塞
-
6、化学实验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先点燃红磷,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B、连接玻璃导管和胶皮管时,先将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稍用力插入胶皮管 C、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 D、稀释浓硫酸时,先向烧杯中倒入浓硫酸,后慢慢注入水
-
7、硅芯片是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下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是
-
8、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守恒观: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微粒观: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原因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转化观:“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D、组成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
9、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由三个元素组成 B、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一个黄酮素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核 D、黄酮素分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
10、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钬原子质量为164.9g C、钬的元素符号ho D、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作燃料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降低水的硬度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D、焊锡的熔点高——焊接金属
-
12、小驰帮助同学们整理学习笔记时,发现如下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B、铁钉投入稀硫酸中,冒出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出现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13、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龙江。下列做法不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安全卫生 C、回收废旧电器,节约资源 D、不向江水中乱扔垃圾,保护水体
-
1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醋酸 B、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钙、氟 C、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D、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15、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称量粗盐质量 B、溶解粗盐 C、过滤 D、蒸发
-
16、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的是( )A、碳酸钙 大理石 B、氢氧化钙 熟石灰 C、汞 Ag 水银 D、氧化铁 铁锈
-
17、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送你一朵小红花白醋使紫色玫瑰变红色 B、
实现浪漫“飞天”梦运载火箭升空 C、
保护树木绿成荫用石灰浆涂刷树木 D、
晾晒“盐花”助生产海水晒盐
-
18、
研究生物质碳的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阅资料】生物质碳是由生物质材料(如秸秆、棉花、树叶等)在惰性气氛环境下经高温碳化得到的一种多孔碳材料,一般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I.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碳
步骤1.热解:将预处理过的玉米秸秆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热解,使其失去水分,同时产生焦油,得到碳骨架。
步骤2.活化:加入溶液浸泡,先将焦油溶解,再与碳架内部的反应生成。
步骤3.洗涤:加入水洗涤、干燥后得到生物质碳。
(1)热解时,可通入(填标号)形成惰性气氛环境。
a. b. c.
(2)活化时,用溶液是利用其具有的化学性质。
(3)洗涤时,可将洗去,推测其具有的性质是。
Ⅱ.生物质碳通过吸附作用可去除废水中的和。某科研团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所得的生物质碳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时间
吸附量(mg/g)
吸附量(mg/g)
①
400
1
25.3
48.7
②
400
2
28.1
52.4
③
400
3
30.2
55.6
④
500
1
32.8
58.9
⑤
500
2
35.6
62.3
⑥
500
a
38.1
65.7
⑦
600
1
40.2
68.9
⑧
600
2
42.5
72.1
⑨
600
3
45.3
75.6
(4)实验③、⑥、⑨是研究温度对制备所得的生物质碳通过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和的影响,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实验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Ⅲ.生物质碳的其它应用
(6)生物质碳被添加到土壤中,一方面碳元素被固定,可减少气体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使土壤变得疏松,良好的通气性可以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气体 , 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则:为 , 为(填化学式)。
-
19、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1)、过氧化氢和醋酸(化学式为 , 液体)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合成过氧乙酸(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2)、某兴趣小组对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中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和醋酸都具有酸性,且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提出问题】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是否存在没有反应完的反应物?
【作出猜想】猜想1:含有;猜想2:含有;猜想3:含有和。
【实验探究1】往试管中加入少量上述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再加入锌粒,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
【分析评价】同学们认为上述实验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补充实验】采用传感器精确测得该溶液中不含有。
【实验探究2】在锥形瓶中加入上述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和足量的和稀硫酸,置于电子秤上,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表所示(不考虑逸出)。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电子秤读数/g
340.00
338.78
335.64
335.28
335.20
335.20
【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猜想成立。
【拓展】结合实验探究2,计算上述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g。
(3)、过氧乙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乙酸和。因此,保存过氧乙酸消毒剂的方法是。 -
20、我国盐湖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从盐湖提取的矿物中还含有少量、和杂质,提纯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1.碳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晶体易吸附。
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滤液1”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是:和(填离子符号)。“滤渣1”的成分是(填化学式)。(2)、加入溶液的目的是。操作2是“加热至沸腾并趁热过滤”的原因是(3)、滤液3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4)、通过“操作3”提取晶体的具体操作是。(5)、①在农业上可用作。②40℃时,配制700g饱和营养液,需要称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