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航空航天领域,对CO2的处理尤为重要。
    (1)、早期的飞船是利用超氧化钾(KO2吸收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R , 则R的化学式为
    (2)、后来科学家采用LiOH吸收C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现代空间站采用分子筛技术吸附CO2后再排入太空,该吸附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CO2直接排入太空,对物质循环来说是一种损失,科学家开发出(CO2循环利用的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i消耗水的质量与反应ii生成水的质量比为

    ③该方案的优点是

  • 2、铜被称为“货币金属”,单质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1)、用途

    ①铜丝可用作电线,利用铜的物理性质是

    ②甲在玻璃制作时用作红色颜料,化学式为

    ③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性质

    ①铜锌合金可用作门窗的合页,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性能,不易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说明合金的硬度(填“大”或“小”)。

    ②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青铜器在自然环境下会氧化产生铜锈Cu2OH2CO3 , 为保护青铜文物,需要充入保护气和控制湿度,以隔绝氧气和

    (3)、冶炼方法

    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为原料,分析其组成,设计常温完成制备金属铜的实验方案,其中涉及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 3、甑是蒸饭的用具,与现在的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瓷制成,后用青铜制作。

    (1)、陶瓷属于(填“无机非金属”或“合成”)材料。下列常见的实验用品中材质为陶瓷的是(填标号)。

    a.试管       b.塑料洗瓶       c.铁架台       d.蒸发皿

    (2)、烧制陶瓷的原料是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
    (3)、炊具材质的变化,说明青铜的导热性能比陶瓷
    (4)、“甑底部的孔眼”可实现食物与水的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5)、“水煮开后变成蒸气”,从分子角度解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的间隔增大       c.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6)、“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这些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食物。
  • 4、下列各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探究SO2是否能形成酸雨 D、探究CO2是否与NaOH发生反应
  •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滴加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B

    检验KCl中的K2CO3

    滴加稀H2SO4 , 观察现象

    C

    除去CO2中的H2O

    将气体通入NaOH固体

    D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A、A B、B C、C D、D
  • 6、甲烷与硫化氢重整制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的化学式为H2S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9:2
  • 7、“卓筒井”手工制盐的生产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汲卤晒卤滤卤煎卤

    A、“汲卤”获得的卤水是NaCl饱和溶液 B、“晒卤”的目的是增大NaCl的浓度 C、“滤卤”是除去卤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D、“煎盐”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蒸发结晶
  • 8、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烧杯②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C、放置一段时间,烧杯①的质量会减少 D、烧杯①中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
  • 9、我国某地环境监测站记录大气中SO2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不是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 B、2012年第一季度SO2浓度较高,可能原因是燃煤量增加 C、2022年SO2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可能原因是利用新能源 D、对比两年数据说明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
  • 10、青蒿琥酯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1个青蒿琥酯分子中有4个氧分子 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9:28:8 D、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212×19+1×28+16×8×100%
  • 11、人类日常照明的发展过程经过如图所示几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照明火把上的松脂是可燃物 B、煤油灯玻璃罩内壁附着的黑膜的主要成分是碳 C、白炽灯的灯丝使用钨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D、LED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 12、氢能量转换装置简易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的物质H2只充当生成物 B、该转换制氢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C、该转换过程说明H2OH2O2组成 D、该制氢技术可实现零碳排放和可再生
  • 13、下列劳动项目与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铁具有导电性

    C

    用柠檬酸、碳酸氢钠自制汽水

    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

    D

    用铁粉作月饼盒内的双吸剂

    铁粉会吸收水和氧气

    A、A B、B C、C D、D
  • 14、钾在光通信和医疗技术中发挥关键作用。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r属于金属元素 B、Er的核电荷数是68 C、E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7.3g D、Er2O3中的铜元素显+3价
  • 15、天然气是家庭常用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是比煤炭更清洁的燃料 C、天然气的成分是COH2 D、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时需调小进风口
  • 16、CO2的下列用途中,没有涉及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CO2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CO2用作气体肥料 D、CO2用于人工合成淀粉
  • 17、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广彩人物双耳盖盅中的陶瓷 B、榄雕艺术品中的榄核 C、汽车外壳中的钢板 D、冲锋衣中的聚酯纤维
  • 18、环境问题是科技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可形成酸雨。用80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得到83.2g亚硫酸钠溶液,请回答:(温馨提示:此题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是g;
    (2)、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 19、

    牙膏是必备的生活用品,某自制牙膏由厨房中的小苏打、苏打、食盐等物质制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自制牙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开了项目性探究实验。

    任务一:了解牙膏中各成分的作用

    【查阅资料】①小苏打可作牙膏中的摩擦剂,能清除牙齿表面污垢,减少色素沉着。氯化钠本身具有摩擦力,还能杀菌,有益牙齿健康。

    ②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同时有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产生。

    【小组讨论】

    (1)小苏打是的俗称(填化学式),苏打、小苏打的水溶液都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可以与口腔中因细菌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减少对牙釉质的酸蚀。

    任务二:检验自制牙膏中的成分

    【进行实验】

    (2)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取少量该牙膏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有白色沉淀产生

    牙膏中含有碳酸氢钠

    ②冷却后,向步骤①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牙膏中含有碳酸钠

    ③向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牙膏中含有氯化钠

    实验结论:该自制牙膏含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氯化钠

    【实验分析】

    (3)小郡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请充分说明理由

    任务三:寻找最佳的自制牙膏

    【反思提升】

    (4)同学们联想到生活中使用过的各种各样的牙膏,为了使自制牙膏的效果更佳,纷纷建议再添加氟化钠从而补充氟元素,其作用是。经过努力,同学们终于制得了满意的牙膏。
  • 20、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取的部分仪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2)、在实验室中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备氧气,所选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3)、实验室若用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BC(填字母)。
    (4)、兴趣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对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催化效果更好的是(填“猪肝块”或“土豆块”)。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跳转